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211.89.225.4:82/gate/big5/zh.cnr.cn/whdjt/ztjz/200808/t20080812_505066321.html

  主講人簡歷:天津靜海人,著名的《史記》與傳記文學研究專家,曾長期擔任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先後出版《史記箋證》、《史記通論》、《史記題評》、《史記選注集說》、《史記選注匯評》、《史記評議賞析》、《史記博議》、《中國傳記藝術》、《中國傳記文學史》、《漢代散文史》、《詩集題評》等二十余部專著,主編《中國文學史》、《唐詩選注匯評》等,在台灣出版《史記新譯讀本》、《史記博議》等。

  主持人殷亞敏:尊敬的各位市民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光臨珠海文化大講堂第37講的會場。在我們的講座正式開始之前,仍然提醒各位注意請把你的手機調到震動或者關機狀態。

  尊敬的各位市民朋友,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

  首先仍然有一個問題要請教大家,魯迅曾經評價一本書,他說這本書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是哪一本書?(聽眾回答:是《史記》)沒錯,很多小朋友都能夠回答是《史記》,看來都是《史記》的愛好者。我們請到的就是研究《史記》的專家,其中《史記箋證》是他的代表作。在《史記箋證》出版以前的70年,研究《史記》的集大成者是日本學者瀧川資言于30年代寫的《史記會注考證》,這是讓海峽兩岸中國人都感到尷尬的事情。1992年中國史記大家白壽彝先生把韓兆琦老師專門召到他的住所,鄭重地囑託韓教授用十年的時間整理《史記》,寫出一部有世界水準的,遠遠超過《史記會注考證》的著作。韓兆琦老師一諾千金,受命以來、夙夜難寐,12載春秋《史記箋證》終得出版,全書580余萬字,是《史記》字數的十倍,被史學界稱之為煌煌巨著。韓教授講《史記》同樣精彩,他在北京電視臺曾經主講14講《新讀史記》曾經二度重播。

  現在我們有請韓兆琦老師開講“司馬遷與《史記》”。有請!

  韓兆琦:各位同志,這麼熱的天大家來這邊聽講,我感覺到非常感高興,對大家非常感謝,謝謝大家!

  今天咱們講課的總的題目叫“司馬遷與《史記》”,講課的內容分為前後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咱們先介紹司馬遷與《史記》的基本問題。因為某些同志不是研究《史記》的,我們先介紹關於《史記》的基本問題;第二個部分是涉及到《史記》思想性、藝術性和司馬遷寫作的問題,咱們想集中項羽跟李廣的問題談談。因為《項羽本紀》和《李將軍列傳》中學課本上有,也是很多同志經常接觸的篇目。講到項羽要涉及到劉邦,講到李廣要涉及到衛青、霍去病,這樣就會談到《史記》裏面很多人物了,我們涉及這兩組人物談談裏面的事情,會更加具體一些。

  我們現在開始講課。講課的時間只有兩個小時,可能有的東西講得不到,這個不要緊,因為我還帶來了一個講稿,如果大家喜歡的話可以把它拷去。

  下邊我們先談第一個方面——司馬遷與《史記》。

  前面我們先看兩張圖片。這是陜西韓城的司馬遷墓,左邊這一張墓的遠景(見PPT),這個牌上的字是“高山仰止”,這個是《詩經》裏面的話,比喻我們對某個人和事的嚮往、企慕,有如仰望高山一樣,表示對司馬遷與《史記》的崇敬之情。右邊這個圖片也是司馬遷墓,用磚圍著的,右邊長出很大很大的松樹。

  下邊是主持人說的關於《史記》的書,這個是中華書局出的《史記》,現在圖書館可以借到的是這一套,一共十本,是三家注。是一個晉朝人,兩個唐朝人所做的注,都是文言文的。 下邊是20世紀30年代(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前日本人寫的《史記會注考證》,這是集以往中國差不多兩千年來研究《史記》的成果,這本書的成績是非常高的,被日本稱之為“里程碑式”的。海峽兩岸凡是研究《史記》的都要看這個書,如果你沒有看這個,人家會說你是不是研究過《史記》啊?所以這個書我們很重視。

  但是這個書已經過去70多年了,咱們國家應該有一套新的,所以白壽彝先生囑咐我讓我搞一個,後來我們就搞了這個《史記箋證》,有註釋有評論,收集的材料比較廣泛。這個書由於技術方面的問題有一些錯字,前些日子我們進行修改了,現在第二版已經出了。

  下邊我們開始講司馬遷跟《史記》的一些問題。首先說關於司馬遷的生平,我們簡單說幾句。

  司馬遷生活在漢武帝時代,這個時代是一方面是輝煌的。就像有一個電視劇《漢武大帝》。東方有西漢王朝、西方有古羅馬帝國。但是漢武帝搞對外戰爭搞了幾十年,勞動人民的苦難也可以想見的,加上當時封建主義有很多的問題,所以《史記》裏面司馬遷把漢武帝時代的黑暗面也寫得非常充分。所以說司馬遷的時代我們用簡單的兩句話講:漢武帝時代一方面是輝煌,一方面是勞動人民苦難。

  《漢武大帝》那個電視劇就光說輝煌了,沒有怎麼表現勞動人民的苦難。

  司馬遷的家庭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據司馬遷自己說在堯舜時代就有他的祖先在堯舜手下做官,在夏、商、周朝、春秋戰國都有他的有名的祖先為國家做過貢獻,這裡面估摸應該有幾個人。戰國時候有一個司馬錯,他是幫著秦昭王吞併了四川,四川是從司馬錯的手裏第一次歸於中原政權的版圖。對李白的詩比較熟悉同志會知道有一個《蜀道難》,“…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經過了四萬八千歲以後,到了司馬錯的時代被征服了,歸入了中原的版圖。司馬遷還有一個爺爺是司馬靳,跟秦國的大將白起是搭檔,在吞併東方的時候有個著名的戰役“長平之戰”,秦打敗趙國並俘虜了四十萬趙國人,被秦國活埋在長平,這是歷史上相當殘酷的一場戰爭。這裡面的大將是秦國的白起與司馬遷的祖先司馬靳。《史記》裏還寫了一些秦朝管理市場的人才,掌握煉鐵這一方面是司馬遷的爺爺跟他的四、五輩以上的人都管理過。因此司馬遷思想知識的構成,其中又一項經濟思想非常卓越,司馬遷是一個歷史家,他研究經濟問題提供很多先進的看法(我們等下介紹幾個方面)與他的祖先有這樣的學問一直傳下來有關係。司馬遷從小參加勞動,長大了週游天下,使他的思想對接近勞動人民、下層人民有關係。

  司馬遷的父親到了漢武帝時代。漢武帝時代很長,前後做皇帝50多年。西漢王朝一共200年,漢武帝一個人就54年。前一半史官是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後一半是司馬遷。司馬談是當時一個學問家,他在漢武帝時代當史官。他臨死前把一個任務留給了他兒子,他說我們世世代代是掌管這個職業的,我死了以後你要繼承我的遺志,就是我想寫《史記》,我已經動手寫了但沒有寫完,希望你完成這個任務。什麼叫孝順?你完成了《史記》就是最大的孝順,這就構成司馬遷寫《史記》最重要的動力之一。

