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漢文(以作者姓氏的漢語拼音為序)
包弼德(Peter Bol)《美國宋代研究近況》,《新史學》第6卷第3期,1995年,185-205頁。
包弼德(Peter Bol)《唐宋變遷重探》,《歷史的饋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此文、此書均未得拜讀。
包弼德(Peter Bol)撰、劉寕譯《唐宋轉型的反思——以思想的變化為主》,劉東主編《中國學術》第1卷第3期,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63-87頁。
包偉民編《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1900-2000)》,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包偉民《走向自覺: 關於深入拓展中國古代制度史研究的幾個問題(代前言)》,包偉民主編《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1900-2000)》。
陳慈玉《案牘研究與田野調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2期,2003年12月。
本文第23-25頁論及橘樸批判內藤湖南的《支那論》、《新支那論》。
陳瑋芬《自我的客體化與普遍化——近代日本的“東洋”論及隱匿其中的“西洋”與“支那”》,《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8期,2001年,367-420頁。
陳瑋芬《“天道”、“天命”、“王道”概念在近代日本的繼承和轉化——兼論中日帝王的神聖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3期,2003年,235- 262頁。
戴建國《宋代法制史初探》,哈爾濱: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戴建國教授發現宋天聖七年(1029)修成的《天聖令》殘卷,對唐宋令典研究有大貢獻,參看所撰《天一閣藏明抄本〈官品令〉考》,《歷史研究》1999年第3期。方健對《宋代法制史初探》寫有書評,《中國學術》2002年第3期,333-335頁。
戴建國《“主仆名分”與宋代奴婢的法律地位——唐宋變革時期階級結構研究之一》,《歷史研究》2004年第4期,55-73頁。
鄧小南《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代官僚政治制度史研究為例的點滴思考》,初刊於《浙江學刊》2003年第3期,再收入包偉民主編《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1900-2000)》。
傅斯年《中國歷史分期之研究》,初刊於1918年4月17-23日《北京大學日刊》,收入《傅斯年全集》第3冊,臺北: 聯經,1980年; 再收入雷頤點校傅斯年史學文輯《史學方法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52-60頁。
高明士《唐宋間歷史變革之時代性質的論戰》,《大陸雜誌》第52卷第2期,1976年,收於同氏《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修訂四版,1996年,104-116頁。
高明士《中國“古代”下限的時代區分論戰》,《大陸雜誌》第52卷第2、3期,1976年,收於同氏《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48-103頁。
高明士《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臺北:明文書局,初版,1982年;增訂二版,1987年;修訂四版,1996年。
葛金芳《唐宋變革期研究》,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此書尚未得拜讀。
宮崎市定撰、姜鎮慶譯《內藤湖南與漢學》(內藤湖南とシナ學),《中國史研究動態》1981年第2期。
宮崎市定撰、黃約瑟譯《東洋的近世》,劉俊文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1卷《通論》,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53-241頁。
宮澤知之撰、游彪摘譯《唐宋社會變革論》,譯自谷川道雄編《戰後日本の中國史論爭》第五章,《中國史研究動態》1999年第6期。
谷川道雄撰、高明士譯《中國史時代區分問題——由現在的情況來省察》,初刊於《大陸雜誌》第73卷5期,1986年;再收於高明士《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117-138頁。
谷川道雄《試論中國古代社會的基本構造》,張國剛主編《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4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谷川道雄著、馬彪譯《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郭恩秀《八〇年代以來宋代宗族史中文論著研究回顧》,《新史學》第16卷第1期,2005年。
