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轉載-書評 (3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內容簡介

歐洲,最初不是「一個」歐洲。
地理教科書上的「歐洲」其實與歷史上的「歐洲」相去萬里。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近代史》是根據英語世界中最暢銷大學教科書Immanuel Hsü(徐中約)原著The Rise of Modern China第六版翻譯出版。

本書內容以清朝立國起,以迄二十一世紀,縷述中國近四百年歷史之演變。上冊由第一至二十一章,包括清帝國從建立、興盛,以至衰亡;西方宗教、帝國主義及商業活動衝擊中國;鴉片戰爭、八國聯軍及列強瓜分中國;維新變法、立憲運動、辛亥革命及新文化運動。下冊由第二十二章至四十二章,包括中國共產黨成立、國共分列及內戰、抗日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文化大革命、中美關係及四人幫事件;中國八十年代改革、四個現代化、八九天安門事件、香港回歸及中國邁向二十一世紀。

本書特點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中國史上空前甚至絕後的一場悲劇,但在雄偉悲劇的演出過程中,隨時隨地又透顯著無奈而自嘲的喜劇意味。他當然不可能把所有知識人都蒐羅在一部敘事之中,所以必須精選少數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作深入的探討,然後交織成一幅中國精神面貌的整體圖像。

史景遷在中國近代史領域的重大貢獻早已舉世皆知,用不著我來介紹。一九七七至一九八七年,我在耶魯大學歷史系任教,和史景遷幾乎天天見面,成為終身的朋友,對他的治學與為人都有比較親切的認識。我不但欽佩他的史筆文才而且也敬愛他的高雅和溫厚的人品。現在讓我以老朋友的資格,稍稍說一說他作為一位傑出史學家的最大特色所在。

我沒有向他直接求證過,但是我相信他的中文姓名「史景遷」,也許是他早年師事過的房兆楹先生和夫人杜聯?給他取的。房、杜二老都精熟明、清史事,他們和恆慕義(Arthur W. Hummel)、富路德(L. Carrington Goodrich)先後合作編寫的《清代名人傳略》和《明代名人傳》是兩部有長久價值的參考書,西方治明、清史者往往從此二書入門。史景遷在撰寫博士論文期間曾在房、杜門下受過一番很嚴格的薰陶;論文(《曹寅與康熙帝》)出版之後即一舉成名。房、杜二老慧眼識英才,早就看出他不同凡響,因此才把他和司馬遷連在一起。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常為我們這些受過歷史學專門訓練的人感到慚愧。就對大眾的影響力而言,有幾位史學家的著作能夠與房龍、茨威格、威爾斯等人的著作相比。這些人很難被認定為嚴肅歷史學家。

不過他們的著作無疑比一般史書有著高得多的可讀性,有著大得多的吸引力,有著另一種迷人魅力和風味,字裡行間透出難以抗拒的激情(這一點尤為史學家所詬病)。

一部《寬容》,一部《昨日的世界》,一部《世界史綱》,傾倒了來自各個領域、各個階層的多少人!這幾個人都非常多產。相比之下,威爾斯更為驚人(看看卷末所附他作品的目錄,即可有些初步了解)。他的著作之多,興趣之廣泛,也許是最近幾代人中無人可以匹敵的。而他在英語世界中的影響,大概除同時代人蕭伯納之外,也是無與倫比的。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 一部代表中、西比较史学最新成就的著作本书

  英文原名为《China Transformed:Historical Change and the Limits of European Experience》。作者王国斌(R?Bin Wang),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史(主要是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和中西历史比较研究,是当今美国中国史坛上有影响的中年学者。本书英文版由康奈尔大学出版社于1997年刊出,中文版则由李伯重、连玲玲译出,江苏人民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为便于中国读者阅读,在翻译过程中,作者对原文作了一些调整和改动(包括删除了原来的第八章,新写了第九、十两章),因此中文版在若干地方与英文版有所不同。

