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金像獎將表揚二○○六年的優秀電影,預計於二月二十五日舉行頒獎典禮。由於好萊塢天后茱莉亞蘿勃茲、瑪丹娜、伊麗莎白赫莉等當紅女星發起「拒帶血鑽石」,使得歷來頒獎典禮前,眾家女星爭奇鬥艷展示高貴鑽石的星光大道恐將黯淡,預料將如今年金球獎頒獎典禮一般,不再金光閃閃。

再看看台灣,情人節剛過,大概也有不少女性在這天如願以償獲得美鑽,已故女星瑪麗蓮夢露曾說過:「鑽石是女人最好的朋友。」「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電視上的廣告每每出現妻子或情人被丈夫或男友以鑽石首飾相贈而欣喜若狂的畫面,是如此扣人心弦,鑽石是女性夢寐以求的禮物。只是,戴上閃亮的美鑽時,卻從沒有人問過:「你戴的是血鑽石(Blood Diamond)嗎?」

如果知道價格昂貴的鑽石背後的代價;如果知道璀璨光芒下沾滿非洲人民的鮮血,恐怕大家就不會去買鑽石。

血鑽石又稱「衝突鑽石」,如此血腥的名詞緣於鑽石的主要出產地--非洲。在全球每年營業額逾六三○億美元(約台幣二兆五三一億)的鑽石業,並未替非洲多數國家帶來顯著的經濟利益,反而成為大多數非洲人民的災難。如中非的安哥拉和剛果民主共和國,北非的利比亞和西非的塞內加爾等國,鑽石卻成為當地叛亂分子購買軍火的資金來源。他們為了搶奪這些價值不菲的原始鑽石,不惜強拉壯丁,甚至年幼的村民在十分艱苦的環境下採礦,並經常受到非人道的待遇,上百萬鑽石開採工人每天工資甚至不到一美元。

據聯合國統計,和「奪鑽」有關的非洲內戰,造成獅子山、安哥拉、剛果、賴比瑞亞等國六五○萬難民潮,導致至少三七○萬人喪生,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嚴重的人道危機。最後叛亂組織到手的鑽石輾轉通過走私混入一般的鑽石出口管道,經過第三國的加工後,進入先進國家的鑽石成品行列,讓外銷到歐美先進國家的美鑽意外染上血腥,無法分辨出其來源。

根據《華盛頓觀察》週刊報導,宣導打擊血鑽石交易的非營利性組織「環球目擊」,在一九九八年正式開始了打擊衝突鑽石行動,將血鑽石背後不堪的來源揭發出來,國際社會逐漸開始重視這個問題,並對全球的鑽石產業賦予了更多的關切和檢驗。

二○○○年,主要鑽石交易國、鑽石產業和非政府組織的代表齊聚於南非的金伯利,對鑽石來源的問題進行談判;二○○三年,各方終於達成協定,正式成立名為「金伯利進程」(Kimberly Process)的驗證機制:各國政府和鑽石商承諾將對鑽石的來源嚴格把關,以防止來自衝突地區的鑽石流入市場,讓消費者在購買鑽石時,不必為它們「血淋淋」的來源而背負良心的譴責。

然而,「金伯利進程」實施至今卻是績效不彰,由於珠寶商貪圖暴利、鑽石產業並沒有一個獨立的追蹤機制,鑽石的來源更沒有受到獨立的第三者--例如ISO(即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認證。

再加上各國政府的執法不力--就連美國總統布希已於二○○三年四月二十四日簽署「清白鑽石貿易法案」(Clean Diamonds Trade Act),迫使美國的珠寶商遵守金伯利進程的規定。但是美國政府也並未盡到其應負的責任,更是讓不肖鑽石商有機可乘,非法的血鑽石因而繼續潛伏在珠寶市場上。一無所知的消費者常常不知自己在戴上一隻光彩奪目的鑽石戒指的同時,手上已經沾滿鮮血了。

沒有人願意手中高貴、純潔的鑽石被衝突和血腥所玷汙,消費者將成為打擊血鑽石的最後堡壘,下次當你購買鑽石時,請記得詢問賣方:「是不是有確保鑽石來源不是從戰亂地區來的?是否有鑽石供應商的親筆保證,他們供應的鑽石並非衝突鑽石?」

(作者為軍事評論者)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112007021600267,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