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馬英九起遭訴 反貪腐總部:非政治迫害 【中央社/台北十六日電】 2007.02.16 05:53 pm

前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因首長特別費案遭起訴,反貪腐總部今天表示,檢察官侯寬仁起訴馬英九並非沒有證據,各界應尊重並肯定司法,不要以政治迫害解讀,也呼籲馬英九應坦然面對。

魏千峰接受媒體訪問表示,檢察官侯寬仁起訴馬英九並非沒有證據,雖然很多人替馬英九抱屈,但國務機要費案發生後,已可瞭解台灣司法的獨立性,呼籲各界應尊重並肯定司法,不要因為藍綠政治立場改變對司法的認定,也期盼馬英九坦然面對。

反貪腐總部新聞總監張富忠表示,馬英九遭起訴在總部內也經過多次討論,有人認為馬英九不該宣布競選總統,他則認為未來發展仍有變數,馬英九是否參選還有待觀察,但馬英九不應該把自己與台灣民主綁在一起,馬英九沒有那麼重要。

他說,馬英九遭起訴可以對照出藍綠惡鬥的荒謬,檢察官陳瑞仁起訴總統夫人吳淑珍時,被視為藍營大英雄,被綠營批評,而侯寬仁起訴馬英九,又成為綠營大英雄,被藍營批評,這些政黨都是不合格的。陳瑞仁及侯寬仁展現司法獨立,是台灣社會寶貴的資產。

反貪腐副總指揮許博允說,總統與市長不同,總統的位階是制高點,掌理國防、外交、內政等,不同於行政官僚,而是一國的精神領袖,所以反貪腐總部會發起「倒扁」運動,而尚未對馬英九有所行動。

http://www.udn.com/2007/2/16/NEWS/NATIONAL/NATS1/3732576.shtml



檢察官的罪疑惟輕有兩種 【聯合報/楊力/自由業(宜縣冬山)】 2007.02.16 03:13 am

特別費案起訴了馬英九,許多人都在討論特別費案與國務費案的標準是否一致。且不論檢方是否真的依同一套法律標準行事,單從起訴書行文來看,就明白顯示檢察官對被告的「態度」並非同一標準。

純就犯案動機與行為來看,國務費案中的扁珍,最好的對比不是馬英九,而是余文,因為涉及的都是需要以合格單據核銷的公款部分,且三人皆被檢方認定是以假發票來A。

不過,對比國務費案與特別費案的起訴書,卻可發現,檢察官雖將扁嫂依貪瀆等罪共犯起訴(扁因總統刑事豁免權保障無法起訴),卻未對她或扁的犯行加諸任何評述,甚且還請求法官「依規定減輕其刑」。

但檢察官又是怎麼看待余文的犯行?答案是:「審酌被告余文犯後仍執詞狡飾,欲以帳目不清之卸詞脫免貪瀆重責,顯見毫無悔意,請予從重量刑,以示懲儆。」

這就真讓人為余文大抱不平了。檢方不過認定余文汙了七十餘萬元,且就算他供詞反覆,仍是針對檢察官偵查的發票內容而為的供詞,如此卻仍被檢方冠上「狡飾」、「狡賴」的帽子。

然則,檢方查出扁珍以假發票A國務費高達一千四百餘萬元,甚且還大費周章的戳破扁四項機密外交的謊言,但通觀起訴書,就是找不到「狡飾」、「狡賴」或比之更重的負面評價,至多僅是「純屬虛構」。檢方對相同犯行的被告竟出現如此懸殊的文字評價,會是同一態度嗎?

暗藏更多玄機的差別態度則是,特別費案檢方數度引「罪疑惟輕」原則指出,已在若干筆特別費上做出對馬英九有利的認定;反觀國務費案,檢方卻是「全盤」對扁以現金領出的國務費「罪疑惟輕」,但起訴書卻隻字不提這四字。

如此一來,若單看起訴書文字而不深究內容,必給國人「嚴辦扁、輕辦馬」的印象,殊不知真實情況可能完全相反。

因為,「罪疑惟輕」是一種「大原則」的認定,通常在檢方決定起訴或不起訴、法官決定作有罪或無罪認定時,才會引用。檢察官決定不深究扁所有以現金支領國務費部分,那才是真正的「罪疑惟輕」;檢察官無法深究馬入私帳部分金額是否為特別費節餘,那是「力有未逮」,絕非「罪疑惟輕」。