  司馬遷接受這個任務以後寫《史記》,寫了六七年以後,但是由於為李陵說話受了宮刑,這個對司馬遷從肉體和精神上來說是極大的摧殘,但是從司馬遷思想的提高方面來說,讓司馬遷對於封建統治者內部認識清楚方面來說,水準也提高了。受宮刑對司馬遷來說又是一種促進。如果沒有受到這一場災難,那麼司馬遷老是對於漢武帝感恩戴德,老是想著為封建皇帝盡忠盡孝,老是那種思想的話那《史記》寫出來可能文學水準很高,但是思想高度就上不去。正是由於他受了統治者殘酷的對待,所以使得司馬遷後一半(著作中)的思想更加提高,眼睛更加敏銳,對於勞動人民更加包容,對於統治階級更加能夠認清,對於統治階級的批判揭露程度是《二十四史》裏面的第一個,沒有一本歷史書能超過《史記》,中國古代的歷史家這2000年來沒有一個人能超過司馬遷的《史記》的思想高度。

  司馬遷能寫出《史記》,一方面是由於他自己的努力,由於客觀條件;另一方面就是司馬遷受到了摧殘,這個事情激起他更大的努力所形成的。

  下邊是關於《史記》的規模、體例。共分五個部分,寫帝王的有本紀,寫皇帝的左膀右臂有世家,還有一般的社會名人對社會作出了卓越貢獻的叫列傳。“扶義俶儻,不令己失時,立功名於天下…”是他的選擇標準。我為什麼給人立傳?要為人講義氣、卓而不群,要抓緊時機為社會做一番事業。“立功揚名于天下”,對社會要有影響對後代要有影響。所以《史記》裏面選的人都有特點,司馬遷自己也是這樣一個有特點的人。“…不令己失時,立功名于天下”,這個我們就不詳細講了。

  下邊說說司馬遷的書是什麼性質的?《史記》是一部歷史書。《史記》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是繼承了先秦史書的優良傳統,先秦的史書最著名的是《左傳》書中記載歷史史實非常豐富,文學水準也很高。中國2000年散文大作家們都是從《左傳》、《國語》、《史記》、《國策》開始,當然司馬遷也要讀到《左傳》。《史記》從歷史開始,班固看《史記》說“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這個評價相當高了。一本歷史書都是“實話實說”,不給人隱瞞錯誤,也不給人做沒有的歌功頌德。魯迅說它是“史家之絕唱”,“絕唱”主要還是歷史價值。

  但是《史記》不同於別的,像《後漢書》、《三國志》等等都是歷史,文學性相對要差一些,但是《史記》同時是我國古代最傑出的文學著作之一,是寫“人文學”的開篇之作。“人文學”首先是俄國作家高爾基的開的先河,我們在先秦時期還沒有形成專門寫人的東西。什麼是專門寫人的東西?就像現在的小說、戲劇、傳記文學都是寫人的東西。先秦的時期是散文、詩歌的時代。《左傳》裏面描寫人和故事,但是不是以寫人為中心,它是以敘事為中心。所以中國的文學史上第一個開始有意識地寫人以描寫人物為目的,這就是《史記》以寫人開篇。因此《史記》這個書出現了以後,對於唐代的散文,所謂《唐人傳奇》、《唐人小說集》,魯迅翻一翻把它編成《唐宋傳奇》指的是小說故事。唐代的小說故事像《李娃傳》、《南太守傳》等等,人物描寫很精彩,但是是從《史記》裏面的寫法學來的。我們看看讀讀《史記》比較比較就知道裏面有一個相輔相成,一個繼承的關係。

  第三個方面《史記》還有他百科全書的性質。什麼叫百科全書呢?這個裏面可以讓人讀到很多很多方面的知識,對人有很多很多方面的用處。剛剛我們講了,你要想研究先秦的歷史,你應該看《史記》,你要研究先秦的文學的東西要看《史記》,要想研究先秦的軍事學要看《史記》,你要研究先秦的法律、中國古代的中醫、天文等等都要看《史記》,從這個開頭。因為司馬遷對於先秦的各門學問都研究和總結了。比如說《史記》裏面有一個《律書》,實際上是研究兵書的,律書是有關與古代軍事理論的著作,以它為綱把《史記》裏面的軍事家的傳記串聯起來都是先秦的軍事史的輪廓。別看我們沒有辦過軍事學院,如果我們的青年同志你要想寫一本先秦軍事史就從《史記》入手。所以說它就是一本百科全書。

  第四,最後還有一點《史記》是司馬遷的一家之言。什麼叫一家之言?一家之言就是講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治國平天下的理論。梁啟超說韓非寫《韓非子》、董仲舒寫《春秋繁露》等等都是為統治者出主意,用魯迅的說法是“開藥方”。學問家、思想家們給統治者出主意、畫藍圖,提供治國平天下的經驗就是“一家之言”。司馬遷的史記》既是歷史書又是文學書又是百科全書,同時這裡面還不是司馬遷寫完了歷史就完了,他寫歷史要達到一個目的,這個目的是為統治者出謀劃策,給他提供治國平天下的思路和辦法。從這個意義來說,《史記》寫歷史只是一個載體,通過這個載體透露了司馬遷的思想觀點,有批判有歌頌,突出表露了司馬遷的思想見解。我們把這個方面加以整理這就是司馬遷的一家之言。梁啟超說你讀《史記》跟讀《中國通史》不同,不能跟後人讀現代的歷史書一樣,你拿著我們的範文瀾《中國通史》和郭沫若的《中國歷史》的觀點去讀《史記》“非能知《史記》者也”,你還沒有讀得太懂。所以說從這個角度來說,讀《史記》就是讀司馬遷,不是光讀了“廉頗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就完了,你要讀出來司馬遷有什麼思想?它要告訴人們一個治國平天下的道理,所以讀《史記》就是讀司馬遷。這是關於《史記》在學術上定位的問題。

第四個問題,是講司馬遷對於我國古代歷史研究的貢獻。

  第一他整理了夏、商、周的古代史的輪廓,他記錄了春秋、戰國歷史的大致情況。這個意思是如果沒有《史記》出現中國的歷史還處於一種分散的瑣碎的狀態,還不成為一個系統的東西。自從司馬遷的《史記》出現以後把古代兩三千年曆史都裝到《史記》裏面了。你要再看先秦的東西看《史記》就行了。如果沒有,你就摸不著頭了,《史記》成為了一種科學的東西。

  第二個部分《史記》記錄秦朝以來的近代史、現代史。秦朝統一沒有多少年,陳勝、吳廣起義,然後劉邦建國到漢武帝,這個對司馬遷來說是近代、現代、當代,這一部分的歷史司馬遷非常了解。前面司馬遷寫遠古的歷史有所繼承,後邊這個都是翻閱檔案、資料和了解現實問題,通過自己的創作寫出來的。可以依靠的東西不多了,這一部分應該說他的價值更高。

