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台積電文教基金會 協辦/聯合副刊 時間/2006年5月25日 地點/清華大學合勤廳

楊照,抒情、敘事、議論,筆下恆常帶著知識分子的熱烈情感但思緒冷靜,致力於歷史學、社會學等學科又能旁及其他,陳義芝稱他為「博學廣識,能『與時為消息』的作家」,羅智成則推崇,「透過文字與知識的掌握,楊照的散文散發著知性的魅力」,因此,由楊照析解「知性散文的奧祕」,可說恰如其分。對於這個課題,楊照除了從文學內部著眼,主張取法西方essay的傳統,為知性散文定位身世依歸;他更視野寬宏地,直指整個社會面對知識的態度,才是根本上決定知性散文興衰的關鍵。

散文在唐代有了巨大的質變

台大歷史系畢業後,赴美國哈佛大學直攻史學博士的楊照,自承遇到問題,尤其是未來的問題時,往往回到過去,了解過去至今,事情為何如此演變?同樣地,談到知性散文,他一本歷史專業,正本清源,自中西兩大傳統追溯散文史。

最寬廣的定義,散文乃相應於韻文而得名。楊照指出,唐代以前,所有不以記敘為功能、追求藝術價值的作品,都出之以韻文,這種態度在六朝達到顛峰。他發思古之幽情,稱六朝為中國的美學時代,當時人的地位與身分取決於美學品味。六朝士人敷粉、服五石散,還講究說話技巧,不僅要出口成章,最好出口成韻,筆下更是雕鑿,駢文──四六文盛極一時,今日我們視為僵化、腐敗、封建,只追求形式而無內容的文體,卻滿足了當時細緻的、折磨人的、奮不顧身地追求美的文化氛圍。

到了唐宋,韻文所壟斷的美學價值,漸次滲透入散文,文人開始將散文當成藝術品去經營,散文定義遂自廣趨狹:有意識而作的美文。可以敘事、可以抒情,也可以議論,寫什麼(內容)固然重要,怎麼寫(形式)卻往往更是重點。狹義的散文特點是:篇幅不長,在精簡的小天地裡容納最多的情思,完成一玲瓏剔透的作品。這是民初白話文運動之前,散文最大的質變。

忍不住要同旁人 分享對知識的喜好與掌握

與中國相同的,西方文學也分有韻無韻。但西方從未經歷唐宋時期的散文劇烈革命,始終維持廣義的不押韻、非虛構的特質。楊照以他多年擔任文學獎評審的豐富經驗,認為今日華文文學獎多半分為小說、新詩、散文三類,前兩類的身分殆無疑義,散文卻顯得曖昧,因為放眼西方,並無我們習稱的「散文」這個文類,固然有prose一字,但它指的是文字風格而非文類,維吉尼亞‧伍爾芙便說:「散文是卑鄙的。」起因於散文什麼都可以幹,也什麼都必須幹,詩與小說的高貴則立基於它們並非萬能。可知當我們談論中國近代散文時,不能拿prose對應,應該追索與理解的,是essay。

〈華麗而高貴的偏見〉是楊照談董橋散文的專論,文中指出,essay在中文裡沒有精準、確切的翻譯,比較接近的,乃《蒙田隨筆》的「隨筆」一辭,而蒙田也是essay這一文類的奠基者。《蒙田隨筆》的特色即為essay的特色:「一是親切親密的語氣,二是不拘形式的自由,三是高度主觀的判斷,四是熱鬧活潑上天下地的知識內容。」又說:「『隨筆』可以說是西方個人主義興起中的時代產物。『隨筆』同時也是西方知識開始大爆炸時期的一種對應形式。因為『隨筆』的基本精神,就是『個人化的主觀知識』。」他認為,隨筆就算處理個人情感,也是將情感「知識化」,探索「古往今來其他人在同樣的境遇中會有什麼樣的情緒、感觸」。

換言之,「隨筆」是無分類的知識文章,各式各樣的知識拼湊在一塊兒,產生具有特殊迷人色彩與光澤的文章。楊照格外強調,隨筆背後有個重要的態度,那是有個人,對知識如此熱愛如此好奇,忍不住要感染旁人、同旁人分享他對知識的喜好與掌握。而且他要傳達的,並非特定的學門,而是主觀的知識感受。

有知識的人寫論文,沒知識的人寫散文

回過頭來談中國現代散文,一方面它承襲美文傳統,基本上「文勝於質」,在文句、結構的琢磨上遠超過所要傳達的訊息,二方面它成立於一波瀾壯闊的時代,1917年《新青年》創刊、1919年五四運動……一路延續下來。李歐梵將五四時期稱為「浪漫世代」,遙與十九世紀西方文學、思想傳統裡的浪漫主義運動相呼應,它讓個人及其主觀感受超越理性與規範之上,不斷地在情感上探測表達的可能。浪漫主義之所以成為五四的主軸,在於當時有兩個重要追求,一是救國,二是解放自我。文學上的代表人物是徐志摩。徐志摩上追拜倫、雪萊,不只文章,他的長相、愛情,甚至死法,都「浪漫」極了。一時之間,「自剖」型的散文風行草偃,蔚為潮流。

散文於五四以降感性掛帥,1949年以後在台灣更加嚴重,乃因為政治威權惘惘的威脅,不夠感性的語言與題材都不方便下筆了,加上台灣文學的被刻意女性化,尤其散文最為徹底。除此,楊照還自大環境的影響,歸納出缺乏知性散文的兩個原因:

一是寫作這類文章需要對知識高度的熱情與好奇,然而多年來,我們的教育的最大「成就」卻正是早早扼殺了學生對知識的好奇。二是每一壁壘分明的學問也在發展它壁壘分明的語言,最核心的是學術論文,教授變身成製造論文的機器,活在自己的封閉語言系統裡,產製的成品只有極少數人能懂,以為在溝通,其實是不溝通。結果,有知識的人寫論文,沒有知識的人寫散文。

要寫好知性散文,必須回到西方隨筆的傳統

楊照拉高視野,指稱他從不覺得文學可以離開社會的基礎,離開所有其他的條件而單獨存在,更不可能單獨繁榮。知性散文的興衰維繫於整個社會面對知識的態度,而非文學內部的議題。沒有寬闊、開放的知識態度則很難產生知性散文,但若有少數幾個人自覺地投身知性散文的書寫,則可以藉著它影響這個社會,良性互動,使這個社會有比較好的知識態度。

誰最有機會成為那少數幾個有自覺的書寫者?楊照寄望那些已經擁有某領域專業知識的人,能以自己的專業為基礎去聯繫其他專業,以「文藝復興人」自許,並回到西方隨筆的傳統,將知識日常語言化,融入文學的趣味,才得以進入知性散文的堂廡。

演講最後,楊照重申面對知識的態度,他說,好多有趣得不得了的物事,就在日常生活裡隨處看得到,端賴有沒有這樣一個人,充滿著好奇心,追索東一個西一個這樣那樣的知識,他就有機會成就對這個社會將產生巨大影響的知性散文,讓知性散文逐步建立傳統,變成這個社會的一股力量,而不只是文學上的遊戲或少數人的專屬。

http://udn.com/NEWS/READING/X5/3467001.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