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下棠
羅新、葉煒著《新出魏晉南北朝墓志疏證》(中華書局2005年3月),是近年看到石刻研究最好的著作。其錄文準確,資料很新,雖仍仿照傳統金石學題跋的方式寫作,但學識極好,考證也具現代學術的眼光,不像古人題跋那樣的東拉西扯,淺嘗輒止。近百年出土的宋前石刻,僅墓志就超過了8000種(日本氣賀澤保規新版的唐墓志目錄編到6400多,未收或新見者還有1000多)。如果有人象《新出魏晉南北朝墓志疏證》那樣全面仔細的考釋一番,於學術貢獻極其巨大。

《新出魏晉南北朝墓志疏證》以後新見到的唐前墓志,據我所知大約還有幾十種,我會陸續貼出目錄,也希望同好提供線索。
07-28-200511:38AM編輯引用



樗匿散人
既然是墓志疏證,為何卻用簡體字出版?
按理說由中華書局來出,完全應該用繁體啊。
07-28-200501:54PM編輯引用



南郭先生
本書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想為讀者提供準確可靠的釋文,大家可以放心引用,也方便學者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如果想參照原拓圖版,自可根據“疏證”提供的線索按圖索驥。

另外,從技術層面考慮,如果保留繁體字,就必須同時保留墓志中的大量異體字和別字,這不僅增加了作者的難度,更重要的是也提高了對讀者的要求,因為很多字非常難認,有些字只有專門的工具書才能解決。我相信,很多人讀起來會很累的。(中華的<隸釋•隸續>是影印的,其中一些字便很難認,我常常苦於問師無門)現在作者費了很多勁,把墓志明明白白地釋讀出來,大家卻不領情,奈何奈何。

以上是個人見解,不知作者是否許為知音。
07-29-200504:13PM編輯引用



洛下棠
榮寶齋2003年出版李瞻墓志,2000年出土於贊皇;呂盛墓志,2000年出土於臨漳。
07-30-200511:31AM編輯引用



洛下棠
賈思伯墓志,山東石刻藝術精華收錄拓本。
07-30-200511:32AM編輯引用



洛下棠
文博2001年5月,陳臨賀王國太妃墓志銘
07-30-200507:53PM編輯引用



洛下棠
東南文化1996年2期,輔國將軍墓志
07-30-200507:54PM編輯引用



洛下棠
南齊王寶玉墓志,見冶山存稿。
08-01-200510:08AM編輯引用



野厨
為墓志作疏證的標準當是余嘉錫所作西晉辟雍碑考證羅氏疏證似離此水準相差甚遠用學識極好來評價似乎太過拔高了最近南大張學鋒先生對謝氏墓志的一篇考證當是近來研究墓志的最高水平要對整個魏晉南北朝的墓志作疏證以一兩個學者的能力似乎很難辦到雖然羅氏之書有資料來源但用簡體釋讀碑文似太不如流只要是稍稍接觸過墓志的人當知曉他人的釋文似乎很難就當作完全準確的來用必須要查驗原拓如果要讀者一一翻找原拓出處則不如乾脆如武漢大學魏晉南北朝隋唐研究集刊一樣出個目錄而且碑文有異體缺筆正是深入研究的切入點已經有人作出了成果所以如果羅氏之書在出版前能夠稍稍考慮到這些方面能夠在每篇釋文後仿趙萬里彙釋例附上縮印拓片想來其價值要遠過於目前的本子當然羅氏搜羅之功仍不可奪然而竊以為萬不可以其為準確釋文直接來用
由野厨於08-24-200510:35PM最後編輯
08-24-200510:27PM編輯引用



崔先生
引用:
--------------------------------------------------------------------------------
最初由野厨發布
為墓志作疏證的標準當是余嘉錫所作西晉辟雍碑考證羅氏疏證似離此水準相差甚遠用學識極好來評價似乎太過拔高了最近南大張學鋒先生對謝氏墓志的一篇考證當是近來研究墓志的最高水平要對整個魏晉南北朝的墓志作疏證以一兩個學者的能力似乎很難辦到雖然羅氏之書有資料來源但用簡體釋讀碑文似太不如流只要是稍稍接觸過墓志的人當知曉他人的釋文似乎很難就當作完全準確的來用必須要查驗原拓如果要讀者一一翻找原拓出處則不如乾脆如武漢大學魏晉南北朝隋唐研究集刊一樣出個目錄而且碑文有異體缺筆正是深入研究的切入點已經有人作出了成果所以如果羅氏之書在出版前能夠稍稍考略到這些方面能夠在每篇釋文後仿趙萬里彙釋例附上縮印拓片想來其價值要遠過於目前的本子當然羅氏搜羅之功仍不可奪然而竊以為萬不可以其為準確釋文直接來用
--------------------------------------------------------------------------------
贊同!!!
08-27-200509:43PM編輯引用



