昨晚到今天,稍微增補了些歷史系大一剛進去,可以參考的文章,
與課程資訊,並補上個人看法與提問,貼上來給同學們參考。
【一】關於討論出路,這是迴圈問題。
貼出史家自己的看法,版上諸位自己看完文章後,可以做判斷。
彭明輝有兩篇心路歷程,可參閱:
乞食講堂,浮生若夢
http://blog.roodo.com/wuming/archives/4609165.html
研究生涯,揚帆啟航
http://blog.roodo.com/wuming/archives/2122706.html
幾本史家自述,也可當閒書來看,了解前輩們是怎樣面對時代,面對自己:
顧頡剛,《走在歷史的路上:顧頡剛自述》(臺北:遠流,1989);
原為顧頡剛編,《古史辨》第一冊〈自序〉
楊寬,《歷史激流:楊寬自傳》(臺北:大塊文化,2005)
龔鵬程,《龔鵬程四十自述》(臺北:印刻文化,2002)
尤其可注意龔鵬程大學時代是怎樣「自習」,與後來教學怎樣「整」學生的。
想要念歷史或中文系,有龔鵬程這樣「磨」自己的恆心,
與對各類文史資源無窮的好奇心嗎?
【二】關於史學導論與史學方法學些什麼?
幾位一線教學者的教學大綱如下:
吳鳴(彭明輝)動手動腳,敲開史學之門:「史學導論」教學的一點秋毫之見
http://wuming.nongtong.com/history/paper7.html
王健文史學方法論課程大綱
http://att.gxsd.com.cn/archiver/?tid-67191.html
林正珍 史學導論
http://audi.nchu.edu.tw/~chenlin/
【三】史學導論與歷史思維關係
黃俊傑有相關文章可看,請進入下列網站參閱:
黃俊傑 史料批判與論文寫作舉隅
http://huang.cc.ntu.edu.tw/pdf/07-01.pdf
黃俊傑編,2003/12,《歷史知識與歷史思考》(臺北:台大出版中心,2003)。
http://huang.cc.ntu.edu.tw/history.html
B3001,〈課程簡介〉
B3002,〈第一講:導論:兼論傳統中國史學的思想基礎〉
B3003,〈第二講:近代歷史學研究專業化及其問題〉
B3004,〈第三講:歷史思維的特質〉
B3005,〈第四講:歷史知識的性質〉
B3006,〈第五講:歷史寫作的特質與目的〉
B3007,〈第六講:歷史敘述的藝術〉
B3008,〈第七講:歷史的因果解釋及其問題〉
B3009,〈第八講:歷史通則的建立及其問題〉
B3010,〈第九講:歷史知識、集體記憶與社會變遷〉
B3011,〈第十講:歷史研究中的客觀性問題〉
B3012,〈第十一講:社會史的新視野〉
B3013,〈第十二講:思想史的新視野〉
B3014,〈第十三講:歷史研究中的道德判斷〉
黃俊傑(與杜維運合編),1979,《史學方法論文選集》(臺北:華世,1979)。
一、通論篇
B0403,黃俊傑,〈通論篇導言〉
二、專論篇
B0418,黃俊傑,〈專論篇導言〉
【四】關於史學導論還可以讀哪些書?
