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是一個很錯亂的地方。尤其是腦袋。余光中與杜正勝對文言文的互批,實在是最奇怪的公案。

要發揚「本土文化」的杜老大,卻反對文言文。這表面上看起來有點對,因為中文,而且是古文,簡直罪不可赦。但仔細一想,台灣話本就是閩南話,而閩南話是中原最古老的語言之一。根據考證,它是在「五胡亂華」後,東晉滅亡,北方漢人只能南遷入閩。這一批人帶來上古漢語,變成閩南語的基礎。地點,就在泉州附近。其語音,其實就是現在的鹿港腔。

第二次漢族大量入閩,是在西元六六九年,唐高宗時期,因當地「蠻獠作亂」,朝廷派河南光州人陳政去平亂。他兄弟二人帶了本鄉族人五十八姓一起相助,平亂後奉命「世鎮漳州」,落地生根。閩南方言有新的發展。唐朝末年,河南光州人王潮和他弟弟乘亂起兵,占據福建,後來據地稱王。他們給閩南帶來中州話,整個語言系統逐漸改變。但隨後的年歲裡,閩南地處大陸邊陲,地形封鎖,形成自己的語言系統,而與其它地方殊異。但它是最接近唐朝的古音,則是可以確定的。

但現在的「國語」就不一樣了。它是清朝統治中國後所發展起來的北京官話,它代表了滿族的文化與發音系統,與傳統中原音韻不同。而白話文,則是在北京官話的基礎上所建立起來的。它當然的,不能代表中原傳統音韻。

所以,閩南語中有許多古字,是白話文所沒有的。如「白皙皙」(記得那個洗衣粉廣告嗎?)是古語。李白詩:「吳兒多白皙,好為蕩舟劇」,就是典型。又如《二刻拍案驚奇》寫著:「有的不帶錢在身邊,老大懊悔,急忙取了錢轉來。」是典型閩南語。再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寫道:「除了呵外國人的卵脬,便是拍大人先生的馬屁。」「卵脬」,就是陳唐山說的LP。這一句,可以送給現在的官員。如果還不夠,再補一句:「未有新婦瀾若流,有了新婦目屎流」意思是未娶老婆之前拚命流口水,娶了老婆,被管得很慘,只有流眼淚。

至於布袋戲、歌仔戲中的詩歌與口白,就更多文言文了。這樣夠清楚了嗎?要支持台灣話、本土化,就該學習古詩古文,才是原汁原味的台灣話。要去中國化,該去的是北京話,也就是白話文。如果按照「台灣政治正確」,所有課本都該取消白話文,回歸文言文。

但天下事就這麼錯亂。余光中支持的是古文,要搞「去中國化」的杜正勝卻反古文。而反古文,就是反台灣古話,杜正勝難道沒搞懂嗎?

語言本來就是隨著社會演進而不斷前進的,而且它的文化血脈無法割斷,永遠延續。不要在語言中搞政治了。不然要搞之前,也先讀一點書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guHistoryAlumni 的頭像
    FguHistoryAlumni

    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系友會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