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家都不會想到,美國最有權力的人不是布希,也不是錢尼,而是今年四十九歲的錢尼的幕僚長艾丁頓(David Addington)。

九一一事件最大的受益人和得利者是布希和錢尼團隊。這個團隊利用九一一,顛覆了二百多年美國總統和副總統的統治模式,布錢團隊變成美國歷史上最有權勢的總統、副總統。他們把白宮變成一座美國的克里姆林宮,連美國憲法、國際公法和日內瓦公約都當成廢紙,他們的藉口只有兩個字─反恐。

布、錢二人的頭腦和智慧並沒有想到利用九一一把白宮構築成美國有史以來最有權勢的行政中心,完全是艾丁頓一個人出的點子。由於艾丁頓絕不在媒體曝光、絕不接受訪問和拍照,也不發表公開演講。本身又極端謹小慎微,防東防西,即使人在辦公室,門都隨時上鎖。眼睛銳利的少數華府觀察家稱他是白宮「隱藏的權力」(Hidden Power)。

艾丁頓生長於一個保守的天主教軍人家庭,父親出身於西點軍校,准將退伍。艾丁頓在馬利蘭州安那波利斯海軍官校讀了一年即自動退學,後來就讀喬治城大學,以最優成績(summa cum laude)畢業。一九八一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杜克大學法學院後,在即投效中央情報局,不是做特工而是當律師。他的主要工作是:如何減少國會干擾中情局蒐集情報。

有次他到國會出席調查中情局在中美洲活動的聽證會,參議員同向中情局長凱西提出尖銳問題,有人聽到艾丁頓口出惡言,輕聲罵那位參議員:asshole(這是美國最流行的粗話之一,也是布希的口頭禪,字義雖係屁眼,其實是罵人笨蛋、飯桶、討厭)。

一九八六年國會調查雷根政府秘密出清軍火給伊朗再把所得款項非法接濟尼加拉瓜右翼叛軍事件(即所謂Iran-Contra醜聞),艾丁頓就在那個時候認識來自懷俄明州的共和黨右翼眾議員錢尼。錢尼以前做過福特總統的幕僚長,他很欣賞艾丁頓的法律見解。一九八九年老布希任命錢尼為國防部長,他馬上聘艾丁頓當特別助理,不久升為五角大廈首席法律顧問。

艾丁頓與錢尼二十年形同父子的「革命感情」,使艾丁頓成為「錢尼的守門人」、「錢尼的經紀人」,也有人說他是「錢尼的錢尼」、「錢尼的打手」。錢尼出任副總統時,艾丁頓負責交接工作,他那時就想把副總統辦公室和總統辦公室(俗稱橢圓辦公室)合併成單一的「最高執行辦公室」。

艾丁頓雖未完全達到目的,但他至少大大強化了副總統的權力,每一份有關國安問題的文件都必須經過副總統辦公室。錢尼自己也說,副總統的職責就是要成為總統的首席執行官。錢尼變成有史以來權力最大的副總統,而布希對華府權力政治和白宮運作的不熟悉,更加大了錢尼的權勢。

錢尼上台後,艾丁頓出任他的法律顧問,而由李比(Lewis Libby)為幕僚長。李比因洩密案下台後,艾氏始轉任幕僚長。艾氏經常負責主持白宮法律會議,他雖然有很好的法學素養和法律訓練,但他實際上是個權力狂,而且是個蔑視憲法、踐踏法律的權力狂。

九一一是個轉捩點,他要使他所侍候的兩個主子都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他所領軍的律師團建議布、錢:美國可以在海外設立秘密監獄關押回教恐怖嫌犯;美國可以在古巴關他那摩灣海軍基地設置拘留中心無限期扣留七百多名所謂回教「敵人戰鬥員」;美國軍方和特工可以使用酷刑拷打被拘回教恐怖嫌犯而不會違反日內瓦公約和國際公法,也不會觸犯美國法律。

最重要的是,艾丁頓不僅為布、錢團隊提供作踐人權、為所欲為的所謂法律基礎(艾氏最得力的助手是一個叫John Yoo的韓裔法學家,此人現任教柏克萊加州大學法學院);他把布、錢的外交和軍事戰略從報復和懲罰轉變為先發制人和全面預防。

艾丁頓也是個極會玩權術的人,他召開白宮的一些重要會議,刻意避開前國務卿鮑爾、國安顧問萊斯。艾氏說他口袋隨時都有一本美國憲法,但他不尊重憲法是出名的。在國務卿任內飽受欺負的鮑爾不止一次地說:「艾丁頓完全不顧憲法!」但鮑爾、萊斯和其他人都玩不過艾丁頓。七月三日出版的〈紐約客〉雜誌即登了一幅艾丁頓把憲法放進碎紙機銷毀,布、錢二人在旁邊偷笑的漫畫。

艾丁頓成長於後水門時代及後越戰時代,他深受保守思想與右翼環境的薰陶,他慨歎美國總統的權力因水門事件和越戰戰敗而式微;他也常和錢尼一起抱怨國會權力膨脹才迫使尼克森下台並使美國輸了越戰。他和錢尼一起發誓要重振白宮擁有最高行政權力的雄風。

九一一使艾丁頓獲得製造布錢無上權力的機會,而使他成為白宮「隱藏的權力」,但也使布錢團隊變成美國歷史上少見的跋扈政府,並使這個政府在世界各地普遭白眼。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4+112006082200071,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guHistoryAlumni 的頭像
    FguHistoryAlumni

    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系友會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