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多年來用來暱稱妻子的閩南語用詞「牽手」,自清代以來,即被認為源自台灣平埔原住民語,但最新台灣史研究指出,「牽手」用法為16、17世紀在東南亞發展的漳泉語系漢人所創,再傳回原鄉及台灣。
中研院台史所助研究員翁佳音最近在所內的刊物發表論文「『牽手』(khan-chhiu)」來看台灣世界史」,他從語音上排除「牽手」源自台灣原住民族南島語的說法,並引用中外文獻指出「牽手」最早在17世紀初的菲律賓文獻即出現,比台灣文獻早了一百年。
台灣清代早期方志記載台灣平埔族「自稱其妻曰牽手」、「婚姻名曰牽手」、「番俗娶妻曰牽手」等,此一歷史敘述後來幾被視為定論,但翁佳音研究發現,在金門、廈門及東南亞的漳泉語系華裔社會中,也有「牽手」用法。
目前分類:轉載-報紙中的台灣史 (81)
- Oct 20 Thu 2005 23:19
17世紀菲律賓文獻 就有牽手 【記者曹銘宗/台北報導】 【2005/10/19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