胡如雷《唐宋之際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革》,《史學月刊》1960年第7期。收於胡氏《隋唐五代社會經濟史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胡志宏《西方中國古代史研究導論》,鄭州:大象出版社,2002年。
胡志宏《19、20世紀歐洲中國史研究的幾個主題》,《國際漢學》第8輯,2003年。
黃俊傑《二十世紀初期日本漢學家眼睛中的文化中國與現實中國》,張寶三、楊儒賓編《日本漢學研究初探》,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278-321頁。
雷海宗《斷代問題與中國史的分期》,原刊清華大學《社會科學》第2卷第1期,1936年;再刊於雷海宗《伯倫史學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32-158頁。此文經作者改名《中國文化的兩周》,收於1938年刊行的《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重刊版,131-167頁。
李華瑞《20世紀中日“唐宋變革”觀研究述評》,《史學理論研究》2003年第4期。
連清吉《從螺旋史觀看中日文化的發展》,臺北:學生書局,2002年。
連清吉《日本近代的文化史學家:內藤湖南》,臺北:學生書局,2004年。
劉萍《津田左右吉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劉嶽兵《日本近代儒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羅禕楠《模式及其變遷——史學史視野中的唐宋變革問題》,《中國文化研究》2003年夏之卷。
筆者拜讀的是網上文本。
牟發松《內藤湖南和陳寅恪的“六朝隋唐論”試析》,《史學理論研究》2002年第3期。
內藤湖南撰、黃約瑟譯《概括的唐宋時代觀》,劉俊文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1卷《通論》,10-18頁。
內藤湖南著、儲元熹、卞鐵堅譯《日本文化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內藤湖南著、夏應元選編並監譯《中國史通論——內藤湖南博士中國史學著作選譯》上、下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上冊內容:《中國上古史》,夏應元、劉文柱、徐世虹、鄭顯文譯;《中國中古的文化》,徐建新譯;《中國近世史》,夏應元、劉文柱譯。
下冊內容:《清朝史通論》,錢婉約譯;《清朝衰亡論》,錢婉約譯;附錄1張健譯,附錄2夏應元譯。
平田茂樹《日本宋代政治史研究述評》,包偉民主編《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1900-2000)》。
前田直典《古代東亞的終結》,劉俊文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1卷《通論》,135-151頁。
錢婉約《內藤湖南的中國行——“內藤湖南與中國”初論》,馮天瑜主編《人文論叢》1998年卷,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年。
錢婉約《內藤湖南及其內藤史學》,《日本學刊》1999年第3期。
錢婉約《內藤湖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邱添生《論唐宋變革期的歷史意義——以政治、社會、經濟之演變為中心》,《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7期,1979年。
譚汝謙《內藤湖南的中日關係論》,中國中日關係史研究會編《日本的中國移民》,北京:三聯書店,1987年。
此文、此書未得拜讀。
王汎森《“思想資源”與“概念工具”——戊戌前後的幾種日本因素》,氏著《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181-194頁;另簡體字版,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王汎森《晚清的政治概念與“新史學”》,同上書,195-220頁。
武漢大學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編《中國前近代史理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吳雅婷《回顧一九八〇年以來宋代的基層社會研究——中文論著的討論》,中國史學會編集《中國史學》第11號,2002年。
吳宗國《試論中國中古社會變遷》,張國剛主編《中國中古史論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
惜此文未得拜讀。
吳宗國《漢唐明比較——兼論中國古代秦以後的社會變遷》,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10卷(創刊十周年紀念專號),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57-171頁。
