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梵蒂岡教廷與中國為建交條件難以妥協之際,以傳教士一八六○到一九六○年在亞洲、大洋洲的傳教為主題的「傳教士在世界盡頭」照片展陸續在法國馬賽、英國倫敦和義大利的羅馬展開,以觀察傳教士們在不同文化之間與傳統社會的關係。

傳教士的事業始於中世紀,其發展則是伴隨著兩波的殖民擴張:一是十六到十八世紀的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另一是十九世紀的英國和法國。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時期的殖民母國,其傳教士總是與殖民者共同參與開發全球文明,作為第一次全球化的運作者,他們從未對殖民概念提出疑問,因為自認擔負拯救被殖民者脫離苦難的角色,目標則是建立天主教文明社會。

傳教殖民 雙頭並進

以法國傳教士為例,若在傳教當地發生事件,法國海軍會立即介入,傳教士也必須定期寫報告呈報上級,此舉雖極具官僚形式,但也有監督當地的意味,完全不同於一些英國的基督教會獨立於政府的做法。不過法國在一九○五年實施政教分離政策後,政府就不介入傳教士的活動了。

當然也有傳教士批判殖民的形式,並與當地人民共同抵抗殖民者的剝削,畢竟殖民體制不符平等、博愛的教義,甚至,許多基督教的傳教士支持當地的國族主義,並參與這些國家的獨立運動,要以他們的方式建立新國家,而這其中也有著反抗天主教支配的意義。在第一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傳教士們更反省了「西方是文明者」的概念。

「傳教士在世界盡頭」策展人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大洋洲研究員馬朔苳(Francoise Dounaire-Marsaudon)指出,在亞洲,十六、十七世紀先有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天主教士,十八世紀末則有基督教士抵達,雖然人數遞增並遍及亞洲各地,但因佛教及各類傳統宗教淵源已久,亞洲的教會人口最後僅佔總人口的三%。相對的,在大洋洲則有八○%的信徒,天主教和基督教的競爭在當地也分外激烈,十八世紀較具組織的英國基督教士取代了西班牙天主教士的地位,梵蒂岡教廷意識到基督教的進展,特別在大洋洲創立了宗座代牧主教制度。

當十九世紀中葉,滿清政府開放口岸,開始招來各式各樣的人士到台灣探險。普羅旺斯大學東南亞研究院副主任白尚德(Chantal Zheng)說明,基督教長老教會進駐台南和淡水後,深獲民心,但天主教觀察員抵達台灣後,還是決定將重心放在中國大陸,而直到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大陸易幟後,大量的天主教神職人員才抵台。

在法國《十字架報》記者馬洛維克(DorianMalovic)撰寫的「黃色主教」一書中,上海的金魯賢神父就描述當時的教會狀況,「許多人都逃往香港、台灣、菲律賓、歐洲或美國,所有人都棄離了中國和三百萬的天主教徒…一些與蔣介石有密切關係的中國主教都逃了。」

兩岸傳教 不同境遇

留在中國的傳教士原先和千千萬萬的中國民眾一樣,對毛澤東的建國論調無限憧憬,可惜好景不常,建國之初他們立刻就被列為反帝目標下的首要敵人,《人民日報》抹黑傳教士設立的孤兒院殘殺兩千名中國孩童,法國、義大利、美國傳教士被認為是帝國主義的間諜,紛紛入獄或被驅逐出境。

在一九四九年,中國大陸有二千五百位位外國傳教士,一九五四年只剩六十一位,其中有廿一人下獄。而共產黨的宣傳是,他們並非要打擊天主教,而是人民的敵人─反革命分子藏在教會裡,或是教會的外籍兵團正在組織軍事行動要陷國家於不安。

至於到台灣的天主教傳教士,當初選擇台灣的理由是語言相同、地利方便,而他們接受國民黨政府,也使他們有別於之前在地生根的基督教傳教士。白尚德強調天主教士的處境說:「傳教士接受政台灣府指示要他們前往東部傳教,但是政府又以每年必須更換居留證的措施,來限制他們對台灣社會的政治參與」,但值得欣慰的是台灣原住民社會對外國人的開放態度,加上神職人員帶來物質和精神支柱,原住民因而成為台灣社會較早接受天主教的社群。

濟弱扶貧 外界肯定

只是,在台灣社會,佛教的包容性信仰,讓傳教士必須積極處理排他性教義所面臨的危機,另一方面,由幫助原住民擴大到外勞,傳教士在社會工作的積極和濟弱扶貧,使外界肯定他們的工作。畢生奉獻台灣,已失去對自己國家認同的傳教士,其傳承也開始由當地人取代,傳教士雖日漸凋零,卻盡力要將他們在台灣的故事寫到最後一頁。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4+112006073000083,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