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31709

海地自前總統亞里斯提德(Jean-Bertrand Aristide)於2004年2月29日在武裝動亂中流亡海外後,延期多次的總統大選終於在今年(2006年)2月7日舉行。在持續一週的計票中,代表「希望黨」的蒲雷華(René Préval)雖一直保持領先但始終未超過當選所需的50%門檻,而已開出選票中又有相當多的無效票,其支持者因懷疑官方作票再次陷海地於動亂中。在浦雷華指控「選舉過程中有大規模舞弊和嚴重錯誤」後,海地總統府不得不組成一個包括各政黨、選務和政府官員在內的委員會負責調查。直到2月14日將近8萬5000張丟棄的選票被發現後,調查委員會同意不將其計入總投票數,蒲雷華的得票率才從49.76%提升到51.15%。選舉爭議雖塵埃落定,但更值得觀察的是海地的民主能否穩定發展。

失敗的民主化國家

1791年黑奴起義成功,海地成為拉丁美洲第一個擺脫奴隸制度的國家,1804年又成為拉美第一個獨立的國家,但目前也是拉丁美洲最貧窮、文盲比例最高的國家,失業率高達75%,社會不平等與普遍的貧困是海地動盪不安的根源。1986年的2月7日,小杜華利(Jean-Claude Duvalier)偕同家小被迫搭乘美國軍機流亡法國後,正式結束其父子共計30年的獨裁統治。

亞里斯提德雖於1990年成為海地史上首位經由民主方式產生的總統,然因其作為激怒軍方,當年9月30日即在政變後被迫流亡美國。1994年10月,美國總統柯林頓派兩萬名美軍幫助海地恢復民主,為總統歸國鋪路,但條件是亞里斯提德只能做完原本的任期。1995年亞里斯提德推出親信蒲雷華競選總統,自己則退居幕後操縱政局。2000年,亞里斯提德在憲法規定不得連任的限制解除後重新參選,再度當選總統。但不久又再次面臨政變危機,當時主導政變的前警察總長成為2003至2004年動亂的叛軍領袖,同年2月底亞里斯提德在情勢失控下流亡中非共和國。之後儘管聯合國陸續增派部隊協助維和,但海地仍一直處於無政府狀態。

諷刺的是布希政府在去年6月解除對海地實施了14年的武器禁運以利警方平亂,美國大使佛利(James Foley)雖表示:「那些武器是海地警察維安能力的一大重要因素」,但人權團體認為「將武器賣給該國警察可能使違反人權之事更火上澆油」。事實上綁架已成為海地最興盛的產業,去年4到12月計有28名美軍士兵在遭綁架,平均每天有8到10名百姓遭綁架,海地已超越哥倫比亞成為拉丁美洲綁架之都。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雙月刊去年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海地被列為全球54個「失敗國家」的第10名。根據杭廷頓在《第三波:二十世紀後期民主化浪潮》一書中所列舉有助於民主化的因素,如強大的中產階級、高水準的教育、低度的社會兩極化和社會暴力等,海地無一具備,若從該國近年來不斷惡化的政情觀之其民主發展實不容樂觀。以下從國家重建、美國干涉和威權遺緒三個層面探討海地和拉丁美洲的民主危機。

國家重建困境

根據美國政治學者曼斯斐德(Edward D. Mansfield)和史奈德(Jack Snyder)去年合著的《為戰而選:新興民主為何走向戰爭》一書,所謂「不完全的民主化國家」係指那些建立民主機制程序錯誤的國家,例如雖先有選舉,但沒有文人領軍的制度、沒有獨立的司法機關或對反對黨和新聞沒有足夠的保障等,這種國家的民選領導人反而更可能利用民主巧取個人的政治利益,海地正是典型的「不完全民主化國家」。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其《強國論》一書則指出,美國在諸多直接干預或占領的國家如海地、巴拿馬、多明尼加等,都曾嘗試「國家重建」──辦理選舉、壓制軍閥、掃蕩貪汙、振興經濟,但其制度能持續維繫者寥寥無幾,海地當然不屬其中。

海地獨立兩百年來政變超過30次,目前年人均所得不到400美元,大部分百姓每天平均支出少於一美元。根據美國國務院的報告,哥倫比亞輸往美國的古柯鹼約有百分之十途經海地。此次大選中競選經費最充裕的兩位候選人,都和販毒集團關係密切。另根據「無國界記者」協會今年初公布的資料,對記者的人身安全而言海地是最危險的國家之一。

美國惡質干涉

在「金錢外交」的大纛下,海地在1915到1934年被美國占領長達19年。冷戰期間,美國基於「國家安全」的理由對其「後院」的干涉從未中斷過,例如艾森豪為制衡古巴卡斯楚支持1957年上台的老杜華利(François Duvalier)獨裁政權,之後如甘迺迪/詹森對多明尼加和巴西、尼克森對智利、卡特對尼加拉瓜和薩爾瓦多、雷根對尼加拉瓜、巴拿馬和瓜地馬拉等不一而足。老布希和柯林頓政府則再次介入海地,而其共同目標只在恢復政治穩定,不使海地繼續成為華府的「問題」。

