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貼] 李志銘 《半世紀舊書回味》-willy

最近無意中看到了好幾本由博碩士論文改編的書。比較特別的是,這些書走的不是傳統學術發表的路線,而是通俗暢銷書的路線。這引起我一些興趣。

台灣某些系所,一直有將優秀的畢業論文改寫成書的優良傳統。以台大文學院為例,他們的「文史叢刊」,就是歷史系與中文系每兩年輪流各自推出一篇碩士論文,然後讓他改寫出版專書;清大人類所也有類似的傳統,也會將優秀的碩士論文改寫成書。以前(其實現在也還是啦)總期待著自己的畢業論文,可以跟那些優秀的學長姐一樣,可以將自己的碩士論文出版成學術專書,用這種方式就可以光榮的離開、交給後人努力了。這個夢想我最近已經不報希望。簡言之,心之嚮往甚高,但明白自己所能達成甚少,也就漸漸放下這樣的情緒。

只是最近看到一些由碩博士論文的改編書,不把自己當成傳統的學術出版物,反而當成通俗性的讀物來行銷、販賣。出於好奇心,特別把這樣的作法的幾本書拿來比一比。爛的我就不要提了,免得到時候跟某人一樣黑掉了不能登台社。

在這邊要介紹的是,李志銘的「半世紀舊書回味」,群學出版社。書的內容簡介請看網路上既有的書摘,我不再多言。

話說在前頭,我以前雖然也是一天到晚買書的傢伙,覺得這實在是相當快樂的事情(買書可以讓心情好,所以心情不好的時候會亂買書)。但我現在已經不幹這種事了。買了一堆書放在書架上但卻沒有好好讀過他,我後來認為這是一種浪費資源的事情。因此這種私人癖好不是我選擇在這裡評論這本書的原因,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書的品質本身。我的意思是:不是書痴、不逛舊書攤的人,還是可以看看這本書的。

先看看這本書的碩士論文。這本碩士論文整本超過兩百頁,而且他可是用單行行距喔,不是一點五倍行高喔。整個論文本身的特色是資料整理多於理論概念、歷史描述多於論證。我想我這樣的心得對一本碩士論文來說並不算是批評,畢竟我看過很多他們所上的碩士論文都是資料哩哩落落、理論大而無當,他能夠在那樣的環境氛圍裡面做到這樣,已經相當了不起了(看來我大概也黑掉了XD)。而且,我認為他資料的蒐集的細密度,是相當完整的。除了我們常見的口述史、檔案資料,他也實際弄到了不少第一手的實際歷史證據,這後來也都出現在他改寫的書中。在資料方面作者下的功夫,我看得相當慚愧。

一般來說,要把一本對話對象是特定學術社群的碩士論文,改寫成一般的大眾通俗讀物,中間需要有一些調整。例如必須將原先理論的部分去掉,可能要放一些box作一些專有名詞的說明,可能還要增加大眾有興趣、但可能跟整體論證沒有太大關連的史料...。然而這本碩士論文原本就沒有什麼理論企圖,而且他的原稿也沒有太生澀的專有詞彙,換言之,其實他的碩士論文本身,就已經很像一本通俗讀物了(這是少數原作者的爸爸媽媽知道小孩在研究什麼的特例)。儘管如此,作者仍然費了很大的功夫把一些沒有放在畢業論文中的史料再放進那本書裡面,而且相當有條不紊,不會有那種「硬要放上去只為了證明他有那筆資料」的感覺。不僅如此,他也還針對內文的一些龐雜的地方作了一些修改,從章節的調整到字裡行間的修訂,都可以看見作者下的功夫。

最後,大概要大大稱讚一下的就是群學出版社。我猜大概是作者的邀稿吧,群學老編在書中寫了個〈懺悔錄〉,他說群學拖稿拖了快一年,讓這本書出版的時間落後同質性的書太多,讓他很對不起作者;但我認為作者才應該要好好感謝一下群學,若沒有群學願意花那麼多時間陪作者慢慢琢磨,這本書絕不會有今天這麼高水準的表現。群學真是一個好的出版社,到現在他們出過的書每本品質都是相當好阿,希望他們能夠繼續維持下去。(我們七月要出的那本不知道會不會害死他們?)

通常能夠出版好作品的出版社,多半沒什麼資源作行銷,希望我這篇「隨想」能讓多一點人知道這本書。



【半世紀舊書回味】之〈舊書堆中的老靈魂〉 (李清志)

這本書喚起了愛書人半世紀的回憶,也喚醒了我許多的記憶。

 小時候家住師大附近,每到周末父親總是騎著腳踏車,載我到不遠處的牯嶺街看書,而幼小的我就在牯嶺街的舊書堆中遊玩,熟悉著舊書的氣息與舊書攤的自在。雖然當年的我目不識丁,卻培養了我與舊書分不開的情誼;同時在當時我也暗下決心,一定要趕快學會識字,好讀完這一整條街的書籍。

 隨著時光的飛逝,臺北的舊書街由牯嶺街轉到光華商場,而光華商場在電子產業的日益壯大,也使得舊書店逐漸沒落,甚至消失無蹤。有一段時間,臺北幾乎聞不到舊書的味道,雖然有嶄新亮麗的誠品書店,讓人可以全天流連在書香之中,但是失去了舊書的味道,總是教都市中的老靈魂悵然若有所失,到處遊走,希望找到一絲屬於過去記憶的氛圍。

