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04  中國時報 修復米棧古道 居民同心協力 徐誌謙/壽豐報導

自助而後天助!縣府農業局長杜麗華與水土保持局六工所長徐森彥,三日會勘米棧古道,並與當地民眾交換意見。杜麗華表示,對於地方民眾主動、自發性的修復古道凝聚力十分敬佩,將協助地方打造米棧古道為生態廊道,帶動產業發展。

壽豐鄉米棧百年古道是當地重要的人文、生態資產,多年來,水土保持局第六工程持續進行古道周邊綠美化工程,去年更透過「在地水保人力培訓」計畫,吸引45位當地民眾參與,或許平常、白天大家都有各自的事業要忙,但知道要修復米棧百年古道,大夥兒二話不說,想辦法放下手邊工作,齊心為米棧社區而努力,這種凝聚力及向心力讓人佩服。

最可愛的是米棧當地民眾為感謝六工所的協助,去年主動在社區裡發起認養古道活動,馬上獲得社區民眾熱烈響應,而這群古道認養人亦成為水土保持人力培訓的主要尖兵。

米棧社區民眾不僅僅修復古道而已,透過水保局六工所、花蓮教育大學、台大城鄉基金會等協助,認養古道環境外,更多次踏勘古道並完成古道現況調查。此外,社區居民亦就地取材,搭建原住民茅屋與棧道的入口意象,還栽種山蘇、姑婆芋等原生植物。

杜麗華表示,米棧社區民眾為了地方產業提升的努力有目共睹,著實讓人感動。借著與六工所實地會勘、聽取民眾意見後,他們將和六工所攜手合作,首先針對古道沿線較危險部分,協助地方民眾進行改善。其次,補助民眾搭建古道休閒觀景平台,至於古道生態廊道解說員訓練與解說牌製作,農業局與六工所會全力提供協助,希望帶動地方產業發展。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0602+112007010400098,00.html



2007.01.04  中國時報

全世界第2口油井 公館出磺坑礦場 走入歷史

陳慶居/苗栗報導


苗栗縣公館出磺坑是中油最古老的礦場,也是全世界第2個被發現的油井,其成功開發的天然氣也成為帶動玻璃、陶瓷、化工產業原動力。現在礦場將功成身退,工程人員已進駐開始拆除排放塔等設施,未來當地只留下油礦陳列館,紀錄其在經濟產業貢獻上輝煌的歷史。

清咸豐11年西元1861間,擔任原住民和漢人間翻譯官的邱苟,因私人恩怨殺人犯案,在官府通緝下躲入出磺坑山中避難。他在後龍溪牛鬥口南岸,看見河床上有奇特反光,好奇點火引起爆燃,成為台灣開發石油的濫觴。這是台灣開發的第1口油井,僅次於美國賓州發現的德瑞克油井,時間只晚了2年。

145年前 通緝犯意外發現油礦

出磺坑開採油礦的145年歷史文獻,及後來成功探勘採獲豐富天然氣的貢獻等,都收藏在陳列館,而發現油井處也立碑紀念,淋漓盡致地說明從發現第1口油井開始,到油礦探勘總處廣為發掘油礦、天然氣的努力過程。

出磺坑在四十九年間探獲106、107號井後,因礦區深層蘊藏豐富天然氣,中油即持續擴大鑽探,然而開採近半世紀,地下資源產能已無當年雄風,而且進口天然氣可降低成本,礦場逐漸轉型。

因深礦天然氣二氧化碳含量高達40%左右,熱值偏低,以免產生一氧化碳造成中毒,同時避免混合蒸汽產生的碳酸腐蝕輸送管線,中油研議後決定興建二氧化碳脫除廠,脫除出磺坑生產天然氣中的二氧化碳。

開發天然氣 帶動產業發展

斥資50萬美元規畫、460萬美元添購設備並興建國光橋,脫除廠工程六十六年三月動工,兩年後完工,聳立廠方上空65公尺高的再生塔,成為地方重要地標。

天然氣盛產期間,帶動了玻璃、裝飾陶瓷產業,尿素、石油化工、民生產業也跟著蓬勃發展。六十八至七十年間,出磺坑礦場日產量最多近200立方公尺,也提供當地就業機會並帶動經濟繁榮,但近年來已逐漸匱乏。

功成身退 拆設施留陳列館

脫除廠再由原來脫除二氧化碳任務,變成在液化氣混入二氧化碳。但脫除廠還是逐漸失去功能,而且當地生產的天然氣,可直接輸送至中平配氣站摻配,二氧化碳脫除廠同時卸下脫除及摻配階段性任務。