  本书中文版分为三编,共十章。上编《经济变化》,中编《国家形成》,下编《集体行动》(每编各有三章),分别对本书的三大主题进行讨论。作者之所以选择这三个主题,乃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民族国家的形成,不仅是近代欧洲历史最重要的两大过程,而且由于西方国家的全球性扩张,使得这两个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世界性的了。此外,在1960年代兴起的欧洲社会史研究中,民众反抗研究处于中心的地位。以集体行动为契机,分析民众在社会转型时期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必要的。具体来说,上编主要探讨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其中第一章指出了19世纪以前中国与欧洲在经济上的主要相似点;第二章集中讨论农村手工业的作用;第三章则从经济史转到经济发展。作者强调:经济学的原则,尽管已证明不足以解释欧亚经济史与经济发展的多种道路,但却能够把不同国家的经验理出头绪。中编把欧洲武力威胁到中国统一之前和之后,对中国及欧洲政治变化的历史环境加以对比。其中第四章为中国与欧洲国家形成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一个分析的构架;第五章深入探讨国内统治的有关问题,以说明中国的统治方略产生了一个农业帝国,与欧洲经济很少有相似之处;第六章则从欧亚的观点,来对帝制时代以后中国的国家形成问题进行讨论。作者力求把中国和欧洲的国家形成情况,都放到一个平等的分析构架中来看待,既看到二者的共同之处,也看到它们的各自特点。下编则以政治与民众反抗为主要讨论对象,第七、八、九三章分别对食物骚乱、抗税运动、叛乱和革命的内在逻辑与环境进行分析。在全书结论即第十章《比较史学与社会理论》中,作者将其对中西比较史研究中的方法论与社会理论的看法作了一个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希望能对中国与欧洲历史变化的诸种动力,提出一种新的观点;同时也想借此表明比较史学能够有助于修正社会理论。由以上简介可见,本书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包含了经济史、政治史和社会史研究中许多最为重要、也最有争议的问题。由于本书打破了传统的学科藩蓠,把社会史、经济史和政治史融为一体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人们对于中西社会、经济、政治历史变化的总脉络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因此我们可以说,本书是学界不多见的一部涵盖面宽广、但讨论问题又颇为专门的中西历史比较研究之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當代主要評論家馬克.葛容(Mark Gerzon)所寫的這本《穿越衝突的領導:成功的領袖如何化差異為轉機》,中文譯名為《調停者的力量》,不但值得全球政經社會領袖借鑑,更值得世界每個社會的公民一起來閱讀深思。而我認為這本著作對於已被撕裂得支離破碎,價值標準也錯亂不堪的台灣格外是有振聾發瞶的啟示意義。

正因為這本著作至為重要,遂讓我想起不久前為當代領導學之父,前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校長華倫.班尼斯(Warren Bennis)所著的《領導者該做什麼》中文版所寫的推荐導論。班尼斯在該書裡引用了這樣一段話,也可以用來印證《調停者》這本著作的主旨與態度:

「領導者肩負著創造社會意識的重要任務。他們是社會道德統一的表徵,且具有使社會團結的價值。最重要的是他們能周密地構思,並清楚地表達他們的目標,引領大家跳脫瑣碎的格局,超越撕裂社會的衝突共同為值得付出的事業盡最大的努力。」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當代主要評論家馬克.葛容(Mark Gerzon)所寫的這本《穿越衝突的領導:成功的領袖如何化差異為轉機》,中文譯名為《調停者的力量》,不但值得全球政經社會領袖借鑑,更值得世界每個社會的公民一起來閱讀深思。而我認為這本著作對於已被撕裂得支離破碎,價值標準也錯亂不堪的台灣格外是有振聾發瞶的啟示意義。

正因為這本著作至為重要,遂讓我想起不久前為當代領導學之父,前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校長華倫.班尼斯(Warren Bennis)所著的《領導者該做什麼》中文版所寫的推荐導論。班尼斯在該書裡引用了這樣一段話,也可以用來印證《調停者》這本著作的主旨與態度:

「領導者肩負著創造社會意識的重要任務。他們是社會道德統一的表徵,且具有使社會團結的價值。最重要的是他們能周密地構思,並清楚地表達他們的目標,引領大家跳脫瑣碎的格局,超越撕裂社會的衝突共同為值得付出的事業盡最大的努力。」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戰發生距今已經六十多年過去了,當時發生的事情,隨著時間的流逝,並沒有被人遺忘。反而因為時間與空間的轉換,愈來愈多的文獻與創作,揭發當時的事實真相。1986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埃利.維瑟爾,於今年年初,將他的回憶錄《夜》重新推出英文平裝版,由他的妻子親自翻譯,普一出版,即受到歐普拉的強力推薦,並登上了各大排行榜冠軍,不但如此,還成了美國和其他國家的高中與大學生必讀教材,以及研究納粹與二次大戰歷史的重要資料。