儘管《華盛頓郵報》呼籲美國政府應以軍事力量支持海地的民主,但《紐約時報》今年1月29日一篇長達近8000字的報導說明海地如何成為美國對外干涉的失敗案例。該文引述海地問題專家馬奎爾(Robert Maguire)的看法,他認為小布希政府「輸出的並非民主而是恐懼,亦即,如果不按照美國的利益行事,其下場可能和亞里斯提德一樣」。此一評論不但充分反映拉美普遍厭惡美國「藉民主之名行干涉之實」,更說明美國在拉美推動民主的困境。

以美洲國家組織去年在佛羅里達州舉行的第三十五屆年會為例,美國國務卿萊斯和布希總統先後在演說中呼籲美洲地區應建立更大的民主空間,而民選的領袖則有責任以民主治國。然大會「擴大民主利益」的主題實則反映拉丁美洲在民主發展上和美國存在著嚴重歧見,而美國所提成立監督區域內民主發展委員會的建議則在閉幕宣言中被省略掉。《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桑切斯(Marcela Sánchez)女士認為布希的拉美政策簡直就是中了「麥得斯詛咒」(Midas curse)──任何意見都遭質疑。華府智庫「美洲對話」總裁哈金(Peter Hakim)則認為美國只有「在短期內少插手才可能獲得長期的成功」。《洛杉磯時報》社論悲觀地指出美國在拉美捍衛民主的「機會之窗已暫時關閉」。美洲國家組織秘書長殷蘇薩(José Miguel Insulza)認為華府建議之所以遭拒,因該監督委員會像是「某種民主警力」。

此一評論顯示拉美國家對美國自居為「民主警察」的強烈反感,其實若以小布希就職以來的表現觀察,這位拉美的「民主警長」確實有瀆職之嫌。除海地的案例外,2001年底阿根廷發生該國史上最嚴重的經濟風暴,布希政府的財政部長歐尼爾毫不掩飾地表達對紓困計畫的嫌惡,他非但未能即時伸出援手反而認為阿根廷罪有應得,結果創下兩週內出現五位總統的紀錄,導致經濟學家克魯曼(Paul Krugman)警告美國「不要為阿根廷哭泣」,而應該要「跟著阿根廷一起哭」。2002年4月11日委內瑞拉發生政變,當時正在哥斯大黎加參加拉美峰會的各國元首紛紛表示譴責,唯獨美國幸災樂禍。未料不到48小時查維茲又在支持者的簇擁下返回首都,布希因未能及時表達反對政變的立場導致其推動民主的承諾遭受質疑。2003年美國出兵伊拉克,在拉美及加勒比海34個國家中僅獲6國支持,其中5個因正準備和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哥倫比亞則因每年接受6億美元的軍援。

再以今年1月底美國表示可能釋放恐怖分子波薩達(Luis Posada Carriles)為例,說明布希政府在反恐上的矛盾。年近80的古巴流亡人士波薩達去年在潛入美國6週後,於5月17日在邁阿密被「國土安全部」幹員拘留。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解密文件,波薩達自稱曾參與1976年10月爆破由卡拉加斯飛往巴貝多的古巴航機,造成73人喪生。波薩達同年起在委內瑞拉服刑,但於1985年逃獄,委內瑞拉援引三項國際法向美國提出引渡波薩達的要求,其一為委內瑞拉與美國簽署的引渡條約,其二為鎮壓非法攻擊民航安全活動的公約,其三為國際鎮壓恐怖襲擊的公約。

然而美國早在去年5月27日即拒絕委內瑞拉的要求,華府之所以會獨厚波薩達因為他曾參與1961年突襲古巴的「豬灣」行動,他也曾參加1980年代尼加拉瓜反桑定政權的游擊組織,而這些都是冷戰期間由美國主導、支持的政策。更重要的是引渡案請求國委內瑞拉「逢美必反」的政策使華府有如芒刺在背,近來更夥同巴西總統和玻利維亞新任總統成立「反美聯盟」,導致布希對查維茲欲去之而後快,因此不惜做出和反恐立場矛盾的決策。此案充分顯示只要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恐怖分子並非罪不可赦。

威權遺緒難解

2004年3月初亞里斯提德在記者會上表示自己是被劫持而流亡,堅稱仍是海地總統並呼籲海地人民對占領該國的「毒梟和恐怖分子」實行「和平抵抗」。當時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包潤石則表示,「亞里斯提德先生如果真心為祖國著想,就讓他的國家邁向未來,不要再掀舊帳了。」而所謂「舊帳」包括美國粗暴干涉海地內政不足與外人道的惡行,以及前軍事強人賽德拉斯(Raúl Cedras)和更早的杜華利父子等執政期間所犯令人髮指的罪行。儘管海地在美國的壓力下無力清算前政府的種種罪行,但拉美其他國家為解決「威權遺緒」問題則已陸續成立「真相調查委員會」。