夏應元《內藤湖南的中國史研究》,《中國史研究動態》1981年第2期,1-16頁。
嚴紹璗《日本中國學史》第1卷,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宇都宮清吉《東洋中世史的領域》,劉俊文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1卷《通論》,122-134頁。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允晨文化事業公司,2003年;(簡體字版)北京:三聯,2004年。
曾瑞龍、趙雨樂《唐宋軍政變革史研究述評》,包偉民主編《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1900-2000)》。
張其凡《關於“唐宋變革期”學說的介紹與思考》,《暨南學報》第23卷第1期,2001年,124-131頁。
張思《日本學者對中國社會形態問題的思考》,張國剛主編《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3卷,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周一良《日本內藤湖南先生在中國史學上之貢獻》,《史學年報》第2卷第1期,1934年,155-167頁。
周一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序言》,劉俊文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1卷《通論》,1-9頁。
周予同《五十年來中國之新史學》,原刊於《學林》第4期,1941年;再收於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增訂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513-573頁。
朱海《中國三至九世紀歷史發展暨唐宋社會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2005年第7期,20-22頁。
足立啟二《歷史發展的諸種類型與中國專制國家》,《中國前近代史理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7年,197-217頁。
日文(以作者姓名假名為序)
青江舜二郎《龍星の星座——內藤湖南のアジア的生涯》,東京:朝日新聞社,1966年;中公文庫,1970年。
足立啟二《封建制と中國の專制國家》,《歷史評論》第464號,1988年,89-93頁。
足立啟二《專制國家史論——中國史から世界史へ》,東京:柏書房,1998年。
朝尾直弘《日本とはなにか》,朝尾直弘編《日本の近世》第1卷《世界史のなかの近世》,東京:中央公論社,1991年,7-52頁。
池田溫《中國古代籍帳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79年。
池田溫《中國禮法と日本律令制》,東京:東方書店,1992年。
池田溫《日本の唐史研究——近年の動向》,中國史學會編集《中國史學》第2號(魏晉隋唐專號),1992年。
池田溫編《世界歷史大系•中國史》2《三國~唐》,東京:山川出版社,1996年。
池田溫《唐宋變革期》,池田溫編《世界歷史大系•中國史》2《三國~唐》,〈補說36〉,513-515頁。
池田誠《唐宋の變革をどう展開するか》,《東洋史研究》第13卷第3號,1954年。
池田誠《內藤史學にかんする私論》,《內藤湖南全集月報》11,東京:筑摩書房;《內藤湖南全集》第5卷附錄,1972年,1- 5頁。
石母田正《中世成立史の二三の問題》,歷史學研究會編《日本社會の史的究明》,青木書店,1949年;《石母田正著作集》第6卷,東京:岩波書店,1989年,補錄。
石母田正《中世國家について》,氏著《古代末期政治史序說》,未來社,1964年;《石母田正著作集》第8卷《古代法と中世法》,東京:岩波書店,1989年。
石母田正《專制國家の二、三問題について(要旨)——最近の中國古代史研究に關連して》,《歷史學研究》第255號,1961年;《石母田正著作集》第13卷《歷史學の方法》,東京:岩波書店,1989年,273-278頁。
宇都宮清吉《東洋中世史の領域》,《東光》第2號,1947年11月,24-32頁;1954年訂正本,收於氏著《漢代社會經濟史研究》,京都:弘文堂,1955年。漢譯文見劉俊文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1卷《通論》。
江上波夫編《東洋學の系譜》第1集,東京:大修館書店,1992年;第2集,1994年。
大久保利謙《日本近代史学の成立》,《大久保利謙歷史著作集》第7卷,東京:吉川弘文館,1988年。
大谷敏夫《内藤史学における中國文化的アイデンティティ》,先刊於《他文化を受容するアジア》,和泉书院,2000年,再收於氏著《清代の政治と文化》,京都:朋友书店,2002年,編為第三部第一章。
大谷敏夫《湖南の中國文化论と政治论》,先刊於内藤湖南研究会編《内藤湖南の世界——アジア再生の思想》,名古屋: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2001年;再收於氏著《清代の政治と文化》,編為第三部第二章。
大澤正昭《唐末、五代政治史研究への一視點》,《東洋史研究》第31卷第4號,1973年。