《夜》是作者對二戰時納粹集中營的回憶錄,他被抓進去時才15歲,而在被抓進去的這段時間,他失去了父親、母親與親妹妹,他看到了人性的醜陋,自己天真的逝去,以及人類絕對的邪惡所帶來的深刻絕望。他本是虔誠的猶太教徒,但在這段時間,卻覺得上帝如此的不公,雖然如此,但又常不自覺地向上帝祈禱,他很想知道,「慈悲的上帝到哪兒去了?」

此書原是以意第緒語寫成,書名是「而世界依然緘默」,意指事件發生的當時,舉世皆知,但是大家卻是沈默以對。雖然事情距離我們現在身處的時代已經將近六十多年,但是,它確確實實的發生過,每個人都應該正視與了解他,希望這樣的過去不要變成下一代孩子的未來。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月間,以色列大舉攻擊黎巴嫩與巴勒斯坦,透過戰機、飛彈、坦克及陸軍火力,試圖拘捕真主黨成員或哈瑪斯首領,而卻如國際人權組織發現的,「不分青紅皂白地濫殺無辜的女性、小孩」,造成整個中東的穆斯林勢力大幅上揚,幾乎人人都宣誓要以色列與美國滾蛋。

正當烽火連連,衝突不斷,全球對中東的和平前景及聯合國所提出的休戰和解紛紛感到絕望之際,一群猶太及阿拉伯裔的音樂家在西班牙及各地演奏古典及當代的曲目,讓世界再度對化解種族仇恨、文化差異,又產生了希望、信心。

這些音樂家來自以色列、敘利亞、埃及、黎巴嫩,一共七十八人,是在巴倫波因(Daniel Barenboim)的指揮下,奏出和諧共鳴的樂章。大家都如此毫無嫌隙,基本上是受到三位人物的感召與教誨:已故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薩依德(Ed-ward W. Said)、芝加哥交響樂團總監巴倫波因、大提琴家馬友友。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十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對科學昌明以來形成的人類進步史觀,是極大的嘲諷:原來,科技進步、科學的發現與人類主體意識抬頭所允諾的,並不全然是一個美麗新世界。人性的暴虐、貪婪、獨裁往往挾進步之名合理化其行徑,卻造就了歷史上一個個晦暗無明的恐怖時代。

於是,在上世紀的文學表現上,許多經典科幻小說以炫目的未來場景諷刺、批判了人性←古的蠻荒;另外有許多作家將關懷的觸角伸往過去、歷史,藉由對歷史的再詮釋,重新挖掘對蓋棺論定者的新視角,並遙遙回指當代,提出對照、隱喻。卡爾維諾的《我們的祖先》三部曲、艾可的《玫瑰的名字》以及尤瑟娜這本《苦煉》,都是其中傑作。

艾可借用推理小說的普羅文學形式、卡爾維諾塗抹浪漫色彩,尤瑟娜《苦煉》在形式上,無疑更接近歷史小說與傳記體。1968年問世的此書,以主角澤農一生的際遇試圖重現十六世紀歐洲,文藝復興以迄宗教改革這一時期的動盪狀態。歷史簡要地告訴後世人,那是一個重新擁抱古典人文主義、個人精神昂揚,因此促成了後來政治宗教領域改革、科學與藝術進步的光明時代。然而在《苦煉》裡,尤瑟娜藉著澤農及其親族在歐洲各國的流浪地圖,以空間代替時間,以點狀跳躍的描繪取代線性敘述,複雜了年表式的歷史所做的單一歸納,意即在所謂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的美好表相底下,不同地域、不同政治體、不同宗教派別之間的情勢其實是混沌不安,充滿對立與血腥。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色列、黎巴嫩爆發軍事衝突,中東火藥庫緊張情勢急速升高,自殺炸彈攻擊、飛彈誤炸平民住宅區死傷慘重等新聞,頻頻成為國際媒體關注焦點。機緣巧合,知名以色列小說家A‧B‧約書亞(A. B. Yehoshua)新著《耶路撒冷一婦人》(A Woman in Jerusalem)新近英譯問世,故事就是由耶路撒冷市場遭自殺炸彈攻擊,一具無人指認的女屍拉開序幕。

約書亞在以色列和有「以色列文學良心」封號的頂級小說家阿默斯‧奧茲(Amos Oz)齊名,同樣躋身諾貝爾文學獎候選名單。小說家對「耶路撒冷」的象徵意義情有獨鍾,1989年馳名代表作《曼尼先生》(Mr. Mani)中,就透過書中人闡述:「猶太人到哪去都帶著耶路撒冷,他們愈是念念不忘,心情就愈平靜。」《耶路撒冷一婦人》索性把猶太聖地當成開展情節的主場景。

