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洵所寫的《六國論》在每個人在完成大學教育前所修習的中文課程中,總有機會接觸到至少一次,而其所抱持的「弊在賂秦」這個論點,令人印象深刻,普遍也認為這樣的論點正是以古諫今的寫作手法。當然這樣的說法在文中例證甚多,不容我們懷疑,然而令小輩好奇的是,老泉以六國喻宋,真的合適嗎?

  細觀《六國論》一文,不管例證部分,重點只有三段: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邪?」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前言)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嚮,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倒數第2段)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滅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結論)

  如果從以古諫今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還可以將重點濃縮到只有「弊在賂秦」跟「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滅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這兩句,簡單的說,蘇老泉認為,為維持漢民族的優越,與其把大批金銀財寶送給異族換取和平,不如支持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說法,找些勇夫來跟拼一拼,搞不好會打贏也說不定。

  宋朝對外患一事,向來有主戰(如岳飛)跟主和(如秦檜)兩派之爭,當然,站在主戰派的立場,這樣的論點絕對正確,不過小輩不知蘇老泉在以六國為例時,是否想過兩者有什麼差異?一味主戰,是否就能扭轉局勢?或者該說,南宋有這個能力打勝仗嗎?

  首先,我們先看看南宋跟戰國時代局勢的差異,及蒙古與秦國的不同,雖說南宋是個外敵環伺,積弱不振的朝代,但就歷史的傳承來說,它仍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它面臨的是外族的威脅,而蒙古人看中的是南方溫暖的氣候以及可以牧牛、羊的鮮美牧草,簡單的說是這塊土地經濟價值,加上在南宋先以「聯金滅遼」、「聯蒙古滅金」的情況,也沒什麼國家可以再聯,即使可以找到合作者,仍不免落得如童話故事中那群引狼入室的羊一般的下場。所以,割地朝貢,未嘗不是讓百姓生養安息的好方法。

  反觀戰國七雄,身處分裂時代,(請容許小輩剽竊一下史記裡的說法,可以說成“周”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大家都想擴充領土,爭得霸權,大家要的事政治的主導權。而事實上針對六國中某一國被攻打的情況,其他國家也多採「以隔岸觀火之姿,欲作收漁翁之利」的態度,大家各懷鬼心也只好「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了。而秦好不容易有機會出頭,又會放過?這種情況下,割地求安,當然就行不通了。在兩個時代、局勢皆不同的情況下,小輩不認為老泉此論點適當。

  再者,以宋代抱持「重文輕武」的文人治國政策,國防武力本非其所重,比起每天在蒙古草原騎馬奔馳、四處征戰的蒙古帝國,一但兩軍對峙,勝敗如何應該不言而喻。所以也不會有像趙國與秦對戰一般「二敗而三勝」。以南宋的情況,一味求戰,難保不淪為燕國一般,加速滅亡。而在老泉的《六國論》中,提到六國之中,真正賂秦的只有韓、魏、楚三個國家。作者通稱「六國破滅,弊在賂秦」,對照史實,顯然有出入;從邏輯上說,亦不全面,而宋又無可援之之友邦,以六國喻宋亦說不通。

  最後,從不主戰以休養生民的角度來看,以往在面對外患如果採取退讓的策略,總被認為是國恥甚至叛國,如宋朝的主和派、割讓燕雲十六州的石敬塘、以及八國聯軍時的東南互保條約等,在歷史上都留下罵名,我們且不管這些史實的背後是否有私人利益存在,但如果此種被認為消極或可恥的態度是當時能讓民眾生養的最佳方式,那又何妨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