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多年來用來暱稱妻子的閩南語用詞「牽手」,自清代以來,即被認為源自台灣平埔原住民語,但最新台灣史研究指出,「牽手」用法為16、17世紀在東南亞發展的漳泉語系漢人所創,再傳回原鄉及台灣。

中研院台史所助研究員翁佳音最近在所內的刊物發表論文「『牽手』(khan-chhiu)」來看台灣世界史」,他從語音上排除「牽手」源自台灣原住民族南島語的說法,並引用中外文獻指出「牽手」最早在17世紀初的菲律賓文獻即出現,比台灣文獻早了一百年。

台灣清代早期方志記載台灣平埔族「自稱其妻曰牽手」、「婚姻名曰牽手」、「番俗娶妻曰牽手」等,此一歷史敘述後來幾被視為定論,但翁佳音研究發現,在金門、廈門及東南亞的漳泉語系華裔社會中,也有「牽手」用法。

為何清代文獻記載「牽手」是番語?翁佳音認為,漢族本身也存在族群差別觀,台灣古稱「東番」,與西藏、西域的「西番」一樣是番地,目前泉州出版的辭典有一條詞「番仔」,註釋是「指外國人,有時指華僑」,難怪清代台灣的宦遊人士會把「牽手」視為番語。

翁佳音指出,「牽手」是漳泉人在海洋世界與其他民族相會過程中所創的新詞,語源是漳泉語,但也不排除源自西班牙語casarse。

類似「牽手」起源的新論證,過去被認為是清代台灣漢人所創的「颱」字,現在則被認為源自阿拉伯語,經由早年海上貿易、跨文化接觸的東南亞華僑音譯成中文。

根據台灣史研究者朱瑪瓏的研究,中國25史沒有「颱」字,漢字傳統稱此自然現象為「颶」,唐代文獻即說「海風四面而至,名曰颶風」;中文文獻最早的「颱」字,出現在明天啟6年(1625年)明廷趕走澎湖荷蘭人的善後文件中。

朱瑪瓏指出,「颱風」與19世紀才出現的「typhoon」,可能都源自阿拉伯語tufan。他說,16、17世紀活躍在東南亞颱風帶的海上勢力,除了華商之外,還有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歐洲人,這些人從西方來,經過印度洋的颱風帶,帶來了tufan一詞,後來華商據以創造了「颱」字,在17世紀初進入漢字書寫系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