炸彈恐怖攻擊喪生的四十多歲女性屍體,放在醫院停屍間中過了一周仍無人指認。由她遺物中找到一張麵包廠的薪水支票,循線追蹤發現她原來是臨時雇用的清潔工尤莉亞‧瑞格葉芙(Yulia Ragayev)。輿論強力抨擊雇主「漠視員工,給予不人道對待」,八十七歲的麵包廠老闆深感內疚,委派手下人事主任出面認屍,並且無論花多少代價,要把尤莉亞的遺體送回故鄉下葬。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故人故事》,書名看起來舊,其實是一本新書。作者喻舲居是港台傳媒中資深而知名之士,以他說出來的故人,故事自然是很有可觀。

喻舲居先後在台灣、香港擔任過台灣《中國時報》的副總編輯,《民族晚報》的總編輯,又擔任過香港《工商日報》的總編輯,《香港時報》的社長兼總主筆。所見所聞的人和事很廣泛,一枝筆記下的也就多采多姿。

《故人故事》分為五輯,第一輯《故人故事》,第二輯《世事管窺》,第三輯《采風紀遊》,第四輯《說古道今》,第五輯《舊詩零墨》。這本書列為「國際筆會香港中國筆會文史叢書」。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本書的副標題是《李濟、凌純聲、高去尋、夏鼐與張光直通信集》。張光直生前是哈佛大學教授、中國上古文明研究名家,而與之通信的或是他的老師,或是老師輩的考古學、人類學大師。感謝張氏遺孀李卉女士與中國社會科學考古研究所的陳星燦研究員,經過他們細緻的整理編錄,這部珍貴的文獻集已在去年年底由北京三聯書店出版。

這是專門領域中的頂尖學者間的私密交流,涉及了許多跟學術有關的人與事,往往不僅能引發讀者閱讀的興味,還能給予讀者有益的啟迪。且看凌純聲得知正在美國深造的張氏擬編《人類學導論》教材,當即鼓勵「捨君莫屬」,還主動請纓去接洽出版書局。但經過兩個月深思熟慮,他感到其事對頗有前途的愛徒益少弊多,於是出爾反爾,改澆油為潑水:

編人類學大學教本事,以弟才之敏捷,當然可以編著,當年林惠祥先生寫《文化人類學》尚無吾弟今日之學養也。但純愚見弟應努力從事於「正事」即博士論文,如有餘力,多寫幾篇研究文章。……編教本是集成工作,不易有新的貢獻,常常所費功夫很大而吃力不討好,以弟之才學應向有靈感、有創見方面發展,在才華之年,即從事於編教本,殊覺光陰可惜也。且此書列入大學用書,要寫廿五萬字至卅萬字,亦僅得稿費一萬八千至兩萬台幣折合四百美元,以後版稅抽百三十,如年銷一百冊,則所得更有限矣。純向來不願編書譯書,以此時間寫研究論文常覺貢獻頗多。上述乃我個人的觀點,未卜弟以為如何?至於稿費為你「至需之物」,我想可以找其他辦法,我們以後從長計議。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這個直截了當的書名來命名本書是合適的,從這本二○○六年二月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印行的書中人們可以了解兩部分內容:一是作者所論之的詩,二是作者其人。作為詩學大師程千帆的入室弟子,作者既已出版了《杜甫評傳》、《朱熹文學研究》、《江西詩派研究》等多種研究專著,又出版了自傳散文《浮生瑣憶》。一般而言,沉迷古典太深者不免會抑制寫作的才情(何其芳就慨嘆過「故紙堆常常能壓死詩的幼芽」),才情太縱橫者古典往往未必過關(於是某人給某散文家所挑文史差錯乃能集為專著),作者卻能才學兼美,並行不悖。本書熔古詩賞析與個人體驗於一爐,分時間、四季、春、秋、佳節、中秋、除夕、黃昏、月、雨、雪、花、父母、兒女、女兒、鄰居、相思、愛情、友誼、幸福、悠閒、寂寞、煩惱、委屈、讀書、書信、飲酒、登高、送別、叮嚀、夢、回憶、白髮、死亡、天意、故鄉、舊遊、古蹟、風景、窗口等四十題,「沒有精深的內容,更沒有嚴密的結構」,但每一題下都貫通了多首相關的歷代古詩,每一題下也都融入了作者相關的自身經歷。如「父母」篇中作者舉及《詩經.小雅.蓼莪》:

《蓼莪》抒寫詩人對自己未能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愧恨心情,晉代的王裒因其父死於非命、自己未及孝養,每次讀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的句子,便痛哭流涕,不能終篇,後來他的門人甚至不再誦習此詩。王裒是以「聞雷泣墓」的事跡而被後人列入「二十四孝」名單的,但最能引起我共鳴的卻是他閱讀《蓼莪》時的心情。

作者的父親在「文革」中因飽受折磨而自殺。「生我養我的父親突然變成了一捧寒灰」,這在當時「幾乎摧毀了我對人生的全部信念」,在日後也抹不去深深的愴痛。《蓼莪》之外,作者又舉及孟郊的《遊子吟》,回憶二十多年前曾東施效顰,承用「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之意,寫過一首《南京車站送母東歸》:「又作異鄉別,石城寒雨霏。貧家多聚散,微願每乖違。夢繞故園路,淚沾新補衣。此身猶寸草,何以報春暉?」這首詩得到了每每把他的習作「批評得體無完膚」的導師程千帆教授的極口稱讚:「此詩佳,似大曆。至情至文,此等是也。」作者自謙「這首小詩絕對稱不上一個『佳』字,但說它處於『至情』,我自覺當之無愧」。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史學家所受的訓練讓他們能發出正面的質疑,據此戳破政治人物的妄想聲明。這種訓練可以讓任何受過訓練的人一眼就認出造假不實,而且在接受任何聲明之前,一定會要求看到明確的證據。」爆料文化滿天飛、新聞炒作無處不在的當下,本書第一章〈何謂歷史學?〉開宗明義的這句話有如暮鼓晨鐘,再度讓人重視歷史知識及史學訓練的重要性。

這是一本專題企畫形成的書,由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編輯主編,規劃了二十個主題,請英美兩國知名學者及記者分別撰稿。每章分兩部分,先由學者針對〈何為造就偉大領袖的要素?〉、〈性格如何影響政治?〉、〈何為政府成功的要素?〉、〈帝國為何興起?〉、〈革命為何發生?〉、〈經濟為何崩潰?〉等議題提出專業見解,言簡意賅、點到即止;再由記者整理臚列該議題過往史家及思想家的看法,企圖提供更全面的觀照。

編者挑選這二十道議題,目的在探索「真正的大問題」,範圍從政治、軍事到經濟、文化,從討論偉大領袖到肉體如何影響文化,看似遙遠,近在眼前。尤其談到〈成功政府的要素〉這一章,牛津大學教授維農‧博達諾(Vernon Bogdanor)以1960及70年代英國工黨主政之下,因為意識形態的執迷而無法解決經濟問題為例,指出「成功的政府有三大敵,即意識形態、道德和恐慌」,對照眼下台灣政局的動盪,何其熟悉。他總結成功政府的關鍵特質是:「了解自己局限的政府、不多言的政府、是由具有高度歷史素養的男女主掌的政府……想找刺激尋趣味的人,請到其他領域一展所長。」這段話真是擲地有聲!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貼] 李志銘 《半世紀舊書回味》-willy

最近無意中看到了好幾本由博碩士論文改編的書。比較特別的是,這些書走的不是傳統學術發表的路線,而是通俗暢銷書的路線。這引起我一些興趣。

台灣某些系所,一直有將優秀的畢業論文改寫成書的優良傳統。以台大文學院為例,他們的「文史叢刊」,就是歷史系與中文系每兩年輪流各自推出一篇碩士論文,然後讓他改寫出版專書;清大人類所也有類似的傳統,也會將優秀的碩士論文改寫成書。以前(其實現在也還是啦)總期待著自己的畢業論文,可以跟那些優秀的學長姐一樣,可以將自己的碩士論文出版成學術專書,用這種方式就可以光榮的離開、交給後人努力了。這個夢想我最近已經不報希望。簡言之,心之嚮往甚高,但明白自己所能達成甚少,也就漸漸放下這樣的情緒。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現在要我說出,心目中知識份子的典範是誰?那麼,我的回答必定是《從黎明到衰頹》一書的作者:巴森(Jacques Barzun)。