大澤正昭《唐宋變革時期農業社會史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6年。
小川環樹《內藤湖南の學問とその生涯》,小川環樹責任編集《內藤湖南》(日本の名著41),東京:中央公論社,1971年。
小竹文夫《支那史の時代區分——現代支那の意義》,《支那研究》第44號,1937年,19-34頁。
貝塚茂樹《內藤湖南——開化した國民主義者》,《日本の思想家》第3卷,朝日新聞社,1975年。
貝塚茂樹《內藤史學の本質》,《內藤湖南全集月報》5,東京:筑摩書房;《內藤湖南全集》第7卷附錄,1970年,1- 4頁。
家賀榮治《內藤湖南の〈支那論〉について——その學問の基底的性格に觸れて》,家賀榮治《內藤湖南ノ─ト》,東方書店,1987年。
加藤繁《支那經濟史概說》,京都:弘文堂,1944年。
加藤繁《支那經濟史考證》上、下,東京:東洋文庫,1952年。
岸本美緒《時代區分論》,《岩波講座•世界歷史》1《世界史へのアプロ─チ》,東京:岩波書店,1998年,15-36頁。
五井直弘《近代日本と東洋史學》,東京:青木書店,1976年。
小林義廣《內藤湖南の中國近世論と人物論》,内藤湖南研究会編《内藤湖南の世界——アジア再生の思想》,305-326頁。
近藤一成《宋代士大夫政治の特色》,《岩波講座•世界歷史》9《中華の分裂と再生》,東京:岩波書店,1999年,305-326頁。
本文第1節標題為《問題之所在》,扼要介紹與宋代士大夫政治有關的《唐宋變革論現況》及《美國研究宋代史的新進展和本稿的課題》。
佐竹靖彥《唐宋變革の地域的研究》,京都:同朋舍,1990年。
收錄1966年至1987年已刊論文十二篇及新撰未刊文章兩篇。
佐竹靖彥等合編《宋元時代史の基本問題》,東京:汲古書院,1996年。
佐竹靖彥執筆所寫的本書《總說》,論述日本宋元學界研究的課題。
斯波義信《北宋の社會經濟》,見池田温編《世界歷史大系•中國史》2《三國~唐》。
島居一康《宋代稅政史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3年。
鈴木俊、西嶋定生編《中國史の時代區分》,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57年。
周藤吉之《宋元時代の佃戶について》,《史學雜誌》第44卷第10、11號,1933年。
周藤吉之《中國土地制度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54年初版,1965年再版。
周藤吉之《唐宋社會經濟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5年。
妹尾達彥《中華の分裂と再生》,《岩波講座•世界歷史》9《中華の分裂と再生》,3-82頁。
前言,一、多样性の出現 三~五世紀,二、普遍の創造 六~八世紀,三、國有の形成九~十三世紀,結語。
橘樸《社會改革思想に關する考察支那はどうなるか:内藤虎次郎氏の新支那論を讀む》,《满蒙》(Man Mō)V,Sept. 1925,再收於《支那思想研究》,東京:日本評論社,1939年。
谷川道雄《中國史の時代區分問題をめぐって——現時點からの省察》,《史林》第68卷第6號,1985年。
此文有高明士氏漢譯,見以上漢文參考書目高氏名下。
谷川道雄《日本における魏晉南北朝史研究の回顧》,中國史學會編集《中國史學》第2號(魏晉隋唐專號),1992年。
谷川道雄編著《戰後日本の中國史論爭》,名古屋: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1993年。
谷川道雄《中國史上の古代と中世——内藤湖南ヘの回歸》,《古代文化》第45號,古代学協會,1993年。
谷川道雄《内藤湖南と中國基層社會》,《史林》第83卷第2號,2000年1月。
谷川道雄《内藤湖南の世界─アジア再生の思想•序说》,内藤湖南研究会編《内藤湖南の世界——アジア再生の思想》,15-34頁。
歸納內藤湖南的思維構造的三方面:(一)歷史和現代、(二)中國和日本、(三)世界的未來圖和東洋文化。
谷川道雄《戰後の內藤湖南批判について——增淵龍夫の場合》,内藤湖南研究会編《内藤湖南の世界——アジア再生の思想》,364-391頁。
千葉三郎《內藤湖南とその時代》,東京:國書刊行會,1986年。
中國史研究會編《中國史像の再構成——國家と農民》,文理閣,1983年。
中國史研究會編《中國專制國家と社會統合——中國史像の再構成》II,文理閣,1990年。
寺地遵《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廣島:溪水社,1988年。
寺地遵《日本における宋代史研究の基調》,中國史學會編集《中國史學》第1號(宋元專號),1991年。
礪波護《今なぜ内藤湖南か》,《湖南》第17號,1997年;再收於《京洛の学風》,中央公论新社,2001年,188頁。
礪波護、藤井讓治編《京大東洋学の百年》,京都:京都大学学術出版会,2002年。
神田喜一郎、內藤乾吉編集《內藤湖南全集》1-14卷,東京:築摩書房,1969 - 1976年。
內藤湖南《清朝衰亡論》,京都:京都大學以文會出版,東京:弘道館發行,1912年3月;收於《內藤湖南全集》第5卷,1976年。錢婉約譯,見夏應元選編並監譯《中國史通論——內藤湖南博士中國史學著作選譯》下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663-749頁。
內藤湖南《支那論》,東京:文會堂,1914年3月;收於《內藤湖南全集》第5卷,1976年。