下列書籍為個人於淡江歷史系就讀時,擔任世界通史的
所翻譯《歷史研究導論》,這部書細細讀,收穫會非常多,內容簡介與導言請見:
http://www.wretch.cc/blog/htycy/3129096
麥克.史丹福著 劉世安譯 麥田出版
另外,有幾本討論歷史觀念的書,也可以參照閱讀:
Marc Bloch, The Historian’s Craft;周婉窈譯,《史家的技藝》(臺北:遠流,1989)。
哈里特.史淵(Harriet Swain)編著,黃中憲譯,《歷史大哉問》,
三言社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31634
大衛‧康納丁(David Cannadine)編著,《今日,何謂歷史?》,立緒文化
作者簡介
http://www.ncp.com.tw/product_show.php?sid=1212046076
內容目錄
http://www.ncp.com.tw/images/index/historynow/page1.html
序言
http://www.ncp.com.tw/images/index/historynow/page3.html
【五】關於中國通史的教學
目前正在授課的老師們,以下四位分別列出自己的體系,可參閱:
東吳大學 徐泓
http://files.sys.scu.edu.tw/TpFileUP/95/9513BHI10101.doc
http://ctl.scu.edu.tw/scutwebpub/website/DocUpload/CourseTeaching/hishsu200712413485_2.doc
東華大學 許育銘
http://134.208.20.227/ymhsu/public_html/syllabus/hist10400.htm
台北大學 陳俊強
http://web.ntpu.edu.tw/~chanck/course/coursect.doc
中興大學 王仁祥
http://web.nchu.edu.tw/pweb/index2.php?pid=124&menu=2
【六】世界史的授課
有幾位老師有講綱可參考:
東吳大學 林慈淑
http://web.sys.scu.edu.tw/prnServer/class/teachplanclass.asp?FileName=971BHI11402
東吳大學 李聖光
http://web.sys.scu.edu.tw/prnServer/class/teachplanclass.asp?FileName=971BHI11401
【七】關於世界史的書籍
敘述比較老派,頗為流暢的書,有高亞偉《世界通史》,三民代銷。
目前大學歷史系世界史最通行的書,為:
(美)羅伯特·勒納等著 王覺非等譯:西方文明史(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3)
已有中譯本,但為簡體字書籍。
傑里‧本特利、赫伯特‧齊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傳承與交流》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亦為簡體字書籍。
這兩套書如果要自己買來看,請連去台灣販售大陸書簡體字書籍的網站查詢了。
【八】台灣史?
明年高中入大學考試新課綱中,台灣史又加重了。
剛進大學,可以先看哪幾本書呢,對台灣史有基本認知呢?
就個人所知,以下三書可以參考:
吳文星等,《台灣史》,五南出版社
這本書是主流派的基本看法,不過建議可以先看點輕鬆的:
廖宜方,《圖解台灣史》,
另外,台灣史史事的介紹,下列書籍基本上都提到了,可參閱:
吳密察主編,《台灣史小事典》,遠流
【九】何謂後現代史學?一個實例的回應
最後,貼一篇回應「後現代史家」的文章,有志於進歷史系的同學,
可以思考「歷史是否有真相?」,可是史學導論開門第一問。
淝水之戰:初唐史家們的虛構?——對邁克爾•羅傑斯用後現代方法解構中國官修正史個案的解構 孫衛國 象牙塔轉載
http://www.wretch.cc/blog/htycy/2115761
該文作者的原文,與相關肥水之戰於漢學界的敘述,見下列文章:
Michael C. Rogers, “The Myth of the Battle of the Fei River A.D
Michael C. Rogers, The Chronicle of Fu Chien: a Case of Exemplar History (Berkeley &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pp1-73.
David A. Graff, Medieval Chinese Warfare 300-900(
【十】提問:經典何在?
今日歷史系學生,已少有讀完司馬遷《史記》、司馬光《資治通鑑》等書的人。
個人我,也沒能真正讀完這些古典的書,
雖然參與《史記》、《春秋》、《尚書》等讀書會,已超過六年的時間…。
中文系會將《詩經》、《楚辭》、《昭明文選》、《左傳》等列為專書必修,
為何歷史系學生不需要讀中國古代歷史經典?
這點無力回答,只是當唸完歷史系四年,
大部分學校的「中國史學史」課程聽完一堆書名、
「中國史學名著」各史學典籍選
《尚書》、《左傳》、《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史通》、《通典》、
《資治通鑑》、《通志》、《明儒學案》、《讀史方輿紀要》、《文史通義》等書,
居然沒一本看完的,那麼,我們還可以認為自己是歷史系學生嗎?
別誤會,目前沒任何學校的歷史系,真的會帶學生讀完上面所有的史學經典,
因為我們都被現在的「史學訓練」制約了。
只是提出來,讓版上有志於進行歷史研究的同學們思考此一問題:
進了大學歷史系,未來若真的打算往中國史研究的路前進,
是否該私底下花時間,扎實的在大學四年中,讀完上述至少
當然,打算走西洋史或台灣史的,可能又不一樣了。
最終,以此提問作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