 當我打開這本書,一從頭讀起,就忍不住想要繼續閱讀下去,直到終卷,都還不能罷手,絲毫不會因為它內容的深厚,感到厭倦,或者是疲乏。余英時在《從黎明到衰頹》的推薦序中,便是如此介紹這一本深入淺出,大可以雅俗共賞的鉅著:「這不是一本普通的史書,更不是教科書,而是一位九十三歲高齡的博雅老人一生讀書和反思的最後結晶,他面對著西方文化價值受到全面質疑的今天,提出了他個人的觀察。」而「我推薦它是因為它可以讓我們窺測西方人文修養深厚的學人究竟是像什麼樣子。」

 因此在《黎明與衰頹》之中,沒有艱澀難懂的後現代理論,也沒有漫天飛舞的古怪術語,它向我們直率而熱情的展現出一種獨到的文明詮釋,而巴森時而運用譬喻,時而運用象徵,甚至還借用偵探推理小說的手法,故布懸疑。全書通讀下來,不僅洋溢著詩一般的簡潔有力,而且又充滿了敘事上引人入勝的趣味。它彷彿是在讀者的面前,攤開來一大片燦爛的織錦,而巴森則是手握著放大鏡,在前方帶領讀者,一同進入這片織錦的紋路,找到交織在其中的針法、風格,線條的構成,以及美的神秘形式的所在。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能想像踏上中東鋒火線的情境嗎?即便中東情勢再如何緊張,記者一樣得進入該地採訪報導,張翠容,一個在南方朔眼裡具有古代旅行家特質的「背囊記者」,十幾年來,經常單槍匹馬,不畏生命危險深入阿富汗、伊拉克、以色列、巴勒斯坦、敘利亞、黎巴嫩、印尼、東帝汶、越南等第三世界國家,透過記者的鏡頭與文字,這些國家真實地呈現在世人眼中。

張翠容2006年的傾力新作《中東現場》,即是她多次深入向來有「火藥庫」之稱的中東地區,透過與當地百姓對話、實際訪談生活於現場的具影響力的民運組織領導人,抽絲剝繭地從歷史、宗教、文化、地理等因素,一一剖析幾個中東國家相互衝突,彼此糾葛的來龍去脈。

一開始,她在《踏上中東烽火線》前言,便對「恐怖主義」該如何界定提出質疑,並且呼籲世人能更客觀持平地去省思中東地區的問題,而非跟著西方社會的聲音起舞。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業革命至今不過一百五十餘年,人類以經濟成長之名,不斷挖掘地球資源,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破壞了地球儲存了億萬年才累積的資源。我們每天所抽取使用的地下水,遠超過地球累積的速度。全球每年喪失二百五十億噸肥沃的土壤表層,面積相當於澳洲所有麥田總和。人類的商業行為造成生靈塗炭,若不再加以改變,地球上所有的生態系都將瓦解,土地、水、空氣、海洋全面受到污染。不久之後出生的人類嬰孩,其免疫系統將全面遭受食物、空氣、飲水中頑固有毒物質破壞,造成無法挽回的情況。

商業,真的只能以強取豪奪、破壞自然,以不斷追求經濟成長的自由市場資本主義模式運作嗎?如果全球生態持續凋敝,真的引發電影《明天過後》的氣候風暴,商業還能夠維持得下去嗎?商人為了賺錢,持續濫用日漸稀少的資源,我們根本沒有未來可言?

到今天為止的環境保護運動,對於改變生態危機,幾乎沒有實質作用。因為誠如保羅‧霍肯所認為的,改變人類與環境關係的根本,在於「商業模式的改變」。若當前的商業模式無法調整成可以面對已經到來的生態問題,以霍肯所提倡的復原型經濟模式,重新界定商業模式,任何的環保行動,可能連治標都談不上。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書作者艾柏特‧拉伯赫(Albert Labarre)長期任職於國家圖書館,且嫻熟歷史,浸於書海達數十餘年之久,以不懈熱情完成了這本《書的歷史》。其中對書的歷史成因不僅講述地娓細生動,且另取人文觀點出發,分別探討書籍對宗教、藝術、科學,乃至社會各層面的重大影響。

知識的傳播一直到古代希臘羅馬人確立了拉丁語的書寫系統,與埃及人發現了紙莎草紙及羊皮紙後才告初具規模。相對於文字,書籍材質的發展情況反顯遲緩,僅管係因文化地域不同,而產生書體字母的差異,但在尋求便於攜帶管理的輕簡質材上,卻一樣遭遇了相同的窒礙與瓶頸。

在美索不達米亞人所建立的古代圖書館中,收藏著大量刻印抄錄的泥板,證實了當時人們已有將部落大事記載下來的習性,並有計劃的摹擬複製,併合成冊,而勾勒出最早的「書之概念」。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