  去年我在電視臺講課主要是講這個,從秦始皇到漢武帝這個期間的歷史人物和事件。司馬遷的歷史貢獻從總體來說有幾個方面,我們不多說了。

  下邊講《史記》在今天的思想意義。

  如果是最近幾年高中畢業的同學,不知道珠海用的是不是人教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編的,如果是第五冊有我寫的司馬遷讀《史記》,給學生們講課要主要給學生把握四條。第一個是司馬遷的進步民族觀,有兩個方面意義,第一中華民族都是黃帝的子孫都是兄弟,大家都是一家人,這個思想現在已經是家喻戶曉了,誰都會說56個民族56朵花,但是這是誰開始說的啊?是司馬遷說的。司馬遷第一篇寫的本紀就是《黃帝》,黃帝是各民族的始祖,黃帝陵在陜西境內,大家都是炎黃子孫。大家寫到各個少數民族都是追根溯源都是到黃帝。你說咱們廣東人跟東北哈爾濱是不是一個祖先?這個不一定啊,這個東西說起來很勉強啊,可是這個問題從戰國時代有一種心理。你說春秋時代跟戰國就為相隔幾十年、一百年,春秋年代就不說這個,不說是一個祖先。孔子說攘夷,“夷”就是說的少數民族。有人說廣東、廣西才是“蠻”,實際上不是,河南的南部就是“蠻”了。按當時的說法河南的北部、山東的西部、陜西的東部這點兒地方才是中原地區,不是中原地區就打,這個就是春秋時代的人的思想。到戰國時期,人們開始變了。變成了大家都搶說我是黃帝的子孫,這是什麼客觀形勢使大家發生這麼大變化呢?因為戰國時期都趨向於統一,誰都想統一全國。後來是秦王統一了,過程裏面是齊國(山東)、楚國(湖南湖北)人也想統一,河北的趙國人也想統一,你都想統一你得先證明有沒有資格統一?如果我們遠祖都是一個民族,都是一個祖先,我也是“根紅苗正”,所以我有資格統一。所以說戰國時期就有這樣的意識了,到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把戰國時期的思想寫出來,他又加進去了一個匈奴人,漢朝人最大的敵人是匈奴人,司馬遷說匈奴人也是以黃帝為祖先。說商朝人有一支被周武王打敗了以後到匈奴去了,所以匈奴人都是漢人的。雖然大家都知道只是一支到了匈奴,這個不是說所有的匈奴都成了(漢族人)黃帝的子孫了,這個道理它說不通。但是由來以久現在2000多年了誰也不挑這個毛病,大家都是炎黃子孫了。

  這個問題對中國多民族友好的大民族,起的作用是極其大的。到現在你要說我不是炎黃子孫,那你是誰的祖子孫?你反而不好辦了。所以司馬遷這個思想對於加強中華民族的統一性、凝聚力起的作用是很好的。

  還有司馬遷的經濟思想。只有到鄧小平同志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廣東成了特區,大家全都希望發展工商業,商人的地位提高了,老闆是多起來了。退回30年你要喊誰是老闆,沒有人願意聽,因為老闆就是資本家,資本家是剝削階級。這個問題司馬遷提出來“工農商虞”四者並重,“虞”本來指獵手、畜牧等等是“虞人”,後來不光是這些,開發山林、湖海、礦山等等都是“虞”。這個思想大家現在比較好理解,但是回到兩千年以前,從“商鞅變法”開發提倡“重農抑商”,“商”包括工業、商業,這個也叫“重本抑末”。在封建社會、農業社會裏面“重農”國家就強大,到後來工業社會如果光發展農業國家不能強大,現在大家知道了,但是過去人不容易想到這個。

  司馬遷在《史記》裏面有《平準書》、《貨殖列傳》這兩篇天才經濟學的論文,它的價值只有到八十年代以後,我們讀《史記》讀了一輩子的人(前幾十年沒有讀懂)到改革開放以後才知道他的經濟思想如此優越。一開頭有一條說,一個國家強大的來源是什麼?司馬遷的回答,一個國家的強大要靠經濟。秦國之所以統一六國是興修水利,發展同業、發展經濟。齊國為什麼有齊桓公?是因為有管仲發展工商業,最早是齊國(山東地區)管仲等人在發展工商業的。可是一個國家的強大首先決定於一個國家的經濟,這個問題不光是儒家思想不講,包括我們建國以來幾十年也不講。一個國家強大到底靠什麼?我們說一個國家強大要靠什麼?誰提“發展經濟”就是“唯生產力論”,但是司馬遷早就提出了,一個國家的強大在於經濟。

  另外司馬遷講“工農商虞”四條並重,已經跟過去兩千年來“重本抑末”的政策唱反調了。漢武帝時期工商業者是二等罪犯。一個國家要徵兵修長城,首先要用監獄裏面的犯人。所以古代有一個話說“好人不當兵”,這個是封建社會從漢武帝開始的,好人不當兵,當兵首先是罪犯。罪犯不夠叫“二等罪犯”——工商業者。第二代不夠要查第三代,你現在是公務員是教師,但是你爺爺和父親有沒有當工商業者?如果有就是第三等罪犯。司馬遷唱反調說“工農商虞”四者缺一不可,都是社會發展所不能沒有的。司馬遷在列傳裏面為工商業者樹碑立傳。

  歌頌了很多大商人,有一個山西的白歸(人名、音同)的人總結了商人的訣竅,我做好商人、大商人要有政治家的風度--高瞻遠矚,要有外交家的才能--左右逢源,我要有軍事家的手段--該決定就決定、該出手就出手,要是沒有這些要想做一個大商人是不可能,寫得太精彩了。司馬遷寫到卓文君的父親,原來在趙國,秦朝統一以後逼卓家向雲南搬遷。所以說那些同樣被壓迫的商人,他們到陜西說不走了我給你一點錢,有的到成都都說不要讓我走了,我給錢給你。卓文君的父親說這不行,我們還要往南走,最後走到了四川南邊靠近雲南的邛崍,就在那邊開礦、煉鐵,就在那邊發展了。卓文君的爺爺他的最先為開發大西南做了貢獻。現在寫劇本都看卓文君跟司馬相如搞對象的事,但是沒有人看卓文君爺爺如何開發大西南,這個可比那個搞對象更加重要啊。

  司馬遷寫商人寫得最精彩的是孔子大弟子子貢。孔子最喜歡的弟子是言回,但是《史記》中言回除了是一個書獃子沒有什麼貢獻。《史記》寫的子貢最有貢獻,但是孔子不太喜歡他。《論語》裏面說子貢“好貨”,如何“好貨”沒有寫。但《史記》裏面寫他善於猜測行情,明天股票要上漲,我今天趕緊買,然後就賺了。子貢有這樣的本領,那時候當然沒有股票,但是他能夠預知一個東西漲價。子貢在《論語》裏面有幾個字“子貢好貨”,表明孔子對子貢不太喜歡,但是孔子誇獎言回讚不絕口,說子貢就沒有多少字了。可是在《史記》裏面的記錄可熱鬧了,也不知道司馬遷的材料從哪來的。司馬遷說子貢建立很多跨國公司,子貢出門騎大馬,坐大轎,有上千人侍從,到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元首都要來接待,被待為上賓。包括他的老師孔子週游列國(都受歡迎),孔子為什麼受到各個國家的招待呢?他說都是由於子貢給他花錢鋪的路,子貢說我老師來了你要不好好接待我老師,後天我就不給你貸款,就憑這一句司馬遷就是不大不小地跟孔子開了一個玩笑。孔子對子貢這個徒弟不喜歡,但是司馬遷說你老孔之所以受熱情接待要靠學生使錢,如果人家沒錢你哪兒有這樣的待遇?