 直到我到美國密西根州安娜堡(AnnArbor)留學,才又找到那種屬於童年的舊書店氛圍。很難想像安那堡這樣一座大學城,竟然也有許多收藏豐富的舊書店,這些舊書店不似牯嶺街書攤的簡陋,反倒古意典雅,木造黝黑的舊書店中,堆滿了許多厚重的精裝版本洋書,推開沈重木門,頓時跌入時間停滯的舊書世界裡。店主人戴著眼鏡,一派優閒地窩在書堆後方,似乎是存在於另一個世界的人一般;那種奇特的沈靜與執著,宣告著舊書店這個行業的與世無爭與優遊自在。這幅畫面讓我自己好幾次想丟下工作,去開一家舊書店,安安靜靜地過日子。

 我一直以為現代大都會應該不利於舊書店的存在,當臺北舊書店逐漸消逝之際,我發現日本東京這個電子城市居然還有許多舊書店,這些舊書店不僅存在於老舊的神田書區,同時也有許多新世代舊書店存在於目黑區。這些新世代舊書店有著時髦的內裝,販賣著另一種奇特的書店氛圍;書店老闆不是年邁的老頭,而是年輕有型的小伙子。我不瞭解這些舊書店如何能在現代城市競爭中生存,我面對著這些舊書店心中只有一股莫名的感動。

 《半世紀舊書回味》這本書對於大部分愛書的臺北人而言,猶如城市生活的回憶錄,同時也記錄著臺北城市發展易為人們所遺忘的面相。作者李志銘地毯式的田野調查努力,為舊書店留下了珍貴的家譜;雖然這本書原為作者的研究所論文,但是我們應該慶幸這本論文被出版成書,而不是淪為圖書館中被人遺忘的塵封文件。

 我沿著書中所載的線索,在臺北街頭又找到了像「舊香居」、「茉莉」、「抹茶橘子」這類舊書店,不同於早年牯嶺街的簡陋,這些店多有些微雅痞氣息,也瀰漫著一股慵懶的爵士氛圍,令人十分舒適自在。

 這些店在臺北的出現,讓我內心那股想開舊書店的夢想,又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轉載自中央日報)http://www.cdn.com.tw/daily/2005/06/19/text/940619e3.htm



【半世紀舊書回味】之〈在二木與三木之間〉(劉季倫)政大歷史系副教授 (20050509)

  「二木」,指梨棗:舊時雕版印書,用梨木棗木,故稱書版為梨棗;「三木」則指刑具,此處借喻文網與牢獄之災。這是一部書痴為書痴寫的書。訪書客都知道:在新書局買書,宛如池塘釣魚,釣到的總不太令人意外;在舊書攤挖寶,則彷彿滄海獵魚,在入手以前,你永遠不知道魚竿彼端是甚麼,也許是長鯨,也許是不入今人眼的新物種,甚至是滅頂多年的滄海沉珠。此中樂,有難以與外人道者。李志銘是此道中人,他在此書中,幫助書痴們認祖歸宗;並提供書痴們指南之助。

  此書有兩個層次:首先,李志銘把台灣的書痴世界,置放於古今中外的大傳統中。當我們在此書中讀到黃丕烈的話:「錢物可得,書不可得,雖費當勿較耳」,真覺得會心不遠。最令人感同身受的,是書中引的Edward Newton那首「窮愛書人之歌」(Ballade of a PoorBook-lover):「我的錢囊並不太沉,我對書本也不貪。只要能買到就歡欣,我買我愛讀的書本」。這些故實,把台灣的書痴世界,與古今中外的書痴傳統聯繫了起來。台灣的書痴與這個大傳統呼應,真有步影沿流、長歌互答之樂。

其次,本書把台灣舊書市場中另一層較為沉重的歷史挖掘了出來。台灣在短短百年間,經過了幾次的改朝換代,幾次的「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異昔時」。作為題中應有之義的,就是當權派依據自己的利益,重新詮釋敵我兩方的成功與失敗。然而,有些舊書,作為敵對或是前朝政權的劫灰之餘,流落到了舊書店,幽隱而沉默地透露著當權者雅不願面對的一段歷史。於是,那些最不討當道喜歡的舊書,就列名在禁書目錄上了。套句蠹魚頭林皎宏先生的話:舊書是檢驗政治人物的最好標準。

此書記載了這些劫灰之餘的故事:舊書的出處與去處,書痴如何網羅散佚、搶救這些劫灰,他們與特務機關的拉鋸等等。1945年以後,從日人離台時的「剝狗皮」開始,然後是國府文網日密,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的所有書籍都變得可疑,都可能懸為厲禁。而一代代的書肆與書痴,卻在默而不宣的交易與閱讀中,穿透文網,直入禁區。當然,後果有時也不堪設想,如「三省堂事件」,書店老闆被判刑八年,就是顯例。只要還有書禁存在的時代,訪求禁書的書痴,就是那個時代的盜火者。不過,盜火與放火,畢竟是兩回事。看看今日的「文武衣冠」多不讀書,就讓人想起章碣的〈焚書坑〉詩:「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造反成功而坐天下的,本來就不出於讀書人之中;焚書禁書,不過枉費心機而已。

  這部書一方面談訪書的閒適,一方面說書禁的沉重。在二木與三木之間,我們逍遙並觳觫於書山之巔與學海之濱。而這部書就是我們當年逍遙與觳觫的記錄。老書痴在翻讀此書遙想當年之餘,大約是百感交集。對於新一代書痴而言,這部書卻成了很好的指南:其中所附的禁書目錄與書影,大約會成為新一代書痴尋訪舊書的津梁。

(轉載自中國時報開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