所謂「威權遺緒」係指民主政府應如何面對先前威權政府所建立的組織、法令等,其中最棘手的則為如何處理前政府官員所涉及的罪行,包括貪汙、謀殺、綁架、凌虐等,應該是「原諒遺忘」(forgive and forget),還是「起訴懲罰」(prosecute and punish),對爾後民主的鞏固有很大的影響。

拉美各國「真相調查委員會」所調查的罪行概可分為三類。第一類為年代雖久然因一黨執政多年故不便調查者,如墨西哥於2001年11月任命特別檢察官調查1968年10月2日特拉特洛可廣場屠殺案,以及其後至少275件的政府殺戮案件。第二類為年代雖不久遠但再不查明可能無法還給當事人公道者,如阿根廷調查自1976年至1983年軍政府時期的總統魏德拉(Jorge Rafael Videla)與前海軍總司令馬賽拉(Emilio Eduardo Massera)因涉及屠殺、竊嬰等罪行。第三類為年代不久但通常為「威權─民主過渡」或「政黨輪替」之前發生者,前者如智利對前獨裁者皮諾契,後者如秘魯對前總統藤森謙也的控訴。

先看智利,1973至1990年軍政府統治者皮諾契千禧年被英國釋放返國後因遭多起控訴,調查更發現他以假名開設秘密帳戶存款超過2700萬美元,去年11月23日遭檢方以逃稅、詐欺、申報偽造文件等罪名起訴,法官下令將他逮捕並處以居家軟禁。次日繳清保釋金後不久,法官又以皮諾契應為1974年執行「可倫波行動」中三名異議人士失蹤負責對他提出控告,皮諾契再度被遭居家軟禁。今年1月23日,皮諾契之妻及子女因被控在海外銀行擁有秘密帳戶及故意提交「不完整和錯誤」的納稅證明,遭到逮捕。其長女露西亞企圖向美國申請政治庇護未被接受,1月29日自美返回智利隨即依「逃稅及使用假護照」罪名被逮捕。

次看秘魯,儘管前總統藤森因遭指控侵害人權、貪瀆等21項刑事罪名,而無法在2011年2月前擔任任何公職,但他仍於去年11月6日從日本取道墨西哥飛抵智利,企圖伺機返回秘魯東山再起,結果次日清晨即遭智利警方逮捕,其所提保釋請求則遭法院駁回。今年1月秘魯已根據和智利間的引渡條約在兩個月內提出正式的引渡要求。

1990至2000年秘魯在藤森和軍方聯手高壓統治下,對民主和正義的追求噤若寒蟬。根據2003年8月秘魯政府公布四千多頁的《真相調查報告書》,以「罄竹難書」形容藤森任內所犯罪行實不為過,其中多項罪行屬國際法上「普遍性管轄」的範疇。所謂「普遍性管轄」係指某些特定罪行如殘害人群,因其在本質上危害到人類社會的利益,故無論罪行發生於何地,由何國國民所為,各國皆得對此類行為採取管轄。本案最尷尬的可能是智利政府:是否將藤森交付引渡?如果同意引渡應交給日本還是秘魯?

就在拉丁美洲許多國家相繼開始處理「威權遺緒」問題之際,布希政府卻在去年11月20日表示,由於美國公民未來可能受到「國際刑事法庭」審判時,拉美八個不願提供豁免權的國家將受到中止提供所謂「經濟支持基金」的懲罰,其理由是法庭可能因政治原因調查美國的軍人和官員。其實去年12月20日數千名巴拿馬民眾遊行抗議美國16年前入侵該國所造成的傷亡,代表的正是對美國「藉民主之名行干預之實」偽善的不滿。而今年1月就任的玻利維亞總統莫拉雷斯(Evo Morales)已在2月向美國提出引渡前總統桑切斯(Gonzalo Sanchez de Lozada)之要求,因為他在2003年2月逃往美國前曾造成32人死亡的慘劇,其發展值得觀察。

結語

過去10年來拉丁美洲已有超過10位以上的民選總統在任期未滿前被迫下台,因此海地的總統大選絕不代表其民主將穩定發展。針對海地的獨立,已故千里達學者詹姆士(CLR James)在其著作《黑色的耶可賓黨人》中曾謂:「黑人由奴隸轉型成能自我組織的人,並擊敗當年實力強大的歐洲強權,是革命鬥爭和功業裡最偉大的史詩。」對照於今天的海地令人不勝唏噓。至於拉丁美洲,哥倫比亞籍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茲(García Márquez)曾謂:「拉丁美洲的歷史是一切巨大而徒勞的奮鬥總結,更是一幕幕事先註定要被人遺忘的戲劇總和。」就算過去的都可被忘掉,但今年內巴西、秘魯、尼加拉瓜、委內瑞拉等國將舉行的總統選舉仍值得密切觀察,因為這些選舉不僅影響美國未來在拉丁美洲的政經地位,更將決定此一地區的民主發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guHistoryAlumni 的頭像
    FguHistoryAlumni

    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系友會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