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兩晚坐在台下聽忠臣敗將慷慨悲歌,仍令我愴然涕下。想必三世紀前孔尚任寫到此處,國恨錐心,更是淚水與墨水共流吧。

桃花扇上的桃花點點,原來都是鮮血染成。那血,艷紅而奪目,是由李香君貞烈的額角濺出。在象徵的意義上,那血,也是由史可法忠烈的心中飛迸而出,更是由南明慘烈的喉中噴吐而出。孔尚任生的時候,明朝才亡國四年。侯方域死的時候,孔尚任才六歲。明亡的慘痛,對他的上一代人該是切身的感受,對少年孔尚任當然是餘痛未消。他是至聖先師六十四代的後人,對春秋大義當然是刻骨銘心的。以他的才情之茂,豈能放過這一幕悲劇的史鑑題材?於是以民族苦難為背景,用愛情離合來穿針引線,將文苑、青樓、宮廷、沙場、江湖編織成動靜對照、剛柔互補的一幅巨圖,孔尚任完成了他的曠世傑作。桃花扇上的點點鮮紅,也是他一腔心血的象徵。

《桃花扇》取材於歷史而聚焦於愛情,但畢竟是戲曲而不是歷史,為了成全藝術,並不拘泥史實。侯方域是濁世公子,末代名士,文采有餘而風骨不足,難稱英雄,所以也不是主角。《桃花扇》真正的主角,真正撐得起那把名扇的扇骨,當然是李香君。侯方域未能峻拒阮大鋮於前,又不能放棄試場於後,孔尚任捨其晚節不計,寫到國亡就算曲終。這就是藝術,必須四捨五入。科學才保留小數點後的零頭。

《桃花扇》的本事始於秣陵,終於秣陵,順理成章,當然應由南京的江蘇省崑劇院來演出。早在十年前蘇崑就曾演出此劇的改編版。今年三月在北京保利劇院盛大演出的《桃花扇》,由著名話劇導演田沁鑫精心執導,不但保持了孔尚任原著的文本與精神,而且在舞台布景、燈光設計各方面融入了西方當代劇場的新技巧,乃使孔尚任的傑作以新的時空觀念重新為南明的悲劇招魂。

在編劇上,田沁鑫從原劇的四十齣中,選出〈訪翠〉、〈眠香〉、〈卻〉、〈鬧榭〉、〈撫兵〉、〈哭主〉、〈守樓〉、〈罵筵〉、〈誓師〉、〈入道〉、〈餘韻〉等十一齣,更加濃縮為六齣,才能一個晚上在三小時中把戲演完。如此一來,濃縮版的節奏始於靜態,變成動態,又歸於靜態。另一方面,文場的風雅與武場的壯烈,也取得了平衡。

在舞台的布置與照明上,蘇崑也請到韓國、日本與大陸的專業高手來助勢,效果十分動人。傳統的出將入相失之平面、單調。田沁鑫靈活運用亮麗的紅框,經營簡潔的矩形空間,來摹擬亭台樓閣、洞房、兵營、宮殿,不但分割了空間,而且並列了場地,透明之中還呈現了層次。最高明的安排是將仇英所繪的《南都繁會圖》放大,與舞台的三面長牆等高,人物進出都沿圖而行。仇英的長卷展現六百年前南京的繁華,有「明代清明上河圖」之稱。人物在畫前絡繹走過,乃予人迴廊曲折或江湖路遠之感。

江蘇省崑劇院為演出今年濃縮版的《桃花扇》,隔海聘請我擔任文學顧問,我欣然接受。當年我初讀此劇,也在南京,剛進南京大學的前身金陵大學,身在石頭城下,秦淮河邊,對南明亡國之恨,侯郎與香君愛情之苦,感受很深。那時我只是純情的少年,只會耽讀孔尚任的清辭麗句,根本想不到五十多年後竟然有緣,會在北京聆賞崑曲的妙音。我不過是一個崑曲的「讀者」,豈敢忝列演出的顧問?好在我顧曲雖非周郎,在文學上為之從旁鼓吹,來吸引外行如我者之注意,總還可以。何況我生於南京,理應繼承南京文化的這一筆遺產?

三月中旬我果然去了北京,首演的第一夜和第三夜都凝神坐在保利劇院裡,讓一唱三歎的崑腔,悠揚婉轉的絲竹,讓無動不舞的身段,滄桑賦盡的詞采,將我歷史的鄉愁帶去三百年前的故國,神遊於仇英筆底的《南都繁會》。

梁啟超當年在清華演講《中國韻文裡頭所表現的情感》,提到《桃花扇》時,忘情地吟誦左良玉忽接崇禎自縊的急報,所唱的〈哭主〉一段:「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聖子神孫,反不如飄蓬斷梗。十七年憂國如病,呼不應天靈祖靈,調不來親兵救兵。白練無情,送君王一命。」接著又誦史可法在〈沉江〉一齣悲呼的:「撇下俺斷蓬船,丟下俺無家犬。叫天呼地千百遍,歸無路,進又難前。那滾滾雪浪拍天,流不盡湘纍怨。勝黃土,一丈江魚腹寬展。摘脫下袍靴冠冕。累死英雄,到此日,看江山換主,無可留戀。」不知道飲冰室主當年引誦時有沒有流淚,但我少年時初讀這兩段,是流了淚的。半世紀後,那兩晚坐在台下聽忠臣敗將慷慨悲歌,仍令我愴然涕下。想必三世紀前孔尚任寫到此處,國恨錐心,更是淚水與墨水共流吧。

近年大陸有意重振傳統劇藝,崑曲在台灣多次演出,不但安慰了懷古的老耳,即在年輕的耳朵之間,也贏得不少知音,成了崑迷。白先勇奔波於兩岸,鼓吹這種最風流婉轉的戲曲,不遺餘力,更進而策畫青春版的《牡丹亭》在各地演出,十分成功。江蘇省崑劇院推出剛柔兼勝的新版《桃花扇》,在傑出導演田沁鑫別具匠心的安排下,更為崑迷添了眼福。繼三月北京的首演之後,新版《桃花扇》又曾在北京與南京登台;今年秋天還要去韓國,參加「中日韓戲劇節」,明年初更將在香港上演,並遠征瑞士。

《古詩十九首》有句云:「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那樣貼心而又饜耳的崑曲,應該成為我們文化生活的現金,而非深鎖博物館裡的古幣。杜甫詩云:「絳脣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願張寄青芬芳長傳,願胡錦芳、石小梅的絳脣珠袖永不寂寞。我期待更多的知音,更熱烈的崑迷。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301+112006082200516,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