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捷運全線在跨年當天創下一百五十七萬六千人次空前紀錄,它面臨的管理及人員安全的壓力,相當嚴峻,除了人員臨場訓練及明確規章之外,合適的設備與否成了一大關鍵。

捷運或高鐵,都是傳統鐵道在面對大量通勤或是高速輸送需求下,發展出來的新鐵道系統;不論新舊,當大量旅客在尖峰時間瞬間湧入車站,嚴格考驗著各項旅客服務介面的設計,是否可有效、安全地處理人潮進出。

捷運或是高鐵,看似外表光鮮,其實已顯露出進出站處理流程不夠流暢的隱憂;甚至連科技感十足的高鐵,也經報載揭露驗票閘門處理時間過長的缺失。只要處理進出站驗票瓶頸發生延誤,就算電車以最短的班距運轉,帶來的人潮亦可能無法在月台順利消化,萬一民眾有任何推擠閃失,就可能出現如骨牌般效應的事故。

兩年前的台北捷運發生「掀頭皮」事件,就是人潮無法順利通過驗票的遺憾意外,它雖然讓捷運公司檢討日後在大型節慶時啟動三級管制、或是導入新款非轉柱式驗票閘門,但受限磁卡車票判讀方向性及處理邏輯,我們可發現台北捷運幾處轉運大站,每日尖鋒時間民眾進出站時得在驗票閘門前大排長龍;像跨年等大型活動,這些閘門更成了人潮處理速度的瓶頸,潛在的危險捷運公司心知肚明。

我們再檢視大家印象中傳統、甚至有點老態的台鐵,它的自動驗票機的處理效率卻是目前國內最快速的!台鐵通勤族一定發現,持通勤月票或是自動售票機印製的單程磁背票,在投入驗票機那一剎那是不用考慮票證的方向,不論正、反、橫、直,旅客投票後腳步不必停頓,車票馬上在前端出券並用正面方向吐出,通過閘門流程一氣呵成,旅客從投入票券到驗票完畢不到一秒,經實測計算只花了捷運的磁卡票的一半時間,更比高鐵自動驗票閘門流程縮短近三倍。由驗票閘門的設計邏輯就可以看出,老經驗的台鐵處理旅客流動的思維反而是先進的。

我們再把眼光延伸到鐵道運輸密度世界第一位的日本,依統計,單單一座JR新宿車站,每日就要處理近七十五萬人次進出,如果沒有一套合宜的設備及人員訓練制度,尖峰時間的人潮早就癱瘓車站。日本各車站都有高效率的自動售票機、驗票閘門及大量使用全彩LED螢幕的雙語化旅客資訊系統,配合傳統的標示、人員指引來維持車站人潮順暢的進出。這一整套的管理,應該讓國內新生的捷運及高鐵好好學習。

引進自動化票證目的是要促進人潮流暢進出,如果設計不當反而是造成瓶頸的關鍵,得快快補救,否則每到跨年晚會、燈會,或是每日大型轉運站的人潮無法消散,這種隨時「掀頭皮」的危機就會一直是運務人員心中沉重的夢魘。

http://www.udn.com/2007/1/2/NEWS/OPINION/X1/3671263.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