長樂老

呵呵,這個帖子又提上來了,也說幾句。
首先我和野厨君一樣,對該書用簡體字出版,表示極度不解和遺憾。

野厨君拿余季豫先生的《晉辟雍碑考證》來要求《疏證》,我覺得沒有意義。出土碑志中,像《晉辟雍碑》這樣長篇巨制且史實重要的幷不多,相當一部分缺乏內涵,有些甚至無話可說。况且余文是單篇考證,《疏證》是彙編解說,體例也完全不同,沒有可比性。《疏證》翔實羅列了每方墓志的出土、收藏、著錄等基本信息,幷作了初步的考釋。以作者對該時段史料的熟悉和對以往研究的了然,大多注意到了該志最有用的核心部分,雖然可能有所挂漏,但至少為以後的細究提供了基礎。有些很獨特的見識作者其實完全可以寫成專文發表的,現今附在書裏,便利讀者,是要感謝的。

野厨君要求《疏證》學趙斐雲先生的《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例,附上墓志的拓片,這個想法我當然贊成。去年有幸得到一部趙先生的《集釋》,得意了好幾個月,雖然圖版尺寸也不大,可手工紙線裝的本子印得清晰,看著也算一種享受。但是,以羅、葉兩君的個人能力,肯定沒辦法做到趙書那樣。不要說墓志原拓,就是清晰的圖片也不易得。《疏證》不少錄文根據的是雜志中的圖版,根本不可能再次製版印刷。由此想到,國家能否仿照“圖書呈繳本”的規定,也制定一項法規,要求各級文物考古、收藏部門,必須將新獲的、已經發表的碑志向國家文物局呈繳一份拓片,文物局定期組織人力將其整理刊布。當然我這僅僅是夢想,要真能那樣,可是學林之福了。

野厨君還提到了錄文的準確性問題。我覺得在此類書中,錯失是不可避免的。就是田餘慶先生這樣的大家,在他的《拓拔史探》中過錄一段幾十字的近人題跋,也出現了誤字和漏字。關鍵是要看錯誤的頻率、出現的地方和出錯的原因,綜合起來評價其精粗優劣。就我讀過的幾十篇來說,僅錄文這項,我覺得《疏證》是有水平的,和趙超的《漢魏南北朝墓志彙編》相比,其間高下不啻霄壤。當然我是外行,人微言輕,只是作為一名讀者,稱贊不足以為羅、葉兩君增重,批評也不會給他們抹黑,相信諸位看了也會得出自己的評價。另外,我建議羅、葉兩君將趙超書再重新整理一遍,和《疏證》合刊,那將是嘉惠學林的事。至於野厨君擔心有人寫文章會直接引用《疏證》而致誤,我想也是不必要的。任何嚴肅的學者會以《疏證》作為他們研究的墓志史料指南,而加以引用時一定會儘量複案原始出處的。

羅、葉兩君書用了“疏證”一名,使讀者對內容的期望值大大增加,同時要求也就更加嚴格了。我覺得書名用“疏證”,稍稍有點不太貼切。“疏證”一詞,歷來都是用在對經部書的闡發著作上,不是什麽書對古代文獻進行了疏通、考證就可以叫“疏證”的。雖然晚近也有史部、子部書用“疏證”名的,如沈欽韓的《漢書疏證》等,但就以羅、葉書的體例來看,似乎沒有必要用此名,至少你對文意不加解說,史實考證也是選取自己認為重要的或有話可說的,而不是通篇解讀。如果就叫《新出魏晉南北朝墓志集錄》,不就很平實嘛,內中有解題和考釋,別人當然會看到和注重的。

最後,我以一個販書者的身份提出幾點意見。我覺得封面(包括書脊)設計實在不佳,書名、作者名、出版社等文字大小失調,排列格式怪異,色調也顯曖昧。還有就是封面未做勒口,又是塗塑的,稍一翻閱,極易起卷損壞。這些希望能在再版時有所修正。
由長樂老於08-27-200511:25PM最後編輯
08-27-200511:19PM編輯引用



