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參加一場中部都會區舉辦的母語教學增能研習營,有些省思。

首先,假設母語文化內蘊祖傳智慧和人文之美,這樣空洞的辭彙巧飾包裝,以煽動返祖心態,合理化母語學習,根本是虛擬無法捉摸的夢境。

不說百年來統治者殖民政策對原住民傳統文化的顛覆破壞,外來宗教介入部落生活世界後,族人宗教意識裡,祖靈早已退位,其原本所在的聖山及其神聖氛圍,實已世俗化,也在學生社會課本上易名。說「族語認證,是返回祖靈的護照」,根本是自欺欺人的政治語言。

再者,對早已喪失族語能力的原住民來說,族語的學習,無異學習另一種完全生疏的語言。結果,形式上口說族語,但實質概念的理解,卻是當下情境感受的意義,無關原來母語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傳統。

比如,面對親人自然的死亡,泰雅與排灣的傳統概念,視為死者自然的回歸祖靈聖地,與先人再聚。但族裔在族語學得中理解的死亡概念,恐怕迥異於此。再舉招呼語為例,排灣族諸語系,分別以「茂盛、殊異非凡、怎麼了」等等的語彙作為問候語。泰雅族則以「你還硬朗嗎?」作為招呼語,布農族也類似。每一族群的招呼語彙,皆內蘊其特殊的歷史文化情境。但教材範本的翻譯,皆以漢語「你好嗎」譯義。既已置入另一文化脈絡的意義系統,豈有歷史文化傳承與返回祖靈之義?

特別是都會地區的原住民,其部落社會文化背景紛陳,族語系統各異,在教學資源不足下,不會說族語的家長,居於但求過關的功利考量,可能捨其族語,而學他族語言。或捨自己部落的語言,而將子女硬生生置入標準文本裡其他部落的語彙與語調中。這不就失了母語學習本意?

尤有要者,學習過程中,可能非但無益於學生族群身分認同上的自信心,反倒造成學不成之後的自卑感,還有「與祖靈無緣」的更深層心理傷害。研習場合裡,就有為人母者,對無法傳承部落母語懷有強烈的罪惡感。

事實上,政策宣導把母語無法傳承的責任,轉嫁於都會地區原住民的父母,根本忽略歷史上諸政權殖民同化語言政策的罪惡,及其社會變遷下不得不移居都會謀生的現實,遂生族語流失的現象。這樣將族語保存政策的責任轉嫁於原住民身上,造成其良心不安,可是原民會施政的美意?

語言學分類上,所謂的南部排灣和東部排灣。隨著排灣族移動的歷史,排灣語言呈現南腔北調的紛雜現象。不過,居然要以某一受外來語言影響甚深的海岸部落語彙和語調,作為教材範本及檢測的依據。此舉無異消滅其他特殊歷史文化情境下,自然產生具有部落特色的語言。這已經不是母語的學習。更弔詭的是,可能非但無法藉族語學習以傳承部落歷史文化,恐怕還會造成歷史文化遭到抹滅的嚴重災難。

筆者建議,族語的學習與檢測,除回歸當地部落,更要細膩逼真地整理書寫部落的歷史與文化。否則,依中央標準範本規範下的族語學習,可能產生錯置歷史具體感,結果是,原住民終難脫一再異化而喪失歷史文化主體性的宿命。

【2006/12/18 聯合報】

http://www.udn.com/2006/12/18/NEWS/OPINION/X1/3651582.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