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後五日,人潮不減的夜市,再沒有海嘯、地氣、天光、餘震等謠言,又彷彿只是猜疑,隱隱約約,天地有些位移。彷彿小城從未出事,攤商正常地上工,人民百姓擁塞著市井,買氣一樣地活絡。

「規模六以上,兩波襲擊,恆春百年大震2死38傷」

──2006.12.27中國時報

地震後五日,年末最後一個週日,我又固定溜達在恆春夜市。小鎮似乎一切恢復原狀,攤商正常地上工,逛街買氣四處活絡。隱隱約約,再沒有海嘯、地氣、天光、餘震等謠言,彷彿小城從未出事。

震後第一趟夜市,人潮不減。這個典型的台灣式市集,坐落在恆春基督教醫院、老街、與瑯嶠福德宮交接的三角地帶,福德宮前廣場頗大,震災當晚,塞滿了不敢返家的民眾,鎮民寧可在帳棚車內棲身,也不貿然進屋。而恆基、南門醫院、屏東分院,三院共構,坐落古城城牆左右。恆春古城頗小,貫穿老城的中正路,頭尾一遭,車程不逾五分鐘。地震是日,傷者由現場救出,急送醫院,其實用不著新聞SNG車轉播,城內每位鎮民幾乎都可目擊現場。

地動是日,二十點二十六分,兩度劇烈搖晃後,待我回過神來,滿城的驚魂夜已拉開序幕。我寓居之處緊鄰著貫穿老城的中正路,倚窗聽聞,驚恐之聲,一時齊發。街上老幼沓雜,女子尖叫,孩童哭吵;未幾,警消鈴聲隨後發難,忽遠忽近,來回穿梭;少頃,忽覺人車一下寂然,但有人大呼「火燒!」遠方火光五六處,落山風颯颯作威,煙霧焦味已四處飄散。

我並沒有隨眾竄出,而是獨坐窗口,憑欄關心。災難現場動作頻繁,左鄰大呼,後街亦起大呼。俄百十人大呼,百十孩哭,百十警消聲。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曳物許許聲,重機械聲,潑水聲。對照新聞即時轉播,室內室外皆同一事,各家記者分據一角口中默念有詞。我兢坐窗後,好似現場觀賞「口技」演出,荒謬十足。



震後數日,恐懼感隨侍在旁,無端端心慌的咬囓,如絲將人纏住,輕盈,莫名卻讓人無法掙脫。或者就是坐著,看著新聞轉播,拿起報章隨意翻閱著,也不是專心投入,隱隱約約,座下,腳下就有些位移,心臟就震了一下。又或者只是猜疑,和一點點災後創傷的症候群,當我躺著,好不容易掙脫漫漫長夜而產生睡意之時,天地便這麼搖晃了起來,是我夢裡的餘震,還是過分的假象。我彷彿在浪端徘徊,往右高拋,又迅速地滑出浪壁,岸邊,好似越滑越遠,慢慢地,人就被潮流帶遠,手緊緊抓著被單……。

我週遭的零星災情是,從鵝鸞鼻沿著海岸線到恆春,房屋損毀的件數不少。Y君家的地板四分五裂,家門口裂了一道寬五十公分、長數十尺的大縫,拿長竹竿下探,深不見底,該晚第二次搖晃時,他站在大門口看著兩個石柱扭晃跳舞,「軟的跟豆腐一樣。」他說。L君家的水池則像搖呼拉圈似的,繞圈擺動,人真得是看呆了,搖出的水花飛濺,「潑到腰身的高度。」另一個朋友T正開車前往佳樂水的途中,天搖地動到四輪無法平衡前進,他在車內對著老天罵髒話,以為自己會被連根拔起,「拋入太平洋。」

