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03  中國時報 教他們釣魚 不如給釣竿 協助身障者 服務生活化 喬慧玲/台北報導

中途致殘者年年增加,台北市社會局規畫「身心障礙者生活重建及家庭支持服務方案」,今年以實驗性質首度試辦,將提供至少200名身心障礙者生活自理能力訓練、到宅復健、同儕支持等服務,其家庭也能獲得支持幫助,開創身心障礙服務模式新領域。

生活重建服務方案五日決標,涵蓋障別有智障、肢障、視障、精障、聽語障、罕見疾病、顏面損傷、其他類等。社會局編1千萬元預算,委託辦理機構或團體共10家,合約期1年。

社會局三科科長彭夢娜表示,這項創舉和以往「統包式」措施最大不同在於障別分類更細致化,服務觸角延伸更廣,包括脊椎損傷、顏面損傷、罕見疾病等。例如以往某公益機構標下社會局的案子,但可能服務方向偏重某人數較多的障別,新方案使往常較被忽略的障別也受到同質待遇。此外,家庭支持性服務也是重點,透過心理輔導、成長或互助性團體、座談研習等,來強化照顧者的能量和相互支持能力,進一步改善生活品質。

方案服務對象不僅限於中途致殘者,15歲以上設籍或居住北市、未進入機構接受全時制或住宿式機構服務的障者都可申請,也包含目前接受日照服務和社區化就業服務的障者,經由社工專業評估。

據市府主計處統計,北市去年至十一月底,領有殘障手冊者共1萬8682人,較七十三年成長10倍,殘障人口11萬多人,各類障別中以慢性精神病患增加最多。民間視障團體也統計,因病或故中途失明者每年以4千人速度成長。

彭夢娜表示,機構提出的服務內容不得和社會局現有方案重複,鼓勵能提出更多具創意的企畫。這項方案另一特色是首度推出「傷病友同儕支持」,民眾到病友家探訪,社會局會給予200元的鐘點費,希望藉由同病經驗分享,鼓勵更多障者再度參與社會活動。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0601+112007010300084,00.html




2007.01.03  中國時報

蘭博協會結合10社區推動 傳授特色文化 績效冠全國

嚴培曉/宜蘭報導


宜蘭縣示範社區教育學習團隊,由宜蘭縣博物館家族協會,結合頭城文化及南興社區發展協會等10個社區共同推動,走入社區發掘特色,再教授給當地民眾,獲教育部評鑑為全國第1名。

這項由縣教育局,委託蘭博家族執行的「建立社區教育學習體系計畫」,去年執行的成果,獲教育部肯定,今年度的計畫,同獲教部支持。

蘭博家族協會結合頭城文化、礁溪溫泉、鑑湖堂文化協會與玉田國小家長會、壯圍社區學習中心等5個溪北的社區,與學進國小及北成、大興、大隱及南興社區發展協會等5個溪南社區加入,並邀請新南、大二結文教促進會,擔任溪北、溪南學習平台,協助各社區,推出特色課程及活動。

蘭博總幹事莊文生表示,透過該計畫,走入社區發掘特色,結合社區教育來推展,例如,頭城文化協會運用當地濃厚的人文色彩,安排的課程偏向講座等文化層次,南方澳的特色是漁船多,南興社區舉辦「認識漁船」的課程,由老船長傳授捕撈技術。又說,今年度團隊將推出「百工教室」,各社區須找出3至5項傳統、專業的行業,與業者合作,希望處處都是居民可以學習的「百工教室」。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0602+112007010300120,00.html




2007.01.03  中國時報

吳楊欽 鏡頭記錄龜山島之美

鄒品為/頭城報導


「他抓得住頭城龜山島之美!」,頭城鎮長陳秀暖,對頭城子弟吳楊欽,以鏡頭記錄龜山島,讚譽有加,特別邀他辦首次攝影展,透過影像讓遊客愛上頭城之美。

縣府農業局林務課技士吳楊欽,50歲,幼時罹患痲疹發燒,導致左耳膜受損,至今仍戴助聽器,或許因對雜音不敏感,使他更能專注攝影。

高二暑假,吳楊欽打工賺得首部相機,開始攝影這條路,經常一大早就四處取景,上山下海樂此不疲,憑著對美的執著,加上敏銳的觀察力,用相機記錄這個不斷改變風貌的家鄉。

吳楊欽對龜山島有濃厚的情感,費時10年,完成龜山島攝影專集,將宜蘭縣的地標龜山島,從過去到現今風貌,完整呈現,獲得各界好評。

吳楊欽也成了縣府農業局專屬攝影師,大型活動都可看到他的身影,若時間許可,親朋好友拜託,幾乎從不推辭,義務幫人拍照,去年底,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在礁溪舉辦的化學動態學趨勢國際研討會,前院長李遠哲也指名他幫忙。