野厨
"去年有幸得到一部趙先生的《集釋》,得意了好幾個月,雖然圖版尺寸也不大,可手工紙線裝的本子印得清晰,看著也算一種享受"
羡慕羡慕

“國家能否仿照“圖書呈繳本”的規定,也制定一項法規,要求各級文物考古、收藏部門,必須將新獲的、已經發表的碑志向國家文物局呈繳一份拓片,文物局定期組織人力將其整理刊布。當然我這僅僅是夢想,要真能那樣,可是學林之福了。”
贊同

某或許對羅氏要求太高了一些只是習慣使然呵呵因為對六朝墓志有所接觸不免對羅氏諸多處理做法頗不以為然特別是用“疏證”不得不讓人產生長樂兄所說的心理期待結果是這個樣子惟有失望
08-28-200512:14AM編輯引用



長樂老
野厨兄,你用“失望”兩字,我覺得是言重了,而且也不符合事實。羅•葉書的性質,歸根到底是一本墓志資料彙編加上一定的解說。限於體例,更限於客觀條件,它不可能是一部附帶精美圖版的標準著錄書,也不可能是對每件墓志作出全面箋釋的文獻整理著作。趙超書加上這本書,我們可以把它們當成這段時代墓質材料的一種導引,一種閱讀和使用的基礎。我也幫人打過些工,做過些性質有一點點相似的事情,知道這是吃力不討好的活。你弄對了,沒人說你好,好像是理所當然的;萬一弄錯一些地方,就會招來譏笑。我以前也好苛求人,覺得凡書一有謬誤,全不足觀。現在越來越覺得那是錯誤的觀點。在當今社會,有人願意做《疏證》這樣基礎性的工作,而且做得水平相當高,值得贊賞和尊敬。如果有不完善的地方,很多是由於客觀條件的限制(比如難以獲得清晰圖片),我們要理解。發現主觀造成的錯誤,你可以誠懇地指出,最好不要單單以一句失望作為總結。這樣對辛勤工作的人不公平。至於說到書名用了“疏證”兩字,給大家帶來的極大期望,和最終看到的書之間的落差,我覺得這可能是像羅•葉那樣身處體制內的人不得不對其中的評價考核體系作出的接近,大概也是不得不然的事情。
08-28-200501:29AM編輯引用



木原
"至於說到書名用了“疏證”兩字,給大家帶來的極大期望,和最終看到的書之間的落差,我覺得這可能是像羅•葉那樣身處體制內的人不得不對其中的評價考核體系作出的接近,大概也是不得不然的事情。""

這個可能不會吧!至少在我們學校,用不用“疏證”不足以影響考評。說實在的,搞行政的,也根本不懂“疏證”與“集錄”有什麽區別。應該是其中確有疏證的內容才這樣命名的,是不是不全?我還沒看過此書,瞎猜的。
08-28-200501:53AM編輯引用



長樂老
木原君,或許是我求之過深,有點小人之心了。請教一下,在高校一般的考核、評價體系中,文獻整理和專著的分量有區別嗎?其實像編纂這樣一部墓志彙編,比寫一部一般水平的專著,所體現的功力要高得多,所花費的精力也要多得多。
08-28-200502:00AM編輯引用



老冷
經人提醒,我才知道有這個帖子。感謝洛下棠先生,我們現在也在注意收集新出墓志以及我們過去遺漏了的墓志。不過《輔國將軍墓志》不是墓志,而《陳臨賀王國太妃墓志銘》我們已經收入(當然換了個我們認為更合適的題名)。

幾乎所有人都對該書以簡體出版提出批評,我想這確實是一個遺憾,這個遺憾是審美意義上的,不是學術意義上的。我們現在的學術論著很少是用繁體的,看來將來難得有繁體復興、簡體消亡的可能,那麽這個問題幷不那麽嚴重。本來這本小書也只是為史學工作者提供一個線索,不敢以董理文獻自居。石刻史料別體異體字要用什麽樣的繁體表達,是困難之一。用繁體而又以正字替換異體,我覺得也不合適,有點像樓上野厨先生那樣用了簡體字卻不用標點符號。

長樂老買到趙萬里的《集釋》,的確令人羡慕。在北大圖書館,這書要在善本室和庫本室讀,不能外借。十多年前我就是在圖書館裏匆匆翻過一遍。前兩年在燕京圖書館借到,每天夜裏在家裏讀,自己做錄文,寫點筆記,稀稀拉拉,總算過了一遍。長樂老建議我們重新整理趙超書,其實我們已經做完這個工作了。不過我覺得出版起來沒有價值,也許將來編個數據庫什麽的還可以。現在趙萬里書已經有了臺灣的縮印本,用起來就方便了。就墓志圖版來說,北圖出版了幾種拓片總集,已經盡數收入,質量也還不錯(個別不如趙書)。

