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八月間,以色列大舉攻擊黎巴嫩與巴勒斯坦,透過戰機、飛彈、坦克及陸軍火力,試圖拘捕真主黨成員或哈瑪斯首領,而卻如國際人權組織發現的,「不分青紅皂白地濫殺無辜的女性、小孩」,造成整個中東的穆斯林勢力大幅上揚,幾乎人人都宣誓要以色列與美國滾蛋。

正當烽火連連,衝突不斷,全球對中東的和平前景及聯合國所提出的休戰和解紛紛感到絕望之際,一群猶太及阿拉伯裔的音樂家在西班牙及各地演奏古典及當代的曲目,讓世界再度對化解種族仇恨、文化差異,又產生了希望、信心。

這些音樂家來自以色列、敘利亞、埃及、黎巴嫩,一共七十八人,是在巴倫波因(Daniel Barenboim)的指揮下,奏出和諧共鳴的樂章。大家都如此毫無嫌隙,基本上是受到三位人物的感召與教誨:已故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薩依德(Ed-ward W. Said)、芝加哥交響樂團總監巴倫波因、大提琴家馬友友。

1999年,薩依德等人在德國威瑪邀集了猶太與中東的青年音樂演奏家一起培訓,最近這一系列的音樂會便是多年來的成果,也是對薩依德的致敬,更是對中東衝突表示年輕人的和平渴望,提供對話與和解的平台。

按理說,薩依德與巴倫波因應是水火不容,一位是力批以色列與美國,極力爭取巴勒斯坦獨立的知識分子,另一位則是猶太籍音樂家。然而,他們在1990年代初期於倫敦巧遇之後卻立即變成了好朋友,從1995年起,一連五年的時間內,或以公開對談的方式,或透過薩、巴與編者亞拉‧古策里米安三人鼎談,針對音樂、文化與政治、藝術機制、文本詮釋、演奏經驗、歷史,進行縝密的切磋。

《並行與弔詭》便是這五年內的對談記錄,嚴格說來,這本書並非薩依德的著作,只能說是他與巴倫波因的對話錄,而且很大部分是薩依德訪談巴倫波因,甚至於薩氏的看法不斷被巴倫波因糾正、補充、演繹。全書共分六章,一個貫穿彼此對話的議題是猶太或其他文化出身的人如何理解華格納,特別是華格納或者是德國(其音樂象徵如貝多芬、佛特萬格勒,甚至哲學家海德格),往往與反猶太的歷史與種族主義息息相關,不僅薩依德喜歡貝多芬、華格納,巴倫波因也出過至少一套DVD是貝多芬交響曲及華格納的「指環」歌劇全集。因此,從一開始的音樂現象學、排練風格、作品詮釋,之後談到演出情況、樂曲或藝術與社會、政治、指揮家的風格、演奏的速度、大師今昔之比等,無不常回到巴哈、貝多芬、華格納,及幾位擅長這些音樂家曲目的指揮家,藉此凸顯音樂的形式與文化意涵。

這本對話集是兩位大師的心聲共鳴記錄,在異中有同,而且從不同的背景、脈絡,去彼此聆聽、對位,比起一般的文化或音樂評論專書要生動、有趣,尤其重要的是在目前全球反恐的焦慮與自閉症中,更加具有針砭及入世的性格。

當然,要了解薩依德的思考,本書是他相當成熟而又親切的著作,除了這本書,他較早的《音樂演繹》及一些音樂評論(特別是過世之前發表的〈晚期風格〉)也是極其重要的論述。《並行與弔詭》中文版問世又為薩依德在國內的知識界提供了更完整而又多元的面貌。

http://www.udn.com/2006/9/6/NEWS/READING/REA3/3499191.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guHistoryAlumni 的頭像
    FguHistoryAlumni

    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系友會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