內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時代觀》,初刊於《歷史與地理》第9卷第5號(唐宋時代研究號),1922年5月;收於《內藤湖南全集》第8卷中之《東洋文化史研究》,1969年,111-119頁。漢譯文見劉俊文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1卷《通論》,10-18頁。
內藤湖南《新支那論》,東京:博文堂,1924年9月;收於《內藤湖南全集》第5卷,1976年。
內藤湖南《日本文化史研究》,京都:弘文堂,1924年9月;收於《內藤湖南全集》第9卷,1969年。儲元熹、卞鐵堅譯,《日本文化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內藤湖南《近代支那の文化生活》(1928年7月東亞同文會講演會講演),《支那》第19卷,收於《內藤湖南全集》第8卷中之《東洋文化史研究》,1969年,120-139頁。
內藤湖南《東洋文化史研究》,京都:弘文堂,1936年4月;收於《內藤湖南全集》第8卷,1969年。
內藤湖南《清朝史通論》,京都:弘文堂,1944年3月;收於《內藤湖南全集》第8卷,1969年。錢婉約譯,見《中國史通論——內藤湖南博士中國史學著作選譯》下冊,485-661頁。參看阪野正高《內藤虎次郎:清朝史通論》,《國家學會雜誌》60.1,1946年1月,52-59頁。
內藤湖南《支那上古史》,京都:弘文堂,1944年5月;收於《內藤湖南全集》第10卷,1969年,1976年。夏應元、劉文柱、徐世虹、鄭顯文譯,《中國史通論——內藤湖南博士中國史學著作選譯》上冊,1-224頁。
內藤湖南《支那近世史》,京都:弘文堂,1947年4月;收於《內藤湖南全集》第10卷,1969年,1976年。夏應元、劉文柱譯,見《中國史通論——內藤湖南博士中國史學著作選譯》上冊,313-482頁。
內藤湖南《支那中古の文化》,京都:弘文堂,1947年5月;收於《內藤湖南全集》第10卷,1969年,1976年。徐建新譯,見《中國史通論——內藤湖南博士中國史學著作選譯》上冊,227-311頁。
内藤湖南研究会《内藤湖南の世界——アジア再生の思想》,名古屋: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 2001年。
內藤戊申《東洋史の時代區分——學說史の展望》,《愛知大學文學論叢》IX,1954年,81-108頁。
內容為:緒論;一、中國近人の時代區分論;二、京都派の人人。又,內藤戊申續篇刊於《愛知大學文學論叢》XI,1955年,內容當是:三、歷研派の人人。很遺憾,續篇未得寓目。
內藤戊申《中國史の時代區分論展望:日本人の古代區分》,《史林》第41卷第1號,1958年,64-74頁。
中村哲《奴隸制•農奴制理論》,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77年。
中村哲《中國前近代史理論の再構成》,中村哲編《東アジア專制國家と社會經濟》,東京:青木書店,1993年,15-50頁。
仁井田陞《中國法制史研究:奴隸農奴法•家族村落法》,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62年,1980年補訂版。
西嶋定生《中國古代社會の構造的特質に關する問題點——中國史の時代區分論爭に寄せて》,鈴木俊、西嶋定生編《中國史の時代區分》,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57年。
西嶋定生《中國古代帝國の形成と構造》,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1年。
西嶋定生《中國經濟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6年。
西嶋定生《中國古代國家と東アジア世界》,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3年。
丹羽正義《歷史學概論》,中外出版株式會社,1923年。
此書未得寓目。
丹羽正義《先生を懷ふ》,《支那學》第7卷第3號(內藤先生追悼錄),1934年7月,41-43頁。
丹羽正義《內藤先生》,《內藤湖南全集月報》4,東京:築摩書房;《內藤湖南全集》第11卷附錄,1969年,1- 4頁。
野原四郎《內藤湖南〈支那論〉批判》,《中國評論》第1卷第4號,1946年,35-42頁;收於《アジアの歷史と思想》,東京:弘文堂,1966年。
狹間直樹編《西洋近代文明と中華世界》,京都:京都大学学術出版会,2001年。
濱口重國《唐王朝の賤人制度》,京都:京都大學東洋史研究會,1966年。
福原啟郎《內藤湖南の中世貴族成立の論理——〈支那中古の文化〉の分析を通して》,内藤湖南研究会編《内藤湖南の世界——アジア再生の思想》,277-304頁。
堀敏一《東アジア世界の形成(II)——總說》,《岩波講座•世界歷史》第5卷,岩波書店,1970年。
堀敏一《均田制の研究——中國古代國家土地政策土地所有制》,東京:岩波書店,1975年,2002年。
堀敏一《時代區分の課題特輯•前言》,《古代文化》48.2(特輯:今日の時代區分の課題),1996年2月號。
堀敏一《唐末五代變革期の政治と經濟》,東京:汲古書院,2002年。
郝春文《書評》,《唐研究》第9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542-548頁。