野厨先生的批評高屋建瓴,不過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既然野厨先生“對六朝墓志有所接觸”,那麽完全應當對我們具體的失誤(無論是錄文還是疏證)舉些例證,那才是誠懇而有益的批評。

長樂老設想的集中拓片的辦法,好是好,只是眼下不可能。中國文物研究所王素先生所主持的新中國出土墓志的項目,基本上能夠做到這樣,不過那很需要時間。

出土史料最終都將獲得傳世文獻那樣的經典性,但需要一個過程,就是整理者和研究者反復琢磨的過程。我們就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只希望從歷史研究的角度看看新出墓志究竟包含著哪些明顯的信息。這當然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工作,以我們的水平,也不可能對大多數時期的大多數歷史問題都具有足夠的敏感。因此這本小書的毛病很多,那是不用多說的,如果有一兩處可取,我們就非常高興了。比如野厨先生表揚我們“搜羅之功仍不可奪”,令人喜出望外。
08-28-200502:10AM編輯引用



長樂老
差不多同時出的余太山那書不是用的繁體嗎?《疏證》和他比更有用繁體的資格。而且現代的電腦技術,碑別字的排版完全不是個問題。
期待老冷做的趙超那部分墓志的新的數據庫早日問世。
08-28-200502:26AM編輯引用



老冷
為什麽使用“疏證”而不是別的書名呢?我們也是有所考慮的,主要原因是我們不想掩埋自己對於具體墓志的研究。我們盡可能對各墓志的歷史價值作出發掘,在我看來,這叫作疏證也不是太狂妄,當然我們也討厭那種冗長的注釋體文字,所以疏證文字儘量短小。如長樂老所說,叫作“集錄”,就難以反映我們這方面的工作。趙超書題名《彙編》,是因為全無解釋,趙萬里題名《集釋》,是因為輯錄前人著述。我們自以為是從自己的專業興趣出發關注墓志,挖掘墓志文字的歷史信息,才想到用“疏證”二字。

至於長樂老所說“身處體制內的人不得不對其中的評價考核體系作出的接近”的因素,可以說完全不存在。我們這份工作,最初只是為了上讀書課用,沒想到出版的(這也是用簡體字的原因)。
08-28-200502:27AM編輯引用



長樂老
老冷兄說《疏證》“盡可能對各墓志的歷史價值作出發掘”,我覺得完全當得起這句話,相信以後《疏證》一書的引用率一定會很高。

今天把老冷兄的賜書又找出來拜讀了幾篇。我覺得102《田弘墓志》和128《徐之範墓志》最有意思。前者據羅豐考定是庾信手筆,我覺得有道理,志文詞藻華贍,用典繁縟,非子山莫辦。後者關係到一個醫學世家,這篇《疏證》大概是全書中最長的,旁徵博引,極見功力。這兩篇中,稍微有幾個疑問,想寫在下面,請教老冷兄。

一〇二《田弘墓志》(頁274)
《疏證》作者錄文是用的在日本出版的《北周田弘墓》一書,圖版一定是高質量。我當然沒那麽好條件。不過前一陣買了羅豐的論文集《胡漢之間》,裏面有一張圖片還算清晰,當時校讀了以後,覺得有兩個疑問。現在一看《疏證》,和羅豐錄文完全相同。現在提出來求教於老冷兄。可惜家裏亂,那本《胡漢之間》一下子又找不到了,不能再次核對,容有以不誤為誤的地方,還請原諒。

七族之貴,起於沙麓之峁;五世其昌,基於鳳皇之繇。
按,“峁”疑當作“崩”。《春秋‧僖公十四年》雲: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漢書•元后傳》云:元城建公曰:“昔春秋時沙麓崩,晉史卜之,曰:‘陰為陽雄,土火相乘,故有沙麓崩,後六百四十五年,宜有聖女興。’其齊田氏乎。”是“沙麓崩”為田氏典故,志文當出此。