  這個是一個故事,不知道材料是真的還是假的,但是司馬遷對工商業者高度評價,另一方面對瞧不起工商業者的人來一點兒嘲弄和諷刺。

  第三個方面是《史記》裏面表現強烈的民主性和批判性。這一點是除了《史記》以外所有的書比不了的。司馬遷不畏權貴,對漢朝皇帝都批判了,對於劉邦不是很尊重。我們都讀了《項羽本紀》的“鴻門宴”,鴻門宴是歌頌項羽是大英雄,這些個不搞見不得人的手段項羽不幹。有人說直接把劉邦殺了不就完了,但是項羽不搞這些,但是劉邦在底下搞的活動非常瑣碎不太光明磊落,把項羽手邊的人收買過去做內奸,但是司馬遷寫劉邦畢竟寫得很好。劉邦儘管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劉邦作為一個政治家是無可挑剔,在政治上高屋建瓴,在軍事上戰術靈活,善於用人,善用團結五湖四海,把各種人才放在自己身邊組成浩浩蕩蕩的隊伍是項羽不可比擬的。但是司馬遷對劉邦的問題可寫可不寫,但是也要出劉邦一點兒洋相。比如說劉邦看著項羽到山東打仗的機會,他就領56萬人攻克了徐州(當時叫鵬城),進城以後就放鬆了,好像解除了一切禁令吃喝玩樂。劉邦整天吃喝玩樂,下面的士氣就更加不用說了。項羽聽說了自己的大本營被劉邦佔了就領著三萬人殺回來。他不是正面殺回來,軍隊插到鵬城以西,由西向東打劉邦的軍隊,氣勢一舉要把劉邦消滅,由西向東把劉邦的軍隊趕到泗水。劉邦在逃跑的路上碰到了失散的一個兒子一個女兒,他的車夫把兩個孩子抱到車上,後邊追兵來了劉邦就把自己的兒子、女兒一腳踢下去了。車夫說,儘管危險但你怎麼能把孩子扔了呢?他下車把兩個孩子又抱上來,但劉邦還是把他們踢下去了。這樣寫出來就是不給劉邦面子了(一個大政治人物,這一點事就不要寫了罷),但司馬遷就是要寫。雖說司馬遷寫劉邦是這樣的,但是畢竟把劉邦的天才政治家的本領寫出來了。寫劉邦的孫子漢景帝就不客氣了,他被歷史上稱之為“文景之治”,這個時候是最英明卓越的皇帝,司馬遷認為漢文帝來不錯,漢景帝就不堪入目了。

  首先在吳楚“七國之亂”的時候,七個諸侯國要造漢景帝的反,是誰給出主意削蕃,是晁錯,他說各個諸侯國勢力太大中央指揮不靈,晁錯認為要削弱他們的地盤、裁減他們的權力,結果一實行削蕃七國就造反了。本來這是一個好措施(強化中央集權的),但是漢景帝就被人家挑撥跟晁錯的關係,說你要把晁錯推出去殺了向這幾個國家請罪,這些諸侯國就可以收兵了。結果晁錯就當成“替罪羊”殺了,最後諸侯國還是都不收兵,他們認為皇帝應該讓出來,這個時候不收兵怎麼辦?就派大將周亞夫評定了“七國之亂”,結果周亞夫“功高震主”了,最後漢景帝因為這個人威望太大,又把周亞夫弄下獄了。罪名就是,他們去抄周亞夫家的時候,看到他家裏面有一些木頭人和木頭刀槍,漢景帝說你要造反啊?周亞夫就說我是死後做殉葬品用的,漢景帝說你不想在陽間造反你就是想在陰間造反?於是就把平定“七國之亂”的大英雄周亞夫這樣殺了。還有司馬遷寫漢景帝的皇后(漢武帝的母親),說她非常狡猾。她是原來是一般的妃子,當時皇后死了,漢景帝立了一個皇太子(這個人的母親也不是皇后),但是這個人的母親離皇后的距離也不遠了,她是笠妃(音同),她馬上要當皇后了。很多人討好她,還有人打擊她,造謠想要把她打下去。最後漢景帝的姐姐大長公主找這個笠妃說,你很快要當皇后了,我讓你馬上當上皇后,但是你要答應我一個條件,你當皇后以後得讓你的兒子太子娶我的女兒做夫人,你的兒子當了皇帝我的女兒就要當皇后。最後這個姓笠的女人不願意,把人家大長公主擋回去了,說我的兒子絕不娶你的女兒。大長公主轉身就找漢武帝的母親,她姓王。大長公主說那個姓笠的女人要當皇后了,她成了皇后兒子也成了太子了,你們母子就沒戲了,我現在可以幫你打倒她們,而且可以讓你當皇后你的兒子將來當太子,你願意不願意?漢武帝的母親說我當然願意,最後大長公主說你的兒子必須娶我的女兒,漢武帝的母親答應說我們絕對保證漢武帝當太子就娶你的女兒。其實那個大長公主的女兒就是阿嬌,有一個典故是“金屋藏嬌”。大長公主問漢武帝說你喜歡我的女兒嗎?漢武帝說喜歡啊。長公主說讓我的女兒給你做夫人好嗎?漢武帝說我要娶了你女兒當夫人,我就要蓋一個金屋子給她。這個故事聽起來是很美好的,但是這個故事(成語)來源於一個大陰謀,是漢景帝的姐姐在底下搗鼓,最後她們的協議達到了,這兩個惡毒的女人結合起來就把姓笠的女人搞倒了。其實姓笠的女人的兒子是無可挑剔的太子,但是稀裏糊塗被殺掉了,最後漢武帝這麼不光彩地被推上了皇帝的位置。雖然沒有人怪漢武帝,這是他的姑姑跟她母親搞的陰謀,這個很令人討厭。但是話又說回來,後宮裏面的女人之間的矛盾都是你死我活的、不可調和,誰要想壓倒別人必須自己狠,像武則天一樣不擇手段爬上去當皇后,一旦爬不上去被打倒你就一輩子受苦受罪甚至不得好死。

  漢武帝的母親由一個普通妃子當皇后了,她勝利了,以前的皇后就倒楣了。妃子失敗了,皇后勝利的故事是呂后。劉邦不喜歡呂后要立戚夫人,最後呂后靠著張良和周圍一幫大臣幫助鬥走了戚夫人。最後劉邦死了以後,把戚夫人剁了雙手雙腳、弄瞎了眼睛、弄聾了耳朵、破壞了聲帶,割了舌頭還不讓她死,丟在廁所裏面滾來滾去叫做“人誅”(音同)。

  封建社會的鬥爭很激烈,大家都是為了自己,拼命對付別人,誰失敗就死路一條,這個是封建制度造成的。司馬遷在寫漢朝皇帝的時候,往往帶著一種批判的態度和立場。寫劉邦、漢武帝、漢景帝,《史記》裏面的皇帝以漢景帝最壞(漢武帝的父親),司馬遷在漢武帝時代能把漢景帝和他的皇后(漢武帝的母親)如此不堪入目是很不容易的。