馬彪《“內藤史學”と清朝の史論“大勢論”について》,内藤湖南研究会編《内藤湖南の世界——アジア再生の思想》,327-361頁。
前田直典《東アジアに於ける古代の終結》,《歷史》I.4,1948年,19-31頁;收於鈴木俊、西嶋定生編《中國史の時代區分》,再收於前田直典《元朝史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73年。漢譯文見劉俊文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1卷《通論》,135-151頁。
增淵龍夫《歷史意識と國際感覺——日本の近代史学史における中國と日本》,《思想》 464,1963年,1-18頁;收於增淵氏《歷史家の同時代史的考察について》,東京:岩波書店,1983年。
增淵龍夫《日本の近代史学史における中國と日本(II)——内藤湖南の場合》,《思想》468,1963年,863-876頁;收於增淵氏《歷史家の同時代史的考察について》。
增淵龍夫《歷史家の同時代史的考察について——再び内藤湖南の場合》,《成城大学經濟学部創立三十周年紀念論文集》,1980年;收於增淵氏《歷史家の同時代史的考察について》。
增淵龍夫《歷史家の同時代史的考察について》,東京:岩波书店,1983年。
增淵龍夫《日本の近代史学史における中國と日本——津田左右吉と内藤湖南》,東京:《リキエスタ》の會,2001年。
丸橋充拓《“唐宋變革”史の近況から》,中國史學會編集《中國史學》第11號,2001年,149-169頁。
三田村泰助《內藤湖南》(中公新書278),東京:中央公論社,1972年。
宮崎市定《東洋的近世》,教育タイムス社,1950年;再刊於《アジア論考》上卷,朝日新聞社,1976年;又刊於《宮崎市定全集》第2卷,岩波書店,1992年;又收於《東洋における素樸主義の民族と文明主義の社會》(東洋文庫508),東京:平凡社,1989年,179-321頁;又收於礪波護編《東洋的近世》(中公文庫705),東京:中央公論社,1999年,7-142頁。漢譯文見劉俊文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1卷《通論》,153-241頁。
宮崎市定《宋代以後の土地所有形体》,《東洋史研究》第12卷第2號,1952年。收於《宮崎市定全集》第11卷,岩波書店,1992年;又收於礪波護編《東洋的近世》,170-219頁。
宮崎市定《內藤史學の真價》,《內藤湖南全集月報》3,東京:筑摩書房,《內藤湖南全集》第8卷附錄,1969年,5- 8頁。
宮崎市定《獨創的な支那學者內藤湖南博士》,宮崎氏《中國に學ぶ》,東京:朝日新聞社,1971年。
宮崎市定《部曲から佃戶へ——唐宋間社會變革の一面(上)、(下)》,《東洋史研究》第29卷第4號,1971年3月;第30卷第1號,1971年6月。收於《宮崎市定全集》第11卷,岩波書店,1992年。
宮崎市定《自跋集——東洋史學七十年》,東京:岩波書店,1996年。
1991年10月至1994年2月,岩波書店刊行佐伯富、島田虔次、岩見宏、礪波護編集的《宮崎市定全集》(全24卷,別集1卷)。宮崎氏時已年逾九十,為自己的《全集》每一卷寫了跋文,本書即由彙編這些跋文,插補照片三十餘幀,並附以詳細的人名索引而成。關於本書的介紹,見礪波護先生附於書後的《解說》。
宮澤知之《中國專制國家財政の展開》,《岩波講座•世界歷史》9《中華の分裂と再生》,1996年,287-304頁。
宮澤知之《宋代中國の國家と經濟——財政•市場•貨幣》,創文社,1998年。
柳田節子《宋代佃戶制の再檢討》,《歷史學研究》第395號,1973年。
柳田節子《宮崎史學と近世論》,《近代日本における歷史學の發達》上卷,1976年。
柳田節子《書評:中國史研究會編〈中國史像の再構成〉》,《東洋史研究》第43卷第2號,1984年。
山內昌之《世界史と日本史の可能性——近代日本人の見た歷史のリアリティ[reality]》,《岩波講座•世界歷史》1《世界史へのアプロ─チ》,55-81頁。
吉川幸次郎《東洋學の創始者たち》,東京:講談社,1976年。
葭森健介《中國史における貴族制研究に関する覺書》,《名古屋大學東洋史研究報告》第7號,1981年。
葭森健介《內藤湖南と京都文化史學》,内藤湖南研究会編《内藤湖南の世界——アジア再生の思想》,246-276頁。
渡邊信一郎《中國古代社會論》,東京:青木書店,1986年。
渡邊信一郎《中國古代國家の思想構造——專制國家のイデオロギ》,校倉書房,1994年。
渡邊信一郎《時代區分論の可能性——唐宋变革期をめぐって》,《古代文化》48.2(特輯:今日の時代區分の課題),1996年2月號。
Bol,Peter. 《唐宋變革再考——アメリカ(America)における宋史研究の最近傾向について》,《史滴》17,1995年。
Scoggins,Masaki譯J. A. Fogel撰《內藤湖南と三宅雪嶺》,《書論》18,1981年春季,193-198頁。
西文
Bol, K. Peter. “This Culture of Ours”: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 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
Bol, K. Peter. The “Localist Turn”and “Local Identity”in Later Imperial China.Late Imperial China /《清史問題》, 24.2, Dec. 2003, 1-50.