公以星辰下降,更禀精靈,山岳上升,偏承秀氣。
按,“偏”疑當作“徧”,即“遍”之古字。
=====================================
一二八《徐之範墓志》(頁355)
黃河九折,源既深矣,華岳四方。基亦峻矣,家祥克茂,無假神鈎,世德其昌,不因靈笇,是故公侯,必複卿長相慚,所以炳蔚丹青,□揚金石也。
按此段句讀稍顯紊亂,試重點如下:
黃河九折,源既深矣;華岳四方,基亦峻矣。家祥克茂,無假神鈎;世德其昌,不因靈笇。是故公侯必複,卿長相慚,所以炳蔚丹青,□揚金石也。(“慚”疑當作“漸”)

不知道什麽原因,這篇錄文還有不少點的很不明晰的地方,該句斷的不句斷,不過尚未再見破句,就不說了。另外似乎也有一些錯字。如“桯落小年,未升貴仕 ”,“桯落”不辭,疑當作“徂落”。其他還有一些懷疑有誤字而讀不通的。可惜手頭沒有拓片圖版,無法校對,只能先胡猜一下,如有搞錯,還請鑒諒。
由長樂老於08-29-200512:29AM最後編輯
08-28-200511:53PM編輯引用



長樂老

還有就是《徐之範墓志》最後有一句好玩的話:

公第四弟之權譙郡太守散騎常侍卜此葬地,得泰卦後一千八百年為孫長壽所發,所發者滅門。
按,“得泰卦”,指占卜得《易‧泰卦》,所以“卦”字後面應該用逗號點開。

這段話很有趣,有點像金字塔裏的法老咒語。《疏證》作者斷定“此言為南北朝隋唐墓志所僅見”,當不虛也。按徐之範卒葬時間為隋開皇十年(584),山東省嘉祥縣文物管理所1976年發掘該墓,距葬時1292年,比死者弟弟算出來的時間少了508年。不知道發掘者中有沒有一個叫“孫長壽”的人,呵呵。
08-29-200512:19AM編輯引用



老冷
長樂老的指正非常好,作“崩”是,“公侯必複”也是現成的句子。我覺得“偏承秀氣”比“遍承秀氣”義長。中古石刻中偏、遍不分,是普遍情况。比如《魏書》中的“遍城”,其實應是偏城。

在日本出版的《北周田弘墓》錄文錯誤比較嚴重,我們這個本子是自己做出來的,錯誤減少了一些,不過正如長樂老所指出的,還是很嚴重。我前面說過:“出土史料最終都將獲得傳世文獻那樣的經典性,但需要一個過程,就是整理者和研究者反復琢磨的過程。”想想古代經典傳到今天,經歷了多少高人的校勘、删訂。出土史料也需要經歷這麽一個過程。我們的工作可以說還是十分原始的,正需要有長樂老這樣的行家來幫助。
08-29-200512:58AM編輯引用



長樂老
今天翻出一本《文物》1987年第11期,有上面說到的《徐之範墓志》的一份拓片,可惜是新聞紙印的,又是淡墨拓,極其模糊,和老冷君錄文用的天津古籍出的8開大本《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沒法比。有不少《疏證》錄出的字在上面沒有一點痕迹。不過我前面懷疑那個“慚”字或是“漸”,這裏倒是很清楚,確實是“慚 ”字,我猜錯了。另外,替《疏證》錄文解決了一個小問題。

奉翠羈而驅折阪,侍□□以賦行雲。
按,□□當作“犀管”。
08-30-200511:04PM編輯引用



老冷
我有個專門用於修訂的本子,長樂老上面的指正,我都記了。就算沒有再版的機會,也可以在下次用到的時候把正確的錄文告訴別人,庶幾算得善本。

最近讀《曉莊學院學報》上崔世平先生研究崔芬墓志的文章,其錄文好於我們的錄文,有些我們無法識別的字,他都認出來了,當然有些我們認出來的字,他也沒有釋出。

南京所出墓志,正式發表時質量較好的圖片幷不多,而且還有一些未曾正式發表,搜尋尤為不易。

前一陣在一家書店見到《南京出土六朝墓志》,要價600元,雖然眼熱,也只有遺憾。由此想到,後來所出六朝墓志,完全值得再出一厚冊了,南京的文物考古部門為什麽不做這個工作呢?
08-31-200508:53AM編輯引用



長樂老
這個《南京出土六朝墓志》,只聞其名,從來沒有見過,上圖沒有這書。剛才檢索了下國圖的網站,他們居然也沒有,確實是罕見之書,要價600元看來有它的道理。雖然只出版了20多年,其珍稀程度恐怕不亞於趙萬里先生的書。老冷兄肯定用過這書,不知道是否珂羅版的?

