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藍綠綁架」說來容易、做來困難,否則台灣社會不會被藍綠撕裂成這個樣子,政壇左右光譜也不會狹窄到這種程度。就此而言,綠黨這回推出三位頗受肯定的台北市議員候選人,他們的得票已格外具有指標意義,他們若能當選更將衝擊被藍綠綁架的政治生態。

前台權會會長、擔任過扁政府國策顧問的黃文雄,最近發表了「我為什麼支持綠黨?」專文。這位當年「刺蔣案」主角在文章中強調,他之所以打破國際人權界不公開支持特定政黨的慣例,主要原因是藍綠陣營關懷向度限於國家認同與省籍情結──而且在左右向度上都擠在偏右的一小段,次要原因則是綠黨三位議員候選人都很值得推薦。

 由於主流媒體上看不到台灣綠黨相關訊息,我特別到綠黨網站了解這三位候選人的背景與政見。他們分別是:現任荒野保護協會秘書長的張宏林(大安文山區),荒野這些年的貢獻早有口碑,張宏林延續了一貫的守護原野山林、改造都市叢林基調;台大城鄉所出身的「綠色經濟專家」潘翰聲(松山信義區),他具有投信基金經理人專業,主張運用公司股東會等方式追求社會正義;以及長期反對北投纜車的張聿文(士林北投區),他是現任北投區林泉里里長,也是黃文雄口中「腳踏實地的民主實踐開拓者」。

 我在綠黨徵召社運工作者參選的公開信中發現,綠黨勇於面對過去十年來在歷次選舉中「全軍覆沒」而式微的事實,不放棄與國際綠色運動接軌的努力,並堅持「重質不重量」原則,今年以這三位候選人組成「彩虹連線」,希望形成「進步第三勢力」,推動「無論族群、階級、性別、性傾向、年齡、城鄉、文化、身心障礙與否,都沒有壓迫和宰制的社會」願景,並落實全球綠黨的七項規範性原則:生態智慧、社會正義、參與式民主、非暴力、永續發展、尊重多元、和平與合作。

不少人會覺得綠黨這些主張陳義過高,就算三人全數當選也成不了氣侯,但黃文雄等社運健將的推薦,以及部落格社群出現的支持綠黨串連,其最大意義是再次提醒台北市民乃至台灣社會,選舉不是只有「非藍即綠」的二分法選項,投票行為更不必在「棄保效應」中傷透腦筋,或是在「比爛邏輯」中含淚投票,選民應該在更多元的選項中投下神聖一票。

事實上,只要看看台北市長、市議員選舉最後一週全都繞著「馬宋密會」打轉,就可以知道這場選戰有多麼貧乏與缺乏意義。朝野主帥一個誠信再度破產(陳水扁巧立名目「變相輔選」)、一個只能用笨來形容(馬英九對「馬宋密會」跳到黃河都洗不清);藍綠兩黨一個執政六年多來缺乏改革建樹、一個在野六年多來仍未見改革氣象。說穿了,這種選舉資源與競選策略全都用在鞏固基本盤的「立委/總統大選前哨戰」,只決定政治明星的行情消長、藍綠政治版塊的大小變動,並沒有提出具有多元選擇意義的重要價值,選戰過程自然令人沮喪失望。

所幸,台北市民並非真的毫無選擇。在藍綠橘黃土等各政黨候選人及無黨籍候選人之外,不要忘了,還有綠黨三位市議員候選人可以選擇。這三位候選人的得票多寡,已或多或少成為「不被藍綠綁架」、「不必含淚投票」的重要指標;這三位候選人若能當選,也有機會為首都政壇帶來清新氣象與改革動力,屆時台灣社會被藍綠撕裂的魔咒就會開始鬆動失靈了。

引用:http://editorland.chinatimes.com/ho/archive/2006/12/05/2816.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