檢察官起訴權貴,且自認「毫無政治考量」,的確值得國人喝采;然則,兩份起訴書出現的種種落差,卻真實呈現在國人眼前。但願這只是吹毛求疵的起疑,而不是檢方利用法律專業所作的「精心安排」。

http://www.udn.com/2007/2/16/NEWS/OPINION/X1/3731934.shtml



中國時報 2007.02.16  一宗起訴案 二分台灣社會 中時社論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因特別費案,被台北地檢署以貪汙罪嫌提起公訴,在台灣政壇掀起驚濤駭浪,迄今方興未艾。多家媒體民調顯示,該案起訴之後,馬英九聲勢反而大幅上揚,足見多數人民對此案之觀感與司法單位截然相左。雖然農曆新年將至,台灣人民即將返鄉圍爐而暫忘政治之紛擾,但是我們認為,起訴馬英九的後續效應將在年後持續發酵,而未來一年的台灣政壇,也將處於長期焦土對峙、彼此相互毀滅的局面。

從起訴馬英九之後其聲望顯著逆勢上揚的數據來看,多數台灣人民都認為將馬套上「貪汙」的頭罩是不可思議的;以司法院長翁岳生的名言描述,用貪汙罪嫌起訴馬英九,確實與多數台灣人民的情感認知有明顯的差距。人民評斷馬英九的是非功過,當然不是僅憑一時一事,而是靠經年累月的觀察。馬英九從哈佛大學返國教書,從政數十年,定期捐血累計超過百次,從不惹任何花邊新聞,從不與任何財團掛勾,其妻子家人全身上下找不到任何一件名牌服飾,更不必提珠寶名表。正因為如此,馬英九本人才被貼上「不沾鍋」的標籤。馬英九在台北市長任內,或決策優柔受人詬病、或團隊作風引人疵議,可受批評之處甚多,但若要說他貪汙,恐怕與絕大多數人民的認知不符。把馬英九、周美青與陳水扁、吳淑珍同列為貪汙被告,這種強烈的不對稱感,是悖離人民情感者一。

檢察官起訴內容與廣大人民長期觀察的認知有差距,其實反映地檢署對於特別費的詮釋「見樹不見林」。所謂「見樹」,是指檢察官堅持特別費必須用於公務、領出後必須用完、當作私人財產申報就是有犯意。這些法條詮釋的微觀認定不能說錯,但是卻缺乏宏觀「林相」的掌握。蓋政務首長特別費,原本就是為了首長零星而不便的諸多開支而設。政務首長的支出,有時很難做公、私的區分。舉例而言,數百萬台北市民婚喪喜慶的紅白帖,坦白說與市政公務當然無關,看起來像是私事,但要說紅百帖支付是「聯絡市民感情」的公事,似乎亦無不可。正是這一類的灰色支出,需要首長特支費的彈性,而這樣的彈性,也正是容許特支費半數不必報銷、不必記帳的緣由。因為特支費的支用有前述彈性,主計處與審計部乃容許首長以現金或匯款方式將金額領出,不再過問其後續。檢察官似乎從不了解特支費在實務上的真正意義,才會以書面公文確認其形式意義,認定「領出」就代表「犯意」、當事人未能證明「花完」就表示有「詐術」。這種將法條文字僵硬詮釋,全無情境考量的司法態度,此乃司法與人民認知悖離者二。

從經費支領方式來分析,依主計處規定,特別費是可以提領現金或匯入私人帳戶的。一旦公款可依法匯入私帳,當然就再難區分公款或私款。馬英九以「大水庫」論,主張其支出大於收入,是公帳依法匯入私帳混淆後的必然推論,卻被檢察官以其他發言而予以否定,也是易生爭議之見解。若是要論貪汙特別費的犯意,絕對是以現金支領者強於定期匯款者。平心而論,政務官每個月以現金支領十幾萬抱回家,不是為了「湮滅證據」是為了什麼?地檢署對馬英九這樣誠實匯款顯無遮攔之意圖者嚴厲論罪,卻對現金提領、自始即意圖湮滅所有支出事證者全數放過,完全不符合法律公平的原則,還要諷刺無犯意者「未戴手套」,用語尖酸刻薄,此為悖離人民情感者三。