說起南京出土的六朝墓志,想起當年讀書的時候,一位老師津津樂道於他親手發掘出土的象山王氏家族的那些墓志,記得最牢的是王丹虎、夏金虎這兩個名字,呵呵。一晃過去快20年了,現在想想,真是恍如隔世。
08-31-200507:35PM編輯引用



老冷
北大圖書館肯定是有這本書的,我當年借出來用過。可是我剛才當網上檢索,卻沒有找到。奇怪,難道是我把書名記錯了,照說是不會的。北圖和其它圖書館查不到這書,很可能是同樣的原因。
08-31-200508:38PM編輯引用



老冷
既然長樂老說600元的價格不太離譜,那麽我下次見到一定買下來。想一想,600元是很容易浪費的,請朋友吃三頓飯,這個錢就花掉了。
08-31-200508:40PM編輯引用



長樂老
查了《文物出版社圖書總目》(1957-1987),《南京出土六朝墓志》1980年出版,8開線裝本,印數300冊。《總目》沒有標注印刷方式,但從印數上可以判定,此書應為珂羅版印刷。現在確實可算是珍本書了。
09-01-200506:49PM編輯引用



揚子居
比較多地收錄了《新出魏晉南北朝墓志疏證》所缺墓志的是《邙洛碑志三百種》,趙君平編,中華書局2004年7月版。此書印數甚少定價較昂,未引起大家注意。
冷公大著編校付排時,《三百種》尚在制未出。
09-03-200509:48PM編輯引用



長樂老
《邙洛碑志三百種》,這書沒有買,也沒有賣,主要是單看書名看不出它的收錄原則,而且凑成整數三百,感覺有點不是正規文獻輯錄的路數.
09-04-200512:45AM編輯引用



老冷
《邙洛碑志三百種》我翻了,其中絕大多數早已收入趙萬里書,少數收入趙超書,也有若干我們收錄了。好像逸出這三書的還沒有見到。當然我看的不細,還應當仔細對一遍。
09-04-200501:13AM編輯引用



長樂老
網上查了下《邙洛碑志三百種》編者趙君平的簡介:筆名玄機,河南洛陽人,洛陽市文化藝術學校講師。系洛陽市錢幣學會理事。主集碑文、古錢幣,所藏頗豐。注重研究,有衆多論文發表於《中州錢幣》等刊物。其編纂的碑文集待出版。

看樣子是趙君自己收藏了300張拓片,編了一個集子。既然沒有新材料,如果印得好的話,還可提供給書法愛好者使用,呵呵。只是不知道中華書局怎麽也出這種類型的書?
北圖出的《洛陽新出土墓志釋錄》也還沒有買,不知道他的這個所謂“新出”是接續的哪一本書?
09-04-200509:08PM編輯引用



揚子居
看來《三百種》確實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我也是最近才找來翻過,僅粗略核對了《疏證》存目,以下列入存目的碑志見於《三百種》:
楊熙仙墓志
宇文永妻韓氏墓志
於神恩墓志
王馥墓志
楊濟墓志
李陁墓志
其他僅見於《三百種》的應不在少數。

《三百種》的價值,主要在於收錄其中的民間藏品,這些墓志在出土之初即被輾轉購藏,拓片流傳不廣,未必見於《新中國出土墓志》之類集成性圖錄。全書編排及著錄偶有錯誤,但編者長期搜羅不輟,歷經艱辛,實屬不易。
09-04-200509:43PM編輯引用



長樂老
看來《三百種》確實是以編者自己所藏的的拓片為收錄範圍,因其地利之便,估計其中確有些外間難見的私藏佚品。揚子居先生舉出至少北魏5件、隋1件,那其他唐代墓志僅見此書的估計肯定也有。但是,如果作者能夠充分參考前人著錄情况,專門收入未見著錄的,那就更好了。還有就是老冷指出《三百種》的編者趙君平在《書法》雜志上刊布的隋《李陁墓志》是剪裱本,造成不少錯漏,因而無法錄文。不知道《三百種》中所使用的是整張全拓還是剪裱本?
09-04-200510:43PM編輯引用