  第四個方面,《史記》裏面表現一種感人的生死觀與價值觀。《史記》裏面寫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這些人十之八九有一種英雄氣質,都要抓緊機會為國家幹一番事業,這樣的一個思想我覺得很符合我們現代的時代氣氛。國家有好的領導,現在的形勢對我們國家發展非常有利,在現在情況下趁之年輕力壯為社會做貢獻。《史記》裏面寫的人十之八九都是為國家為社會幹了一番事業。司馬遷寫這些人,為了真理、正義不怕獻出自己的生命。裏面的文臣武將都有這樣的特點,像秦始皇、劉邦、張良、韓信這些人都是抓緊時機建功立業,也人為政權而戰,為了國家而戰,有人為了事業而戰,像屈原等人都是思想很積極。為了給國家做一番貢獻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像我們剛剛講到的“廉頗、藺相如”。我們在中學講課的時候往往是歌頌藺相如的對敵鬥爭機智勇敢、不辱使命,廉頗公開承認自己的錯誤,能夠負荊請罪,將軍跟丞相應該是相互配合、傾力合作,共同為國家不拘個人得失。在中學裏面講課的時候,老師大都會把這樣的思想告訴我們中學生。《史記》裏面司馬遷寫《廉頗藺相如》還有一個目的,往往大家沒有講到,《藺相如列傳》的最後“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難也,處死者難”。說一個人到了跟人拼命的時刻並不難,多數人都能夠做到,把人逼急了都會跟人家拼命,可是難的是要把握分寸,什麼時候該拼命?什麼時候不該拼命?說藺相如在秦國的宮廷上把和氏璧騙到手以後,他眼睛盯著秦王說,這個璧是在我手上了,你要是逼我,我的頭就和這個璧一起碎掉,讓你什麼也得不到。等到“澠池會”的時候,秦王要趙王彈琴表示侮辱,趙王彈完了琴以後,藺相如說秦王你也必須給我敲盆子,你不敲的話我的頭也要跟盆子一起碎到這裡,最後秦王只好擊盆子。在這樣的時候藺相如豁出去了,豁得好。最後藺相如維護了國家的尊嚴、代表團的尊嚴和自己的人格,好樣的!這個時候即使死了也是“重於泰山”,更何況是藺相如折服了秦國。所以藺相如的生死觀得到了司馬遷的高度讚揚。《史記》裏面寫了很多在艱難時刻、危險時刻敢於犧牲自己生命來保衛國家、貢獻給自己事業的人。這是一個方面,歌頌英雄主義。

 《史記》還有一個方面,人不要輕易地拼命,不要輕易地豁出命去,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把它用在什麼時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司馬遷從另一方面提出來,當值不得拼命的時候就不要拼了,你留下生命忍辱奮鬥,作出更大的貢獻來報效國家和社會,這個就提出了“忍辱奮鬥”。《史記》裏面的忍辱奮鬥中“越王勾踐”是家喻戶曉的故事了。被越王勾踐打倒的吳王夫差又何嘗不是“忍辱奮鬥”呢?吳王夫差的父親吳王闔閭也是一個很偉大的人,他讓吳國強大起來,他差點兒把一個很大很大的敵國滅掉了。後來吳王闔閭被越王勾踐射死了,闔閭臨死前把夫差叫到面前說,你敢忘了這個仇嗎?他的兒子說不敢。最後夫差告訴身邊掃地的人和站崗的人說,自己每天早晨夫差穿好衣服出門誰碰到他都要說,“喂,夫差你忘了你的父親是被勾踐殺的嗎”?夫差要低下頭說“不敢”。夫差每天早上起來都要被人喝問,吳王夫差立志報仇也夠感人的了。最後夫差把勾踐抓到了,勾踐就裝可憐求夫差饒了他。這個跟當時劉邦一樣,鴻門宴時劉邦也是這樣,項羽當時是把他放了,過了幾年以後項羽反而被劉邦滅了。吳王夫差也把越王勾踐放了,勾踐回去積累幾年又把夫差抓了,最後夫差說你能不能像我當年一樣也放我一回,勾踐說那不行,想當年老天爺把我給了你,誰讓你不要,今天老天爺把你給我了,我不會放過機會了。這個時候最狠毒的是范蠡,書上說越王勾踐當時被夫差派來求和的人求得不忍心了,想放了夫差,但范蠡說我來解決。范蠡跟夫差派來求和的人說,你的問題勾踐已經交給我了,夫差派來求和的人被告知必須趕緊走,最後越王勾踐把吳王夫差抓來說你以前對我不錯,我現在也不殺你,在寧波給你五戶農家來供養你日後的生活。吳王夫差說我老了,我不願意再伺候你了。

  司馬遷這個裏頭寫了這些個忍辱奮鬥的人,我只能說越王勾踐是一個人物,吳王夫差想當年也是一個人如奮鬥的人,兩人都是英雄。吳王夫差沒有更多的毛病,主要的是驕傲自滿和大意。西施的故事是沒有的,是後人編的,現在說范蠡跟西施從小是朋友,是朋友要結婚了,後來給送到夫差哪了,最後范蠡把她帶走了,西施跟范蠡都是寫成了“與時俱進”的人物,之前沒有,後來越來越多。

  總的來說《史記》的人生觀價值觀對我們今天有教育意義。如果有可能在中小學、共青團或者是對待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時候,運用這些材料我認為會起到好的作用。毛主席的晚年說過,中國古代有兩部大書,一部是《資治通鑒》一個是《史記》這兩個都是在不甚得意的時候寫的,人栽一些跟頭也不一定是壞事,能夠再戰最後成功。關於《史記》現在的價值,就說到這裡。

  下面我想結合《史記》的文學性具體講一下《項羽本紀》跟《李將軍列傳》的有關的問題。

  《史記》既是一個歷史著作又是一個文學著作。史記》裏面有的篇章文學性很強。《史記》裏面大概分三種,有一部分他的歷史性很強,但是文學性不很強,這一部分就是本紀。還有一部分歷史性不強文學性也不強的純粹是一個故事,比如說有一個《滑稽列傳》寫了齊威王,他不關心國家大事,有人說外面也一隻鳥你說是什麼鳥兒?大王說這個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後來又說伍子胥的爺爺跟楚莊王說了這麼一個故事,說楚莊王剛剛來的時候荒淫無誕,伍子胥的爺爺就跟他講了這個故事。這些故事像明朝的某一個人他是一個故事簍子,誰有故事就把他的名字點上就傳起來了。還有一個《李將軍列傳》裏面說李將軍喝酒了看到路邊有一隻老虎就把它射死了,第二天發現不是老虎而是石頭,發現箭已經射到石頭裏面去了。實際上這樣的故事在歷史上有四五個,在《左傳》裏面有一個人也是一個神箭手也是射到石頭裏面了,還有李廣,這個是一個一個傳下來的,改一下名字就是新的故事。但是這樣的東西往往不影響這個人物的基本事實的真實性。所以說絕大多數篇章既有歷史的真實也有文學的誇張。文學的誇張多數在細節上,誰勝利誰失敗,誰有哪些個曲折反覆基本上是清楚的,但是細節上面虛構比較多了。