Bossler, Beverley. Powerful Relations:Kinship, Status, and the State in Sung China, 960-1279.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Braisted, William R. Meiroku Zasshi:Journal of the Japanese Enlightenment.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日本啟蒙刊物《明六雜誌》選譯)
Chaffee, John W. The Thorny Gates of Learning in Sung China:a Social History of Examination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Clark, Hugh R. Community, Trade, and Networks:Southern Fujian Province from the Third to the Thirteenth Centur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Duus, Peter. Whig History, Japanese Style:The Min’yūsha Historians and the Meiiji Restoratio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3.3 ( May 1974), 415-436.
Eisenstadt, Shmuel N. and Schluchter, W. Introduction:Paths to Early Modernities - A Comparative View. Daedalus, 127.3, 1998, 1-18.
Eisenstadt, Shmuel N. Multiple Modernities. Daedalus, 129.1, 2000, 1-29.
Elvin, Mark. The Pattern of the China Past.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Fogel, Joshua A .“To Reform China:Naitō Konan’s Formative Years in the Meiji Press”. Modern Asian Studies,16. 2 (July 1982), 177-219.
Fogel, Joshua A. Politics and Sinology:the Case of Naitō Konan (1866-1934).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文中有小误,见礪波護、大谷敏夫文。)J. A. フォ–ゲル著、井上裕正譯《内藤湖南——ポリティックスとシノロジ》,平凡社,1989年。
Fogel, Joshua A. Naitō Kona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ion of Modernity in Chinese History. Armonk, N. Y.:M. E. Sharpe, 1984.
Fogel, Joshua A. “On Japanese Expressions for ‘China’ ”. Sino-Japanese Studies,2.1 (Dec. 1989), 5-16.
Fogel, Joshua A. The Literature of Travel in the Japanese Rediscovery of China:1862-1945. 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89-101: The Statecraft Travelogue:Naitō Konan’s first trip to China.
Fogel, Joshua A. (ed.), Late Qing China and Meiji Japan:Polit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Norwalk, Conn.:EastBridge, 2003.
Fogel, Joshua A. (ed.), TheTeleology of the Modern Nation-state - Japan and China. 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04.
Gluck, Carol. Japan’s Modern Myths:Ideology in the Late Meiji Period.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5.
Gluck, Carol. The People in History:Recent Trends in Japanese Historiography.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8, Nov. 1978, 25-50.
Golas, Peter J. Rural China in the Song.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9.2 (Feb. 1980), 291-325.
Greenfeld, Liah. Nationalism:Five Roads to Modernity.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Greenfeld, Liah.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Nationalism and Economic Growth.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張京生、劉新義譯《資本主義精神:民族主義與經濟增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Lal, Deepak 2003年2月的書評,見http://www.eh.net/bookreviews/library/0592.shtml
Hartwell, Robert M. “Demographic,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of China, 750-1550”.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2.2, 1982, 365-442.
Hsü, C. Y. [徐中約] China’s Entrance into the Family of Nations:The Diplomatic Phase, 1858-1880.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Hymes, Robert P. and Schirokauer, Conrad. (eds.) Ordering the World:Approaches to State and Society in Sung Dynasty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Hymes, Robert P. Statesmen and Gentlemen: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si,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Jansen, Marius B. Changing Japanese Attitudes toward Modernization. Jansen, Marius B. (ed.), Changing Japanese Attitudes toward Modernization.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5.
Kishimoto Mio [岸本美緒]. Chinese History and the Concept of “Early Modernities”. http://www.
earlymodernworld.uchicago.edu/Kishimoto.pdf
Kracke, E. A., Jr. Civil Service in Early Sung China.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3.
