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發展服務業以填補製造業及農漁業萎縮所遺留的缺口,同時大幅減輕經濟發展對環境的衝擊,是近年來高唱入雲的新主張。回首過去十年,許多窮鄉僻壤化腐朽為神奇,讓凋零破落的老社區搖身一變,成為觀光客趨之若鶩的「老街」;在其中發掘時光隧道中的記憶,享受兒時夢寐以求的美食,購買古色古香、富有地方特色的特產,使遊客流連再三,盡興而歸。
我們可以理性地分析老街突然鹹魚翻生的種種原因:國人的文化素養漸高,愈來愈厭棄那些以劣質素材,工廠中大量生產,千篇一律,沒有時光印記,欠缺獨特生命的工業製品;也飽饜於隨著西方流行文化四處侵略的速食文化、膚淺製作的外來貨;愈來愈多眼光更高、口味更刁的台灣人,想要回到自己的泥土裡,找尋本土草根長出來的活生生的文化產物。代表歷史以全新的面貌、更精緻的包裝、更細膩的內涵重回我們身邊的老街,自然讓人流連忘返。
然而,較少人真正體會,台灣最古老而原始的老街,是在遠離塵囂的原鄉部落。從出土的考古遺址,我們早已斷定,數萬年前乃至更早,已有人在台灣居住;而目前12個部落的台灣原住民,雖然欠缺文字記載,他們在此地的淵源也古老到不可查考的歲月。
台灣的文化,當然必須從原鄉去找尋最古早的源頭。更重要的是,包括陳總統在內,較早期移民台灣的新住民,幾無遺漏,都有原住民的血統,只是成分或多或少、或遲或早而已。因而原住民的歷史,就是台灣文化的史前史,原住民的文化,不論如何粗糙、鄙陋,也正是台灣文化必不可缺的頭一頁。
只是經過西班牙、荷蘭乃至更強勢、人數更眾多的漢族文化數百年的摧殘,素來樂天知命、固守其傳統的原住民乃飽經屠戮、驅趕、強迫同化,使其人口難以增長,地位卑賤堪憐,文化摧折殆盡;台灣文化的源頭愈來愈衰弱模糊,其脈如縷,已經到了再不小心呵護就可能永久滅絕的關頭。與各地雨後春筍一般出現的興盛老街之發人思古之幽情,恰成強烈的對比。
近年來台灣的民主化如火如荼地發展,主流社會於生活富足之餘,也開始關懷弱勢族群的生存發展;於是瀕臨滅絕的台灣文化首頁的護守者,也突然獲得復甦的生機,努力要在主流社會的隙縫裡,找到掙扎求存的空間。這樣的努力,與全世界愈來愈受重視的保護原住民文化的新潮流結合,讓原住民問題逐漸浮現到主流文化可以看見的高度。其最具體的信號,就是一年前的今天,行政院將8月1日定為「原住民正名紀念日」。
原住民獲得正名,固然值得他們欣喜;但正了名的原住民,如果早已不知其母語,早已背棄其文化,甚至競學漢語罵蕃人,則正名也者,只代表考試加分、求職保障、生活補貼而已,對其祖先文化傳統的保存、發揚,又豈有絲毫助益。
其實更深入一層看,當高達2,000萬血管裡流著原住民血液的新住民,早已數典忘祖,完全拋棄乃至鄙視其先祖的遺產與記憶,只是敷衍了事地定一個正名紀念日讓仍然承認其血統的少數原住民去辦些紀念活動,又是多大的諷刺!
如果台灣人是一個不忘本的民族,台灣文化的首頁也不應該被踐踏、埋沒,這個紀念日就應有不同的面貌:首先,絕大部份流著原住民血液的新住民,不能將此視為他人之事而冷眼旁觀。要謹記你的祖先正以何種眼光看待你此刻的行為。因此,應以總統為首,舉辦全國性的祭祖儀式,緬懷過去披星戴月闢此洪荒並血脈相連存我儕輩的原住民列祖列宗,並為過去趕盡殺絕、摧毀其文化傳統的罪孽深自慚悔。
不過更現實的做法則當是,以今日主流社會所擁有的資源、人才、科技,努力復現以原住民為主體的台灣文化的首頁,將百年來的摧殘盡力彌補,還給原住民文化一個比較完整的真貌。同時,在台灣原住民各族聚居的部落之中,選擇其文化傳承保全較佳、交通與地理位置較理想者,用心復育成為原住民文化的老街。經過精心的設計、精緻的包裝、細膩的規畫,化腐朽為神奇,搖身一變成為想要緬懷先祖史蹟,享受主流文化之外的多樣選擇的遊客流連忘返的去處,成為服務業發展的另一個典範。
http://mag.udn.com/mag/column/storypage.jsp?f_ART_ID=42664
- Aug 01 Tue 2006 18:28
珍愛台灣最原始的老街 【2006/08/0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