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中文系包山包海,無所不包。雖然這是句帶些玩笑性質的話,但也說明了中文研究的範疇是多麼的廣泛。相較於經史子集,版本學是屬於較進階領域,這並不是說經史子集不高深,而是一般來說,中文系大學部的學生比較不容易碰觸到這方面的問題,很可能要到唸了研究所之後,才會對版本學有較為深刻的瞭解。

  「版本」這個名詞,大體上是從有雕版印刷之後才出現,中國的書籍出現的時代很早,早期書籍的流傳大致上都是用傳抄的方式,後來才改變成印刷的方式。版本的分類,有用雕版情形分,如刻本、複刻本、活字本;有用雕版地方分,如官刻本、私刻本、外國刻本;有用印期和墨色分,如朱印本、朱墨本、套印本;有用印刷質量分,如單行本、抽印本、附刻本。其他還有用字體大小分、用裝訂方法分、用增點批注分等等,可以說是非常的複雜。但是,今天想談的不是這些古代流傳的版本,而是現代流通的版本。

  記得有一次同學做李清照的報告,講到「薄霧濃雲銷永晝,瑞腦噴金獸」時,說補充了一句:「這裡我們根據**人編的《宋詞鑑賞集成》中,把『噴』字改成『*』字(改什麼字我一時忘了)。」讓原本因為天氣暖洋洋而有點想睡的我,頓時清醒了過來,心想:怎麼會根據這種坊間隨處可見的鑑賞集成書籍,就隨意更動原本的字句?後來,老師在講評的時候也特別提到這一點,並不是說不能改字,而是不該如此的輕率。

  現在由於出版業非常進步,許多出版古籍古注的書局,所採用的也大都是所謂的「善本」,因此,我們不用像古代人一樣,害怕讀到很差的版本。但是,我們卻要面臨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在有太多的今註今譯的書籍,而這類書的品質,又不是非常的整齊,一不小心,就很容易選到不好的版本而不自知。

  時常看到很多學弟學妹以至於同學,在讀書的時候,抱著一本白話注釋、翻譯猛K,每每遇見這種情形,就會在心底嘆息。並不是說今注今譯不好,事實上,很多今注今譯是學者專家們研究之後的心血結晶,擁有很高的參考價值,但是,身為中文系的學生,到底還是不適合用這類書籍當作研讀的底本。

  首先,有很多文言文並不能靠注釋、翻譯就能夠理解、體會,這種情形尤以詩詞為甚,「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是多麼美的兩句詩,但是誰敢說他能把這兩句詩翻譯成白話,而又完全不失其意境?再者,訓詁學上有所謂以本經證本經、以經解經、以先秦解先秦、以漢儒注釋解經的順序,古人由於去古未遠,在某些注解方面,或許會比今人的注解要來得好一些。另外,雖然今注今譯有可能是學者的心血結晶,然而很多這類的書籍礙於篇幅,只能闡述該學者的一家之言,在這種情形之下,如何能保證這位學者的意見就是正確的呢?萬一他的看法錯了怎麼辦?

  例如《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個人所知就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以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兩種斷句方式,試問那一本今注今譯會有兩種斷句方式?更可怕的是,讀者往往看了一種斷句方式之後,就會認為只有一種斷句方式,而或許這種斷句方式是錯的也說不定。

  看古書古注還有另一個好處,例如同樣是《論語》,若選擇朱熹的《四書集註》本,則可以看出宋儒們對孔子的看法;選擇劉寶楠的《論語正義》,則能夠知道清儒們解經的方法。這些額外的收獲,是今注今譯本難以做到的部份。何況,中文系學生如果想要繼續走這條路,接觸古籍是避免不了的一件事,如果不趁早習慣看古注,萬一需要看沒有今人註釋好的書籍時,到時候該怎麼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