揚子居
回答長樂兄布置的作業:
《三百種》所收“隋李陁及妻安氏墓志”(擬題),為全拓,非剪裱本。
09-06-200510:50PM編輯引用



長樂老
謝謝揚子居先生,看來《三百種》還是好書,就是價格太高了,呵呵。

《疏證》失於參考的比較重要的書大概是洛陽市文物局編的《洛陽出土北魏墓志選編》(科學出版社2001年6月版)。我今天核對了一下,發覺有下列幾種似乎是《疏證》失收的。(我翻的粗略,容有重出或遺漏。)
崔隆墓誌(12頁)
張列華墓誌(18頁)
冠軍將軍夫人劉氏墓志(25頁)
□伯超墓誌(30頁)
比丘尼慧敬墓誌(47頁)
劉滋墓誌(53頁)
元賄墓誌(54頁)
李淑真墓誌(58頁)
元隱墓誌(73頁)
呂通墓誌(79頁)
元過仁墓誌(96頁)
元曄墓誌(112頁)
元誕業墓誌(141頁)

另外,我隨意抽了《疏證》中高猛及其妻元瑛的兩篇墓志,以之與《選編》的錄文互勘,發覺《選編》似稍優於《疏證》,舉例如下:

《疏證•高猛墓志》:
關子毀家之志,去病辭館之節,亡以過也。
按,《疏證》句首奪一“雖”字,《選編》不誤。“關”字《選編》作“鬥(鬬)”,是。按《左傳‧莊公三十年》曰:“鬬穀於菟為令尹,自毀其家,以紓楚國之難。”即其事。《疏證》似未解文意,因形近遂誤作“關(關)”。

六龍沃若,四牡徘徊。
按,《選編》“龍”作“轡”,是。《詩•小戎》“四牡孔阜,六轡在手”,可證。

見賢思齊,古訓是戒。
按,《選編》“戒”作“式”,是。作“戒”則落韻。

《疏證•高猛妻元瑛墓志》
哀□□□
按,《選編》圖版較為清晰,故釋讀為“哀子元□”,較《疏證》為勝。

一瞑方遠,如慕已絕。
按,《選編》“瞑”作“瞬”,按之圖版,確為“瞚(瞬)”字,而非“瞑”,且作“瞚(瞬)”於文意為長。
由長樂老於09-07-200502:14AM最後編輯
09-07-200501:51AM編輯引用



永外正街
聽朋友說有此帖,就過來細細看了。
感到讀書人與販書者能論到這個份上,那麽讀書人就該小心了。長樂老乃是五代馮道名號,盜用古人名號不受知識產權約束,江湖亂套——圍墻只為君子而設。遙祝"長樂老"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09-09-200509:05PM編輯引用



就有道正

我不懂歷史,但因論文需要,對本書隋代部分的錄文從文字角度作了一番比較詳細的考察,寫了一萬多字的校記。希望能和老冷老師交流一下。
09-15-200511:08PM編輯引用



洛下棠

一個多月沒有登錄,沒料到討論得如此熱烈。對《疏證》的討論,我以為簡體字僅是一個形式問題。至於考證之精細與否,我以為學者應該區分群碑研究與單石研究是有很大不同。余嘉錫的《辟雍碑》研究當然極好,但不能要求他為幾百篇碑志作考能同樣如此。一個人的認識總有局限。如《輔國將軍墓志》,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端委。最近發表的六朝新石,《邙洛碑志三百種》新見者有幾十方,《山東石刻藝術精華》也有不少。
09-17-200503:41PM編輯引用



洛下棠
《邙洛碑志三百種》所收唐代墓志,我已經用氣賀澤保規《新版唐代墓志總合目錄》對過,確信十之九五為新見品。六朝部分,似乎新品也很多。但趙君編此書,讀錯的部分太多。前言中說隋《戰士劉度墓志》,拓片明明是處士。以後有時間,可以詳細寫此書的書評。其價值比預期的好。舉一例。洛陽出土盧氏墓志,大多是盧赤松的後人,此書收盧赤松墓志,就極重要。
09-18-200512:52AM編輯引用



揚子居
期待洛下棠關於《三百種》的書評,可以收購大作書評嗎?:D

《三百種》編纂方面確實有一些錯誤,如第九方《魏元囗墓志》,首題“魏故寧陵囗王墓志”,實即《魏寧陵公主墓志銘》,見於趙超書。
09-21-200510:58PM編輯引用



