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至○七年赤道太平洋聖嬰現象明顯,美國大氣與海洋總署氣候預測中心在今年九月上旬正式提出聖嬰將持續到明年春季的預測,到十二月初已認為該現象將持續到明年五月。我國中央氣象局則於十二月初發布今年十月、十一月暖秋現象顯著,冬季氣溫將因聖嬰現象而有偏高機會。在這種氣候預期下,聖嬰對臺灣各層面之影響到底如何?民眾與各行各業又該如何運用此預測資訊呢?

大致而言,未來這段期間的氣象是暖冬與雨水偏多,在今秋水資源無虞的前提下,冬季水資源不會出現問題,來春也似將不會出現休耕問題。

漁業方面,秋冬之交及春季為沿近海的主要漁期,暖冬將造成漁期的延遲與混亂,其影響以負面居多。暖冬將造成來游鯖魚延遲或低加入量,近海鯖參圍網漁況低迷可期。冷水性的日本鯷加入量將驟減,沿岸吻仔漁況可能低迷,而冬季鰻苗的捕撈量亦將陷入低水準。聖嬰期間西太平洋暖池向東移動,造成魚群東移與分散,遠洋的鰹鮪圍網漁業漁獲量可能再度減產。至於養殖漁業則需注意偶發性快速移動的寒流傷害,產業人士應提高警覺。

在暖冬中,仍將出現大陸冷氣團南進現象,頻率約在五至七日,但其強度與影響規模則會隨時而異,目前科學上尚無法就事件多寡與影響強弱提出一至三個月前的中長期預報。設若連續三至四個強寒流侵襲,則整月平均氣溫會偏低,在暖冬預測下,預期該現象出現的機會較低,但是單次強寒流出現的可能性仍是存在的。

在今年暖秋中出現登革熱蔓延高峰後,暖冬的影響會是如何?依過去統計,設若南部月平均溫連續不低於十八度C,則來春後再度發作的機率偏高。不過,明年登革熱疫情走向仍有其他變數,包括:明年雨量多寡,今年疫情現況,明年春夏季疫情控制實效及東南亞諸國的登革疫情是否吃緊等。若上述四條件均有利於登革病毒的傳播,則明年我國的疫情防治在各方面要更有待加強,才可減少健康危害,主因台灣的「新」疫情開始點燃,往往與自東南亞「境外移入病例」有關。

此外,自一九九八年以來我國類流感看診與死亡人數持續增加,並有暖冬中案例較多的疑慮。十二月上旬衛生署已發布類流感疫情高於警戒值,並將持續上升,建議民眾應特別注意氣溫變化對個人健康的影響。

對於紡織成衣業而言,冬衣或許會因暖冬而略有影響,但是在國內業者積極開發之機能性紡織品大力推廣以及產品設計化與消費習性改變下,多元化產品已較不受短期氣候變化影響,銷售策略也能適度調整因應。不過,設若相關氣候預報能在至少三個月前提出,則紡織業就能在國際與國內市場的規劃上,考量氣候變化因素,進行實質的調整,如在設計、生產與行銷方面。

對於旅遊業而言,暖冬當然會有影響,但目前尚無明確的研究報告提供參考。特別是:影響旅遊業的因素良多,如政府政策、災難事件、疾病傳染、媒體傳播等。尤其是國人缺乏預先規劃旅遊的習性,又且易受長期帶團者的影響,單單一個暖冬因素,尚無法猜測對國內外旅遊業的可能衝擊,相對的中長期因應措施也就無法提出。

依過去國科會永續會所支持的研究群研究成果,著重的仍在於災害性氣象事件的發生與影響。目前的科學技術,還不能在三個月以前準確預測未來豪大雨出現機率,或颱風侵襲範圍與致災程度。但是在天氣預報方面,民眾似乎感受到:大雨發生前,氣象局慣以過度嚴重的語氣提出警告,對預測的可信賴度與運用價值可能造成負面影響,值得深思。

整合而言,暖冬可能會對漁業有較明顯的衝擊,並可能出現類流感疫情高峰,而對水資源、農業等影響不大,至於對紡織成衣業與旅遊業等的影響,仍待研究。

(作者為臺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14+112006122300302,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