吳楊欽說,宜蘭最美的景色,非龜山島莫屬,印象最深的是,為了拍攝鯨豚之美,有一回在颱風前夕,登船出海,由於海象極差,導致嚴重暈船,為避免漏掉精采鏡頭,憑毅力克服不適,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拍到飛旋海豚躍出海面,大跳芭蕾舞的精彩照片。

為推廣頭城之美,頭城鎮所計畫自六月起,舉辦系列活動,鎮所相中吳楊欽的攝影功力與作品,協助他開辦首度個展,將展出私藏的龜山島、鯨豚等2百餘幅精彩作品,鎮長請大家拭目以待。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0602+112007010300122,00.html



2007.01.03  中國時報

退休教授 為文化局貼錢編史

葉志雲/台中報導


退休教授倪朝龍夫婦貼錢幫台中市文化局編撰藝術史冊,兩人辛苦年餘的「一代宗師呂佛庭」終於問世,為「典藏台中系列」增添感人情懷。

備受藝文界推崇的國寶級藝術大師呂佛庭前年7月24日以95高齡辭世後,文化局將其列入「典藏台中系列」叢書出版對象,並委由同是呂佛庭學生的倪朝龍、林慧珍夫婦擔綱重任。

自亞洲大學退休、目前仍在台中教育大學美術授課的資深畫家倪朝龍,就讀台中師專時是呂佛庭學生,林慧珍和亦在大學任教的女兒倪玉姍則是呂佛庭少數入室女弟子,一家人皆受教於佛老,對恩師專集出版工作,完全秉持志工精神,出錢出力,毫不計較「成本」。

倪朝龍夫婦 未領絲毫稿酬

最讓文化局感動的是,倪朝龍夫婦未領絲毫稿酬,還自己貼錢將原本16開本擴增為菊8開本,文字部分由計畫的3萬餘字,增添至9萬多字,覺得平裝本不夠理想,主動改以精裝本出書;文化局昨舉行新書發表會,局長黃國榮特別表彰倪朝龍夫婦無私奉獻,把呂佛庭專集編得盡善盡美。

恩師專集 她謹慎校稿達7次

林慧珍自豪的說,集佛老詩書畫精華於一書的專集,為表達對恩師崇敬,她謹慎校稿達7次之多,挑不到任何錯字。

倪朝龍表示,佛老過世後,坊間旋即出現仿作,令人深惡痛絕,他費心蒐集佛老生前使用的各種印章,為避免助長偽造風氣,不得不將大小比例酌予變動,實屬不得已作法。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0603+112007010300164,00.html



2007.01.03  中國時報

三一九下鄉首站 紙風車劇團今演出 民眾熱情相迎

蔡長庚/阿里山報導


紙風車三一九鄉村兒童藝術工程,三日晚7時,要在阿里山公路旁樂野文化園區,進行首場演出,地方民眾獲知後,熱情的參與,讓紙風車劇團感受到山區民眾對藝術下鄉的渴望與熱情。

紙風車三一九鄉村兒童藝術工程,透過認養安排表演下鄉,中華電信率先認養阿里山鄉,讓阿里山成為兒童藝術下鄉巡演的第一站。

知道紙風車劇團要到阿里山首演,嘉義市林聰明砂鍋魚頭老闆林聰明,免費提供晚餐,還買了兩個大鍋子,由熱心人士翁春松連同菜料送上山,煮砂鍋魚頭的快速爐具,則由住豐山的許銘委帶來。

阿里山鄉長陳明利協助租觀眾椅、煮大鍋薑湯,讓夜晚看戲的民眾袪寒,阿里山鄉代會主席葉秋源,協助安排紙風車劇團人員住宿,附近各社區則加強宣傳、動員,要展現山區民眾對讓這場高山藝術盛會的重視。

紙風車執行長李永豐,原本擔心上山演出難度高,但看到在地鄉親如此主動的協助,深受感動,要團員不畏寒冷,以最佳演出表達對大家熱情支持的感謝,也希望藉著阿里山首演的成功,為紙風車三一九鄉村兒童藝術工程,舖一條坦途。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0604+112007010300225,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