雲中君
引用:
--------------------------------------------------------------------------------
最初由洛下棠發布
《邙洛碑志三百種》所收唐代墓志,我已經用氣賀澤保規《新版唐代墓志總合目錄》對過,確信十之九五為新見品。六朝部分,似乎新品也很多。但趙君編此書,讀錯的部分太多。前言中說隋《戰士劉度墓志》,拓片明明是處士。以後有時間,可以詳細寫此書的書評。其價值比預期的好。舉一例。洛陽出土盧氏墓志,大多是盧赤松的後人,此書收盧赤松墓志,就極重要。
--------------------------------------------------------------------------------
最近因為在完成一篇有關墓志疏證的書評,所以重翻此貼,洛君指出的趙君的《三百種》將劉度墓志讀錯的意見是錯的。趙君不誤,劉度的墓志蓋上明明就寫了戰士。劉度是犧牲的烈士,所以作志者為了要特別表揚,將墓志蓋上劉度的身份標題和墓志上的做了區別。我們讀書還是應該仔細些。而且此墓志可以進一步證實《疏證》作者有關一方隋代墓志的論斷,所以很重要。
05-17-200608:59PM編輯引用



洛下棠

抱歉。沒有注意志蓋。但墓志拓片應是處士。
05-18-200612:20AM編輯引用



雲中君
洛君說趙君平的《三百種》讀錯很多。我從頭到尾較為仔細的看過一便,尚未發現任何錄錯墓志題識的地方,可能是我看得粗心了。不過趙君編的書因為沒有錄文,所以我們無從判斷。但是他的工作還是認真的。當然洛下棠認為趙君釋讀能力有問題,我認為是不無道理的。比如趙君的序言裏只引了兩則墓志中的文字,有一則釋讀錯誤就很嚴重。那是《竇展墓志》,趙君的錄文是:

“千帳奔命,萬蹄助滅奸雄,再定河洛,忠逆渾合,鋒鏑雨變“。

意義不通,我看了拓片,其實應該是:

旋有詔書北征討虜,應難千帳,奔命萬蹄,助滅奸雄,再定河洛,忠逆渾合,鋒鏑雨交,迴藏之中,不偶遭害(害字看不太清)“。

總的來說,三百種相當有價值,我對趙君編寫的唯一意見是他對墓志的撰寫者有的寫出全部的職銜,有的甚至完全忽略,相當不統一,但錄全撰寫人的職銜是相當重要的,而且容易做到,不知為何會如此。另外三百種中,大部分是較為普通的人的墓志,但時有很重要的墓志,偏偏是這些重要的墓志,篇幅會較長,而用同樣大小的圖板印出,字迹很容易看不清楚。比如《楊元卿墓志》就遠不如以前刊在《書法叢刊》上的幾種圖片清楚。
由雲中君於05-18-200601:04PM最後編輯
05-18-200601:52AM編輯引用



洛下棠
我在外地,書不在手邊。以前曾匆忙翻過此書,發現幾處誤讀,斷語恐嫌過分。當時因見時人或對此書新見墓志之價值認識不足,有意鼓吹,因他事耽擱而罷。
順便記下最近看到的重要墓志:
書法叢刊06-2期刊崔翹墓志
洛陽新出土墓志考釋存崔尚、苑咸墓志
全唐文補編八期刊姚潛(姚合子)、劉復墓志,孟啓為其夫人撰墓志
中國歷史博物館存司馬垂墓志
邙洛碑志三百種收陸亘、王勱?墓志
邙洛碑志三百種至少有兩種僞志,回去查書再告。
05-18-200610:35PM編輯引用



叡叟
請教洛下先生一個問題:西安近年發掘出來的康業墓志,是否已經公布?曾經在網上偶然碰到該志的拓本,可惜不夠清楚,當時沒有錄下來。
05-18-200610:48PM編輯引用



雲中君
我同意洛下棠君的看法。《三百種》所收墓志中的唐志部分,有價值的非常多。尤其是撰寫人的訊息有許多對史實的分析很有幫助。我看很多人多注意元稹寫的那一篇,其實那篇反倒意義一般。當然趙君徵集這些圖版對學術很有貢獻,可惜他沒有做什麽真正的研究工作。

孟啓撰的墓志最近陳尚君先生在他一篇講唐代妻妾的文章中有所討論。
由雲中君於05-18-200610:56PM最後編輯
05-18-200610:51PM編輯引用



洛下棠
康業墓志沒有看到。
05-18-200610:51PM編輯引用



雲中君
我手頭唯一尚缺的墓志資料是全唐文補遺第八卷,如果哪位有該卷所收目錄,能否帖到這裏來,本人感激不盡。
05-18-200610:58PM編輯引用



叡叟
謝謝洛下先生。
05-18-200611:21PM編輯引用



長樂老
康業墓志,我在網上看到,就保存下來了,確實不是很清楚。
雲中君要的目錄字數太多,一下弄不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