好險大地之神才輕撫了一下,人事並非已全非。救災工作很順利,恆春很快就恢復平靜的原貌。但街頭巷尾仍談論著地震,餘悸猶存,各種傳聞不斷。地動之時,有鎮民駕車駛經海岸線,遠望墨黑的台灣海峽,冒泡宛如煮沸的滾水。彼時亦有潛水客正夜潛於南灣海域,在海底處遭轟隆隆的聲響包圍,好像老牛低鳴一般。又有人正巧步行橋面,劇烈搖晃下,感受甚大,橋面先被高高舉起、又左傾右擺,腳踏之地繃得好像要扯斷似。



地方耆老皆言,恆春大震,百年難見。的確,過去一百年來,恆春地區僅在1936 、1955、與1959年有過三次芮氏規模六以上的地震。1959年的大地震尤其嚴重,造成17人死亡,民房倒塌七百餘戶。由老照片看來,彼時我所居住的中正路南門一帶,老舊之土埆厝全倒,震害駭人。該次震後數日,颱風又襲擊災區,屋漏偏逢連夜雨。有趣的記載是,現今我時常前往玩耍的滿州鄉港口溪入海口處(即佳樂水),地震前當地駐軍正於溪中洗濯,聽到地鳴如砲聲響。而溪水在震動後逆時鐘旋轉,隨即河水海水急速退去四五尺,復又倒灌。沿岸地裂長約300公尺。

相較前者,今年編號為95106之1226震災,傷亡顯得已少。今年以來五百餘次地震,有編號者一百一十餘個。台灣位於板塊交界處,比起歐洲的老地殼,地牛翻身絡繹頻繁。若仰望玉山之高聳彌堅,3952公尺,偉大的擠壓造山運動,這次的「恆春百年大震」,想來只是地牛唯鼾而已。有識者論,枋寮峽谷屬逐漸衰竭之構造帶,適時釋放能量,未嘗不是好事。然禍福相倚,傷亡中小人物的眼淚,已隨著SNG車離去而不為人所識。



這次天災,倒是活絡了我疲乏的人際網路,震後數日,不可免俗接到許多故舊來電,溫馨倍感。有趣的現象是,從眾家好友的MSN暱稱上,看出了南北分治的局面。北部地震雖然有感,畢竟驚嚇程度不大,MSN暱稱還是抱怨著老闆、哀怨著女友、呵護著小狗等平常模樣。但中部以南的親友,恐懼就全部表現在MSN暱稱上。天災順應民情,果然連地震也一邊一國。

可分層列舉大家的MSN標語。首先,驚嚇輕微者頂多是:「天花板下雪,魚缸水剩一半」、「一直震啊一直震啊驚『張震』」。接著,心跳嚴重者則是:「體驗22樓的刺激,金不換」、「正洗澡中,準備裸奔」等。最誇張的暱稱則令人氣結:「地震保命三守則,1.站起來並『保持』驚慌。2.戴上安全帽或『鍋子』等可以保護頭部之物品。3.身體請跟著節奏一起擺動,即可達到保命兼運動效果。」



地震後五日,人潮不減的夜市,再沒有海嘯、地氣、天光、餘震等謠言,又彷彿只是猜疑,隱隱約約,天地有些位移。彷彿小城從未出事,攤商正常地上工,人民百姓擁塞著市井,買氣一樣地活絡。我注意到,有好多原住民小朋友也逛夜市來了,黝黑的肌膚,憂鬱的眼,想是他們的父母翻山越嶺,遠從太平洋彼端趕赴週日盛集。民以食為天,填飽肚子原是眾身相,哪管天災阻隔。我回頭望,這島嶼最南疆的小鎮,彷彿從未出事,恆春還在。落山風從亙古的西伯利亞大草原南下,途經大興安嶺、日本海、與沖繩諸島,遠颺至浩瀚的太平洋泮。一年五百多次的地動,此次地牛只是唯鼾。我回頭望,鬧熱的市井,紛沓的食客,會不會,忽然撫尺一下,撤屏幛視之,肉身皮相來來往往,只是一人、一桌、一椅、一撫尺而已,彷彿從未出事。地震後五日,已是歲末年終了。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1301+112007011100476,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