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讀《史記‧刺客列傳》對於其中描寫荊軻之文甚感興趣,玩味在三,頗有所得,願與同好分享。

  世言太子丹遣荊軻刺秦王而加速燕之滅亡,彼以為不然,蓋其時六國僅剩燕未滅,秦國有一統之心,所以燕國被滅是遲早之事,早晚都將滅亡,何來加速之說呢?或言若晚幾年,燕國或可不滅。不然,以為其時之燕已為強弩之末,且國中已無可用之士,否則燕太子丹何需捨上策而用下策?故燕終無奮起之時,而秦之迫日益,行刺,或可一博,刺之不成,結果一樣。所以刺秦而倍其亡,此說缺矣!

  荊軻刺秦,果為報丹知遇耶?我們先來看段文字「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治行,頃之未發,太子遲之,疑其改悔,乃復請,曰:日已盡矣,荊卿豈有意哉?丹請得先遣秦舞陽…。」個人以為太子丹若果知軻,何以最後荊軻在等人時,懷疑軻後悔或畏懼了呢?故以為丹並不為荊軻的知己,但人或言荊軻死前曾說「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契約,以報太子也。」之語,難道這並非是感念太子丹之知遇嗎?個人以為這段話應解為「欲報太子丹之厚待」才對,因為若為知己,何以會懷疑荊軻之的信用呢?那麼是什麼人能夠讓荊軻為其犧牲性命呢?大概是田光吧!關於田光之死,史記上說「吾聞長者為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告光曰:所言者,國之大事也,願先生勿泄。是太子光也,夫為行而使人疑之,非節俠也。欲自殺以激荊卿曰:願足下急過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因遂自刎而死。」顯見地,田光之死是因為感覺受到太子丹不信任的侮辱,因而想要自殺明志,同時也可激勵荊軻往見太子丹,以完成對太子丹的約定,進而讓荊軻成就一番事業;光與軻深交多年,光之心意,荊軻豈有不知之理,所以個人以為趨使荊軻刺秦王的動力,並非太子丹而是田光。

  另外與大家談的是有關荊軻刺秦王的那一段吧!話說荊軻來到咸陽宮,獻上了地圖,現出了匕首次向秦王,不中;之後兩人在大殿上追逐著,直到左右大喊「王負劍」時,秦王方才抽出了佩劍,將荊軻制伏。這其中有疑問的是為何二人的追逐戰中,殿上群臣無一前擁抱住荊軻,以死護主;或許這是史公特意的安排,欲突顯荊軻而暗貶食君之祿去不報君恩的迂腐大臣;也或許是因為秦宮分為上下二殿,君王居較高的上殿,臣下與侍衛居較遠的下殿,而所謂「秦王環柱而走」的情況,僅發生在上殿的一塊區域而已,故群臣並不能隨意上前搭救,或許以此解釋「秦王環柱而走」這段文字較為合理吧!而「王負劍」一語,雖曾為千古疑問,但隨著秦兵馬俑的發掘,這個獲得解決了,原來「負劍」是「扶劍」之意,蓋秦寶劍較長,若秦王在當急之時,身體不斷前傾,那劍就會跟著前移,而無法拔出,所以左右要秦王扶好劍鞘,讓劍穩在身旁就可輕易拔出。

  在史記「刺客列傳」所述五人中,最精彩的莫過於關於荊軻的事蹟了,史公對這段文字之記述甚於其他四位,故世或言史公獨厚荊軻,或言史公撰「刺客」,為荊軻也。如果此說成立,則為何史公獨厚荊軻呢?彼意以為,或者史公以荊軻之行為是集為國、為知己於一身,有別於其他四位或為國,或為知己之單一行為,故記述特別詳盡。分析此說為三點:

一、為國者,為曹沫;曹沫三戰而敗於齊,於齊魯之會時劫齊桓公以迫齊歸還失地;而燕太子丹欲效曹沫,遣荊軻劫秦王,故荊軻之行,乃為國事也。

二、四位刺客之行皆為報知己者之仇,荊軻承此性格,為知己者賣命。荊軻承刺客報人之性格,而犧牲於國事,太史公秉儒家精神,以為大丈夫不死於市,不輕為人而死,故多記荊軻事,以贊揚為國捐軀者。

三、時代較近,所得資料較多。

  另外,有一個原因是史公偏愛悲劇英雄,例見於「項羽本紀」;荊軻作為始皇統一前的刺客之一,其表現出來的是無力回天的悲壯淒涼。

  有人以為刺客不應為其列傳,而史公獨為其立傳,是史公之失也。但個人以為,史公之為刺客立傳,表面上在於贊揚刺客輕生報人,其行可風,而這其中是否暗喻著什麼呢?彼意以為這或許是史公在抒發個人胸臆,「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容」,史公或許感嘆士無古風,在自己獲罪於武帝,而無荊軻之流相救;將李陵比作荊軻,探其無回天之力而終不免失身於強暴;其記荊軻與人論劍、相博之語爾,喻荊軻大丈夫不死於市而待知己者提攜,使其成就一番大事業,這其中是否也暗指自己受辱而偷生之心態亦同於此呢?以上鄙論,請以俟博雅君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