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搶救國文教育聯盟等發起連署,要向聯合國申請把正體字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如學者所言,大陸簡化字是政治力介入的結果,違反漢字發展法則,不利學習;不過台灣也要自問:是否未依漢字發展原則來教導學生,致使學生感受不到學習興味?

就以學習漢字單字來說,試問為人父母師長者,可曾認真了解每個字的字義與形成、變遷過程,並向子弟詳細說明,進而啟發其學習興趣?還是丟一本虛描習字簿給孩子,認為只要依樣畫葫蘆、會寫了,就算是「識字」了?

舉例來說,「前」、「後」二字是你我再也熟悉不過的常用字,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前之所以為前、後之所以為後?原來,「前」的古字為「止(上)舟(下)」,表示腳立於舟、順水前進之意,後來才多了個「刀」;「後」字原無雙人旁,上面是一束絲,下面是一隻腳,腳被絲纏住了當然無法前進,加了代表行走的雙人旁,就表示走得遲、落後了。

從「後」的字源,也可看出簡化字用同音的「后」取而代之是多麼無厘頭。「后」字意思是發號司令的頭兒,上面原為「女」,因為古時為母系社會,有生育力的女人說了算。到了父系社會,就變成「人(上)口(下)」,這是多麼有意思的演進!但當被簡化字借用為「後」時,即完全無法從字形看出遲、滯之意。

也許有人認為,有些正體字太難學,像「飛」,很多人寫不好、寫不對;其實也可能是師長不會教。據傳王安石注釋「飛」字時不知如何用詞,有人提示他:「鳥爪反而升也。」王安石恍然大悟,因為鳥兒升飛空中,兩爪正是向後揚。反觀簡體字卻只剩一爪,如此之鳥還能「飛」嗎?

若小朋友、外國朋友知道這些漢字的起源與典故,相信一學即會、終生難忘,更容易聯想到相關的詞句與正確意義。只是,又有多少漢字基礎教育者,願意教這些無關考試的「花絮」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guHistoryAlumni 的頭像
    FguHistoryAlumni

    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系友會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