目前工程人員已進駐開始拆除周邊小型設施,預定今年中連同65公尺的再生塔全部拆除,聳立近30年的醒目地標,也將隨之消失。




2007.01.04  中國時報

林英敏 留住新港的歷史

蔡長庚


要看新港的老東西,找林英敏;要聽新港的古老生活,找林英敏。林英敏,已把新港的歷史,留在他那兒。

林英敏是電器行老闆,也是新港國立自然史教育館的榮譽館長,他將部分收藏陳列於自然史教育館二樓,讓地方興起成立地方博物館計畫。

林英敏的收藏,就算自然史教育館三個樓層,都用來陳列展示,也容納不了,就拿錢幣來說,從台灣發行的第一張紙幣「龍鳳票」、全新港只有兩家店有能力兌換的「青仔欉」百元鈔,到民國以後的紙鈔、硬幣,收藏完整不算奇,奇的是,日治末期不少新港人被當軍伕派到南洋,他一家家的前往收集他們在南洋各國使用的紙鈔,連這段南洋血淚史,也用紙鈔收藏了起來。

林英敏不只用鈔票留住歷史,他也用相機留住歷史,他年輕時就擁有一台照相機,拿著照相機到處拍照,從照片中看到4、50年代鄉村生活,像是牧童躺在水牛背上睡著了、挑著麻皮站在竹排上過溪、農忙時阿嬤一手抱孫一手拉搖籃等,真實的反映昔日生活,他甚至連新港的天空,都用相機紀錄下來。

林英敏的收藏,還可以成立一家日治時期文物館,大量的日治時期生活用品、紀錄叢書,可以一覽台灣在日治時期的生活情景。

廣泛收集日治時期有關物品,是想了解台灣在日本統治下的真實情形,結果發現沒有部分人所批判的那麼差,而喜歡收藏,則從小時候收藏尪仔標開始。

收藏的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到現在,每逢大雨過後,他就跑到北港溪,尋找古笨港被沖毀埋在溪底器皿,要以撿拾的古物,拼湊出古笨港;到民眾家中安裝電器,也不忘探詢有無先人留下的物品,不少人把先人的物品視為無用之物,卻是林英敏的寶,像是日本時代新港公學校的畢業證書、老舊的地契。

新港歷史,就這樣被林英敏給留了下來。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0604+112007010400226,00.html




2007.01.04  中國時報

復名麻煩 原住民意願低

邵惠琴/台東報導


東海岸三鄉鎮以原住民占多數,原本預期趁換發新身分證時,將有大批原住民回復傳統姓名,卻因為嫌麻煩,除了最偏遠的長濱鄉稍微多一些外,成功鎮及東河鄉把漢名並列羅馬拼音的人更少,甚至人數不到百人。

原住民「姓名條例修正案」通過已經12年,直到去年年中之前,全台僅有1000多人復名。原住民團體以為,趁著這次換發新身分證時,將有更多人復名,但事實上,以原住民占半數以上的東海岸三鄉鎮來說,情況不如預期。

東河鄉戶政事務所表示,該鄉總人數9967人,原住民人數占55%,但是申請由漢名改為原名的只有1人,其他都是漢名下面加註原住民名字的羅馬拼音,總共79人。

原住民人數同樣占1半的成功鎮,換證時要求加註羅馬拼音的人,與東河鄉人數不相上下。

成功鎮戶政事務所認為,原住民名字加姓氏的字元,動輒7、8字,不僅字數太多不好簽名,當身分證改名時其他證件都得修改,許多人因為嫌麻煩而打退堂鼓。

其中位置最偏北的長濱鄉,全鄉5354名原住民(占7成)當中,居然有228人加註羅馬拼音,在復名意願一片低迷當中,如此的結果讓戶政人員也表示驚訝。

長濱鄉戶政事務所指出,要求加註羅馬拼音的民眾清一色幾乎都是老年人,這應該和村里長在公、私場合都大力宣導有關。

因為許多人都跑來問,「一定要這麼改嗎?」卻不知道在漢名底下加羅馬拼音,真正的意義何在?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0604+112007010400254,00.html




2007.01.04  中國時報

為保耕地 阿美族人陳情

林崑成/台東報導


台東市近百名阿美族原住民,三日湧進市公所向市長陳建閣陳情,因為輔導會知本農場最近將16公頃的農地公開招租,使在農地上耕作的原住民將面臨失業,大家心急如焚。

阿美族原住民的問題,由於牽涉行政院輔導委員會的土地,權責不在台東市公所,因此只能向輔導會反映。

台東市民代表陳藍姆洛指出,原住民因早年缺乏耕地,在知本農場的荒地助耕,並種水稻十多年。這些年,老榮民老成凋謝,輔導會即逐年清理農場土地,上網招標委外經營。

去年第一期16公頃土地由花蓮縣玉里鎮的一位原住民標得,使目前在土地上種植水稻的阿美族原住民面臨無地可耕的窘境。

陳藍姆洛建議市公所,可否依原住民在耕地上使用數十年,以三七五耕者有其田的辦法,將土地分給原住民,避免輔導會招租後,引發現耕人的家庭生計問題。

陳建閣詢問承辦人,承辦人指出「三七五耕者有其田的辦法」,上述土地可能無法適用,因為耕者有其田的辦法,已被農業發展條例所取代。

知本農場強調,土地上網招租是依輔導會規定處理,原住民在現場種稻是事實,但現在另有承租者,使用權在承租人身上,現有原住民不可能再繼續耕作。原住民朋友陳情的困境,輔導會十分重視,已持續處理中。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0604+112007010400255,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