  下邊咱們就講李廣跟項羽的問題了。

  下面講第二部分——司馬遷是怎樣寫項羽和李廣使之感動中國兩千年。

  《項羽本紀》大概的故事是這樣的,項羽是先跟他的叔叔在江南起兵到中原地區那時候陳勝吳廣死了,劉邦也來投靠項羽項羽跟劉邦一起合作打敗秦朝的軍隊,後來有關項羽的叔叔向良驕傲自滿遭到大失敗了,所以項羽重新組織隊伍領兵到趙國派劉邦在黃河以南打到陜西攻入咸陽。項羽在北方打敗了秦國的將軍張含,張含帶20萬人投降了項羽,項羽修整軍隊的時候聽說劉邦進入關中秦朝已經向劉邦投降了,這個時候項羽就風風火火地領他的軍隊殺到關東,軍隊經過樂陽以西的西安,這20萬投降的秦朝軍隊不滿意項羽虐待俘虜,那個因為秦始皇活著的時候關東地區是秦國的根據地,那個時候其他國家的人出差到陜西人受陜西人的虐待,等到陜西人跟著張含投降項羽之後說你們陜西人跟我們了,就虐待俘虜,這些俘虜就發牢騷,這個時事情比較容易解決,但是項羽大錯誤就在這裡,他跟部將商量好一天晚上把20萬秦國的投降軍隊活埋了。然後軍隊軍頭經過修整山西都擁護劉邦,劉邦一進入溫州宣傳約法三章,廢除過去秦國的殘暴條約,主要的規定有三條:殺人者死,傷人抵罪等等很簡單的三條。就弄得老百姓非常擁護劉邦,這個時候項羽進關以後就是大家很熟悉的“鴻門宴”了。大概是項羽聽從樊崇的建議第二天準備發兵消滅劉邦,但是當天項羽的叔叔晚上給張良通信了,聽說項羽要消滅劉邦,最後把他拉出去見劉邦,最後被劉邦收買了。第二天他回去把劉邦的心思說了一遍,一見項羽劉邦又是一套,說得很好聽說我沒有想反裏是有人想挑撥我們的關係,項羽完全被解除了武裝,最後進入宴會了,最後項羽要下令殺劉邦,最後由項莊來舞劍,(“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留下張良做善後工作,這是鴻門宴。

  接著是項羽分諸侯,劉邦本來應當是關中王,但是項羽認為這樣對他不利,就把劉邦分到四川了,最後劉邦又要了一塊漢中地區,四川加漢中就是漢廣,最後派了兩個大將一個封為勇王、一個是寨王,目的是不讓劉邦出來,這個安排比較週到,項羽自己回到徐州(彭城)當“西楚霸王”。最後不到三個月劉邦就殺回關中佔領了陜西,這個時期項羽出了一個亂子,他雖然沒有殺劉邦,但是項羽分封天下將領不滿意覺得不公平,把好的分給自己的將軍,把壞地方分給人家了,於是有人首先造反了。

  兩個地方,一個是河北這邊跟項羽鬧矛盾沒有跟項羽進入咸陽這個是陳余,還有一個山東的天容,他們沒有跟項羽進關,項羽也沒有分給他們城池。所以河北跟山東首先造反了,山東的一造反項羽就受不了,最後他只好自己帶著軍隊從徐州往東北方走進入山東,劉邦就是乘機從陜西進來,河南西部很多小國投降劉邦,劉邦帶50萬人攻打彭城,最後項羽以少勝多(三萬人)打敗劉邦。劉邦的軍隊逃到鄭州,這裡有一個市是信陽,韓信之前組織好的防線讓劉邦的軍隊頂住了項羽的軍隊,劉邦從此在鄭州建立了一個郡縣,從此項羽不可能再往西,劉邦不可能再往東。劉邦到關中建立根據地,再派韓信進入陜西、河北、山東,劉邦再派一支農民起義軍在巨野做土匪,切斷彭越在跟咸陽之間項羽的前後方聯絡,使得前後方顧不過來,彭越在河南開封開展遊擊戰,項羽的先鋒在鄭州以西,項羽在前方打勝仗眼看要進一步消滅劉邦了,彭越又起來了,熱火朝天。項羽不得不把軍隊抽出來,等到後方等等好了,劉邦那邊又幹起來了,於是項羽的軍隊被彭越扯得東西顧不過來,幾年之間跑了幾回都不用打仗,光跑了。劉邦又收買了項羽的幾個投降將軍在安徽南部長江流域,合肥等地開展遊擊戰爭。這樣又經過三年,項羽基本上就不行了。項羽沒有辦法,劉邦對項羽先有一次談判叫做“鴻溝為界、兩國休兵”,鴻溝是什麼地方呢?就是從鄭州西北方從黃河到開封向東南這一條運河是鴻溝為界。談判完了以後項羽認為談判成了,可以各自回去了,項羽就撤退了,劉邦在張良等人的建議之下不讓項羽喘氣接著追殺過去了,到河南東部的時候,陳縣(現的淮陽)項羽來了一個回馬槍打了劉邦。為什麼劉邦失敗了?本來讓韓信、彭越等人一起消滅項羽在淮陽的勢力,結果劉邦的軍隊到了,韓信、彭越都沒有到,最後劉邦的兵孤軍深入被項羽打得落花流水。一方面項羽等人非常兇狠,另一方面這幾個人(韓信等人)這一回規定好的日子會師卻按兵不動,還向劉邦討價還價,所以劉邦聽了張良的建議,說你們來吧,來了以後打,打完了以後蘇北這一部分都歸韓信,合肥這一帶都歸秦布,河南東北部歸彭越。最後他們就出兵了,這時候項羽退到垓下了,這一次真正地把項羽圍了。是這三個人搗亂才讓這一場戰爭拖了三個月這麼久。

  所以後來劉邦殺韓信是劉邦有劉邦的賬,韓信有韓信的賬。垓下主要是韓信打的,劉邦是當後續部隊沒有參戰,項羽還有10萬人,韓信30萬人分三路先出動進攻項羽,左右兩翼向前頭運動把項羽的10萬人裝進口袋了,韓信反過來再把項羽消滅了,最後項羽還剩幾百人被圍在垓下,下邊是大家熟悉的,垓下項羽唱的歌是“四面皆楚歌”,完了以後虞姫等人跟部下都非常悲哀,完了以後項羽就突圍,劉邦在天亮以後才發現項羽跑了。劉邦讓五千騎兵追,最後項羽的軍隊還剩28個,28個回過來對付五千人是慷慨激烈,他們分為四組從山頭下去,最後集合的時候發現只少了兩個。退到烏江邊,劉邦的軍隊又追下來了,項羽大喝一聲,嚇得劉邦的一個將軍連人帶馬滾出了好幾裏地了。這時候來了一個船長劃一支小船,說江東雖然小,但劉邦來不一定可以捉到你,你過了江東還是可以殺回來的。項羽當時說我不回去了,江東父老給了我八千子弟現在只剩下下我一個人,我“何面見江東父老”?最後項羽自殺了。

  然後劉邦的部隊一哄而上,大家都來搶項羽(因為之前劉邦說誰得到項羽的屍體可賞千金封萬戶侯),最後項羽被分成很多碎塊了,自己人就互相廝殺搶奪。劉邦在分侯的時候,好多個姓項的因為給劉邦當內奸就分了五個人當了侯。

