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台灣散文家侯榕生,曾經寫過懷念北京城牆的好文章。其中有一段敘述她重訪童年故地,景物依稀,最重要的地標:城牆,卻遍尋不見。她當場嚎啕大哭:我的城牆呢?

我小時候在北京宣武門內大街住過,下學之後通常從家裡走到宣武門,摸一下城牆再回來。宣武門內外好玩的地方很多:小攤販、茶館兒、菜市場等,唯有那城外的臭水溝令人不敢接近。多少年後再回到北京,全市的城牆都不見了,牌樓、城門樓子也一律拆得光光,只剩下前門和德勝門。

聽人說那個年月講政治掛帥、不破不立、除四舊。結果是破得挺痛快,卻立不起什麼像樣的東西來。一九五○年代北京的城牆存亡與否,確實經過了一場爭辯。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據理力爭,城牆但拆不妨,希望能保留各個城門。梁思成曾繪製設計圖,把大城門略加改建,植起樹來,建造休閒設施,變成市民公園,計畫上呈周總理。次年梁思成受邀上了天安門慶祝十一,與最高領袖站在一起。毛先生指點江山,說日後他希望從天安門一眼望去,滿眼見到的是煙囪林立,因為那才叫工業化。梁思成一聽涼了半截。

有關北京城門和城牆被毀的文字記載不多,曾閱讀到一篇拆西直門的報導。在刨開甕城的過程中,有人發現了一塊磚,上面寫著:「洪武十一年」。乖乖,上溯到朱元璋時代,手中握著六七百多年前的歷史文物,豈不使人有渾身觸電的感覺?幸而有人通知文物單位,派人來攝影留念。然後把破磚一丟,繼續施工,什麼朱元璋、明成祖,一律歸為廢土。

可見「去中國化」並非台灣的專利。

五十多年前林徽因女士就提出警告,現在不顧一切的毀壞古建築,有朝一日覺醒過來想恢復昔日面貌,想盡辦法去造假骨董,就辦不到了。

不幸而言中。城牆、城門、各牌樓早就滅絕殆盡,只能在老照片中懷舊一番。北京的傳統四合院如今也成了鳳毛麟角,在市內幾乎找不到一套像樣的。有洋人偏愛四合院,不惜出重金買下,裝上現代化設備,住起來十分愜意。房地產商腦筋快,在郊區仿造了許多建築號稱是傳統四合院,以高價賣出。卻有周敦頤〈愛蓮說〉中的「境界」,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名為千年古都,如今已經給毀到沒有太多的歷史遺跡可尋,全城只剩下故宮碩果僅存。北京市被二環四環五環六環等高速公路給團團圍住,人人在公路上走跑馬燈,活似大籠子裡的天竺鼠。王府井地區蓋了一大堆不中不西的建築,美其名曰「東方廣場」,一言以蔽之:醜怪。

不珍惜不尊重自己傳統的民族,一旦成為世界的強國會怎麼樣呢?有人高喊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那可使不得,照這種拆城牆的幹法,能把全世界的古文明都毀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