Kracke, E. A., Jr. Sung Society:Change within tradition. The Far Eastern Quarterly, XIV.4, August 1955, 479-488.
Lee, John. Recent Studies in English on the Tang-Song Transition:Issues and Trends. 《國際中國學研究》第2輯,漢城:韓國中國學會,1999年,365-383頁。
Liu, James T. C. and Golas, Peter J. (eds.), Change in Sung China:Innovation or Renovation? Massachusetts:D. C. Heath & Co., 1969.
Liu, James T. C. China Turning Inward:Intellectual and Political Changes in the Early Twelfth Century.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1988. 趙冬梅譯、柳立言校《中國轉向內在》,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
McKnight, Brian [馬伯良] Law and Order in Sung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Miyakawa Hisayuki. An Outline of the Naitō Hypothesis and its Effects on Japanese Studies of China, Far Eastern Quarterly XIV.4, August, 1954-55. 摘要The Naitō Hypothesis, James Liu and Golas (eds.), Change in Sung China, 4-8.
Miyazaki Ichisada [宮崎市定], Konan Naito:An Original Sinologist. Philosophical Studies of Japan, 8, Tokyo, 1968.
Pyle, Kenneth. The New Generation of Meiji Japan:Problem of cultural Identity 1885-1895.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Pyle, Kenneth. The Making of Modern Japan. Massachusetts:D. C. Heath & Co., 1978.
Rawski, Evelyn S. Economic and Social Foundations of Late Imperial Culture. David Johnson, Andrew J. Nathan, and Evelyn S. Rawski (eds.),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3-33.
Rowe, William T., Approaches to Modern Chinese Social History. Olivier Kunz (ed.), Reliving the Past:The Worlds of Social History, 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85, 236-296.
Schirokauer, Conrad, and Robert P. Hymes, Introduction, in Ordering the World:Approaches to State and Society in Sung Dynasty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1-34.
Skinner, G. William, Introduction:Urban Development in Imperial China, in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3-31.
Smith, Paul Jakov. Taxing Heaven’s Storehouse:Horses, Bureaucrats, an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Sichuan Tea Industry, 1074-1224.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Smith, Paul Jakov and von Glahn, Richard (eds.), The Song-Yuan-Ming Transition in Chinese History.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Smith, Paul Jakov. Introduction:Problematizing the Song-Yuan-Ming Transition. Smith, Paul Jakov and von Glahn, Richard (eds.), The Song-Yuan-Ming Transition in Chinese History, 2003, 1-34.
Tam Yue-him [譚汝謙], An Intellectual’s Response to Western Intrusion:Naitō Konan’s View of Republican China. Akira Iriye(ed.), The Chinese and the Japanese:Essays in Political and Cultural Interaction,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0, 161-183.
譚先生於1975年在Princeton大學完成的博士論文專門研究內藤湖南的生平與思想,惜未得寓目.
Tanaka, Stefan. Japan’s Orient:Rendering Pasts into Histor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Tanigawa Michio [谷川道雄],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Japanese Periodization of Chinese History. Journal of Asian History, 21, 1987, 150-168.
Twitchett, Denis C. Land Ten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in T’ang and Sung China. Luzac and Company, 1963.
Twitchett, Denis C.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3, Sui and T’ang China, 589-906, Part I.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西方漢學研究課題組譯《劍橋中國隋唐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引言部分。
von Glahn, Richard. Fountain of Fortune:Money and Monetary Policy in China, 1000-1700.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劉翠溶書評,刊《新史學》第9卷第3期,1998年。
von Glahn, Richard. Imagining Pre-modern China, Smith, Paul Jakov and von Glahn, Richard (eds.), The Song-Yuan-Ming Transition in Chinese History, 35-70.
Wilson, Ming and Cayley, John, eds. Europe Studies China. Papers from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Sinology. London:Han-Shan Tang Books, 1995.
1992年4月臺北舉行的歐洲漢學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Wong, R. Bin [王國斌], China Transformed:Historical Change and the Limits of European Experience. 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7.
Yu, Ying-Shih [余英時], Changing Conceptions of National History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E. Lönnroth, K. Molin, R. Björk (eds.), Proceedings of Nobel Symposium 78, Berlin and New York:Walter de Gruyter, 1994, 155-174.
- Jun 15 Fri 2007 14:08
內藤湖南的唐宋變革說及其影響(參考文獻) 張廣達 轉載自 唐宋部落格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