  我要分析幾個問題,司馬遷是如何把項羽寫成一個頂天立地的好漢是一個英雄,現代人還是把項羽當成英雄。就說“鴻門宴”吧,鴻門宴有很大的可信度。當兩支同盟軍有共同敵人的時候,同盟軍是同盟軍,內部有摩擦有可能,但是同盟還是要同盟,就像蘇聯跟美國,我們的國共合作一樣。有摩擦也是免不了的,但是團結合作是必要的。共同的敵人一旦被打倒以後兩個同盟軍要轉變為針鋒相對的敵人。蘇聯跟美國一旦消滅了希特勒,兩國就馬上轉為冷戰狀態,而且隨時可能變為熱戰。當兩支同盟軍轉向敵我矛盾的時候,或明或暗總有一個轉捩點。這個事兒雙方你搞我的陰謀我也搞你的陰謀,相互打主意,這是事實。但是這些個陰謀活動都是非常秘密的,都是不讓人知道的,如果把它當作一個戲演是通過人編的,要不你怎麼知道項羽和劉邦是如何安排的?所以司馬遷寫“鴻門宴”完全像一個小說家、戲劇家把兩方面的事情客觀地擺出來了,而且分明他的立場是站在項羽這邊,他把項羽寫成了一個非常豪爽的、仁慈、不搞陰謀和小動作的人,一個光明磊落的形象,而劉邦就不一樣了。

  我們如何分析形勢?項羽想不想殺劉邦,想。劉邦也想殺項羽,關鍵是誰先殺。當時項羽有沒有可能像范衝說的(項羽準備)明早就發兵來消滅劉邦呢?我認為不可能。項羽是有40萬人,但劉邦10萬人,當時地理條件對劉邦有利的。劉邦進關以後實行一系列安民告示和政策,關中老百姓唯恐劉邦不當關中王。項羽這一方,他聽說劉邦進關了,他馬上帶著軍隊就撲向關中,這個是楚淮王說的誰先進關誰先當關中王。但是項羽就要搶,到洛陽西邊有20萬人投降的秦軍都被他活埋了,這樣關中地區的老百姓的子弟被活埋了20萬,當時關中一共有300萬人口左右,全國也沒有兩三千萬人,漢朝最富饒的時代最高5000萬。在戰爭的年代(楚漢)陜西最多200萬到300萬,活埋20萬關中子弟就等於活埋1/10,項羽就是關中老百姓不共戴天的仇人。項羽是在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利狀況下,這個開戰情況下你可以打敗劉邦,但是劉邦不會被你抓住?所以這個情況下不是項羽不想打,而是他打不了。

  當時劉邦面對這個形勢要衡量一下,我跟項羽打有困難,有危險,於是劉邦存在一個妥協的可能。項羽面對這樣的天時、地利,打可能會勝也存在一些妥協的可能性。雙方都可能妥協,妥協的關鍵就是劉邦你要讓出關中,只要不佔關中我項羽可以不消滅你。劉邦可以讓,他說我從來沒有想找佔領這裡,劉邦說得很好聽,雖然司馬遷沒有說,實際上劉邦願意讓出關中是完全可以的。我的思想是從我們重慶談判來的。我們的“重慶談判”是蔣介石要讓步,毛主席也要讓步,相互妥協。毛主席的讓步夠大的,新四軍離南京很近但是也撤退了。這個時候要發動戰爭雙方考慮對我有利還是沒利,沒利就要妥協。這個情況下我覺得分析劉邦和項羽是有妥協的可能性,這是事件的本質。至於司馬遷寫的鴻門宴這樣熱鬧,結果是劉邦搞小動作,項羽是大丈夫光明磊落是好漢子,使後人對於日後項羽被劉邦打敗就對項羽充滿同情,這個情況是因為司馬遷這樣寫的。

  古人對他也有看法,清朝的鄭板橋寫了一首詩,他說“新安何苦坑秦卒、壩上焉能殺漢王”,你項羽提前做了虧心的事,之後還想殺劉邦你殺得了嗎?還有明朝一個詩人寫了一首歌,意思是說項王一輩子做了很多錯事,就只有鴻門宴沒有殺劉邦這一條做得差不多,做對了。如果鴻門宴殺了劉邦他完蛋完得更快。你想想,重慶談判蔣介石為什麼沒有像對張學良一樣對待毛主席?他一定也想幹?是不是周總理保護得好?你在重慶給毛主席派多少人當衛隊都不行,你跑不了的。所以這個問題還是在蔣介石,他不敢幹,他怕的是多了,他怕美國人、英國人怎麼看他、部下李宗仁、何應欽怎麼看他等等。項羽也會這樣想,項羽自己的部下和各路諸侯會怎樣看?項羽還沒有為難劉邦的時候,他回到徐州的時候全國好多地方就反了,如果他給各路諸侯殺雞嚇猴是不行的。這個鴻門宴寫得很生動。

項羽剩下幾百人被圍在垓下,“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我覺得司馬遷為項羽設計這樣一個歌,有沒有這個歌對於表現項羽的悲劇英雄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如果項羽失敗以後沒有慷慨作歌,只是失敗了而已,他這個英雄就不是很特別了,這個歌誰聽見了?誰告訴司馬遷了?你能夠找出來源嗎?沒有。

  清朝有一個學者在書裏面說了一段話,清代周亮工說:“垓下是何等時?虞姬死而子弟散,匹馬逃亡,身迷大澤,亦何暇更作歌詩!即有作,亦誰聞之,而誰記之與?吾謂此數語者,無論事之有無,應是太史公‘筆補造化’,代為傳神。”這個東西(項羽的歌)在兵荒馬亂的時候誰聽見了,誰看見了?誰告訴司馬遷?他說我認為這個詩,是司馬遷的筆補造化,代為傳神,如果司馬遷不聲不響地死了不夠英雄,我得給他來一手這樣來轉達項羽的精神氣概,所以有沒有歌是大不同。

  還有刺客荊軻,送別到易水在宴會上喝酒、吃飯在樂隊上奏很慷慨激揚的歌,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如果沒有最後這兩句詩,荊軻這的人的性格就出不來,所以文學家如何讓一個人的性格表現慷慨淋漓,司馬遷非常懂得。接下來項羽帶著28個人逃跑,跟劉邦的5000人衝殺之後還剩下26個這個純粹是寫文章,那個時候別說別人了,項羽自己有功夫去清點人有27還是28個?在人家的包圍當中還面不改色?當時說有一個將軍追上來,項羽大喝一聲,那個將軍就人馬皆驚,避其幾裏。《三國演義》裏面有一段就是這樣寫的,其實就是模倣項羽。張飛大喝一聲“燕人張醫德在此”嚇得曹操的部下當場斃命,這就是從《史記》學來的。

  人家讓項羽上船,他不願意上,說自己“無顏見江東父老”。杜甫說,“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歸來未可知”。還有李清照的詩是“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實際上寫這個詩是為了罵秦檜、宋高宗這些人。其實各自說各自的話,司馬遷在這個地方前面有幾個字說項王“自度不得脫”,所以28個對5000人,短兵並接作戰,殺個你死我活。我覺得司馬遷這樣寫項羽是有目的的。項羽本來是死了,項羽在垓下之戰,韓信30萬一下子消滅了項羽的10萬,項羽還剩下殘兵敗將幾十個,最後究竟是自殺還是被亂箭死的?還是怎樣的?說不清楚的,因為在亂兵當中。

  但是讓項羽如何死能夠給後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對於描寫項羽這個英雄性格更有利,就寫了大喝一聲讓敵人滾下馬好幾裏,就這樣死了還不行,說明項羽是從容戰爭而死。跟我前陣子看《亮劍》裏面個很感人的場面,騎兵的連長遇到日本人的部隊被打垮了最後剩下10個人,騎兵連連長繼續下命令“騎兵連,衝鋒!”,結果就衝上去跟日本人拼打,最後剩三個人。騎兵連連長又命令“騎兵連,衝鋒!”最後三個人都上,只剩下一個人,最後還說“騎兵連,衝啊”。這個的方法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都是學習項羽那個,這個還沒有涉及到他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

  我最後還說幾句,司馬遷說來了一支小筏,現在有了逃命的方法為什麼不逃嗎?這個不好說,到底有船沒有?是真不想上去還是想上上不去?司馬遷說他不上,因為“無顏見江東父老”,我(項羽)就是要戰死。最後這一點把項羽提高到人生觀了,我不到江東,我的部下死了,我要以我的死殉我的部下,我要以我的死來殉我的事業,來殉曾經支援過我的江東父老,還有殉千百年來喜歡我的讀者。至少給人的感覺上是這樣的,所以司馬遷由於這些原因,項羽不光是英雄失敗的死,他的死成為自覺行為。司馬遷說“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因為有這樣的交待,就使項羽的死“重於泰山”了。這是司馬遷的寫法,他把同情項羽就把項羽寫成這樣,如果司馬遷不是有他自己的這樣的遭遇和身份,要換成一個班固或是別的藝術家等人,就會比較簡單了。項羽在垓下被韓信消滅帶著殘兵敗將逃到江邊戰敗而死,就完了。只有司馬遷能夠把項羽的死寫得這麼精彩。

  關於李廣我就簡單說幾句。

  李廣是表現司馬遷對於李廣的喜愛是充滿感情的。李廣第一個是作戰勇敢、武藝高強,第二個是為官清廉,愛兵如子,說他當了20多年官但沒有什麼財產都把錢花到士兵身上了。最後說李廣這個人帶兵非常寬鬆,從來不搞那些個嚴厲的軍法但是他的士兵作戰勇敢願意為他效力。

  他寫了三個方面,但是司馬遷寫李廣非常感人。寫得使人非常受感動,但是我們仔細地分析一下,司馬遷寫李廣和衛青、霍去病是貶低衛青霍去病提高李廣。寫衛青、霍去病的時候就提高衛青貶低霍去病,對衛青評價高,對霍去病評價低。實事求是講李廣不是一個素質很高的將軍。李廣這個人只是一個小部隊打一個遊擊戰,不能帶像韓信那樣的幾十萬的部隊,他沒有那樣的才能。李廣自己的修養,司馬遷也寫了,比如說有600個羌族人投降的時候他把人家殺了。李廣在戒嚴的時候來到山上去,被警察扣了,最後他找藉口把人家殺了(報復)。李廣專門報私仇,比較不好的品質也有,但是司馬遷突出李廣的優點,比如說他寫的李廣打敗仗全軍覆沒自己當了人家的俘虜,這個失敗夠慘了。但是司馬遷寫得很英雄,怎麼寫得呢?寫他逃跑,他受傷了,匈奴人兩匹馬用繩子搭起了擔架,李廣裝死斜著眼睛發現旁邊匈奴人騎了一個好馬,他躍身而起跳到這個人的馬上將他打下馬去還奪走人家的弓箭,拿著馬鞭抽馬的屁股還用弓箭射後面的追兵就逃跑了。我們就看李廣的“逃跑記”夠英雄,夠“飛將軍”,雖然他是在打敗仗的情況下逃跑的,但是司馬遷喜歡他。

  《史記》裏面寫的李廣天神一樣。他們4000人遇到了匈奴40000人,他們包圍了人家四萬了。他讓他的兒子衝入人家的圈子,東西到頭,再南北再包抄,最後回來的時候還說匈奴很容易對付,就穩定了李廣的情緒。最後他們被包圍的時候,李廣一箭射倆。李廣最好的仗是四千對四萬是平手,最壞的全軍覆沒,還有一回沒有敵人。還有一會他跟衛青一起打仗,他沒有嚮導迷路了,衛青打完了以後找他,說你們走到哪兒去了,李廣覺得自己很委屈不願意跟衛青拌嘴說自己的冤屈,就自殺了。

  李廣跟衛青霍去病一共有四次一塊兒打仗,最後寫了一下當李廣頭一次全軍覆沒的時候,衛青是怎麼打的?衛青帶著一支軍隊一直打到外蒙古的烏蘭巴托,燒了匈奴大本營才回來,這是第一次進宮獲得勝利,李廣是被人家逮住了。

  第二次李廣出兵打仗沒有遇到敵人沒有功也沒過。這一次衛青打通了甘肅走廊。

  第三回是衛青、霍去病出兵打仗,李廣四千對人家四萬,他打得也不錯,但無所謂勝無所謂負。這一次衛青霍去病取得的勝利輝煌,收復了大片地盤。

  第四回是李廣迷路,最後不願意打官司對口供,於是自殺了。這一次衛青是包圍了匈奴的單于,把他差點沒有捉到,把單于打得逃跑了。

  唐詩裏面寫了很多的東西“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這些都是寫衛青這一次非常艱苦的戰鬥。霍去病打到烏蘭巴托的嫣然山在那邊祭天慶祝自己的勝利,還在石頭上刻下(記錄)自己的功德。但李廣卻在這一次迷路最後自殺。李廣四次跟人家一同出去,人家戰爭那麼輝煌,李廣卻是這樣。

  所以我就說司馬遷個人的主觀色彩是很強的,他討厭衛青、霍去病,由於涉及到他反對漢武帝打匈奴的戰爭,作為為漢武帝效力的將軍他也看不慣。當時衛青、霍去病地位很高,比丞相還要高,是國家政策的決策人卻沒有勸說漢武帝不要打仗。對於霍去病司馬遷特別不高興,李廣後來的自殺了,由於跟衛青有些關係,因為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李廣自殺以後,李廣的兒子把衛青打得鼻青臉腫,後來霍去病在一個打獵的過程中把李廣的兒子李敢射死了,漢武帝還包庇霍去病。假說是李敢是被鹿撞死,當時李敢是郎中令相當於部長級幹部,被霍去病射死,漢武帝不追究反而為霍去病打掩護,所以司馬遷對衛青霍去病沒有好感。但是實事求是地說衛青、霍去病真正地為漢武帝打了匈奴的英雄。中國的版圖後來搞這麼大跟衛青、霍去病是有很大關係的。而且霍去病這個人年輕有為,死的時候才20多歲,他打仗的時候才18歲,打勝仗(打敗匈奴)封嫣然山才22歲。對衛青、霍去病這兩個將軍司馬遷對他們太貶低,不夠客觀,應該對於他們兩個人評價很高,應該是屬於中國的名將,應該屬於英雄一類。

  今天下午耽誤大家太多時間了,也來不及提問題了。

  注:本文稿為講座現場文字實錄,未經主講人核稿。

  第37講:韓兆琦《司馬遷與<史記>》
  時間:2008年7月26日15:00--17:30
  地點:珠海圖書館一樓報告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guHistoryAlumni 的頭像
    FguHistoryAlumni

    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系友會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