當法律悖離人民情感時,起訴就當然會刺激當事人民調的上升;但起訴馬英九的後續效應還不只如此。民進黨上下當初盯上馬英九特支費,只是想把他拖下水,以烏賊戰幫民進黨諸多弊案脫困。但是現在,烏賊墨汁竟然嗆倒了藍軍唯一的政治模範生,泛藍群眾怎麼嚥得下這口氣?對泛藍而言,顯然連最後防線的司法都是這樣不公不義,他們哪裡還有什麼顧忌?未來一年,除了破釜沉舟、全面焦土之外,在野黨哪裡還有什麼顏面、身段要考量?一個悖離人民情感的起訴,也許成功羞辱了政治明星,卻也全面激化了藍綠的對立。

未來一年,台灣社會將正式進入「藍綠二分」的時代;所有的中道聲音將難再有空間。這是台灣的悲哀,也不幸是所有台灣人民的歷史共業。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112007021600265,00.html


中國時報 2007.02.16  如果我是王金平… 葉煬彬/台中潭子(教育人員)

馬英九提前宣布選總統,當然增加國民黨整合的困難度。如果我是王金平,除非有退出政壇的心理準備,否則此時不宜貿然與馬英九決死戰,避免敗得很難看。

王金平與馬英九相比較,馬英九贏在民意支持度不只高,而且高出其他人很多,即使沒有國民黨的支持,照樣可以打一場可能勝選的戰爭;王金平則不同。王金平的優勢在於政通人和,朋友多、敵人少,論民意支持度,則不如馬遠甚,與綠營四大天王任一人相較,亦有不及。坦白講,王金平若想成功,先決條件必須先獲得國民黨提名。

如果我是王金平,我會學日本戰國時代的德川家康,等待機會。首先,我不會去和馬英九決裂,免得撕破臉。其次,我也不會去當馬英九的副手,免得降低自己的政治行情。如果馬英九三審定讞判有罪,則順理成章成為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在李登輝的暗助下,足可與綠營出線者一較短長。若確定無法獲黨提名,就選擇留在立法院,即使馬吳配最後勝出,並贏得總統大位,在國會仍得看我臉色。

最壞的情況是:馬吳配最後勝出,並且連任兩次,吳敦義二○一六年又繼續代表國民黨競選,果真如此,也只有認了。即使如此,在政壇上也算全身而退,至少比林洋港等人強很多。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112007021600270,00.html



綠委籲蘇揆 追回馬英九一等勳章 【聯合報/記者林河名、許俊傑、劉愛生、張家樂/連線報導】 2007.02.16 03:06 am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涉特別費案遭起訴,民進黨立委高建智昨天表示,馬英九涉嫌貪汙罪,行政院長蘇貞昌應立即追回馬英九卸任台北市長時頒贈的「一等功績勳章」。

民進黨的天王們,也繼續抨擊馬英九。前行政院長謝長廷昨天在台中縣指馬涉特別費貪汙案被起訴,清廉經不起考驗,「清廉是要沾鍋,但不能偷吃」。

行政院長蘇貞昌在桃園和南投時指馬英九在第一夫人吳淑珍被起訴時,要求陳總統下台,但自已被起訴卻宣布參選總統,有「兩套標準的矛盾」。

高建智與「九○八台灣國運動」召集人王獻極昨天舉行記者會表示,檢察官雖請求法院對馬英九從輕量刑,但馬英九宣稱沒有犯意,對自己的貪汙行為沒有悔意,不符合從輕量刑的刑法要件,目前只剩「認罪協商」一途。

http://www.udn.com/2007/2/16/NEWS/NATIONAL/NATS1/3731905.shtml



冷眼集》集體催眠 只剩古月照今塵 【聯合晚報/記者王正寧/特稿】 2007.02.16 02:59 pm

立法院長王金平上午出席連馬王會之前,主動出招,要求盡快改選黨主席,並支持連戰回任黨主席,這兩項訴求,不但會催化今天的連馬王會,可預見的是,勢必會在國民黨內產生連鎖效應。

現在的國民黨,似乎進入集體催眠狀態,有人堅持「王馬配」必勝,有人力挺「馬王配」最強,一心以為2008鴻鵠將至,只是裂痕擴大之際,已忘了眼前的立委選舉。過渡、看守的代理黨主席吳伯雄可以強勢主導排黑條款,卻無力協調立委選舉、處理黨產問題,國民黨危機將至,卻渾然不知。

在前主席馬英九宣布參選總統之後,叫好的不少,逢迎的更多,所有的努力,只為馬英九解套,擁王派的反彈也愈發不可收拾,彼此拉扯、暗自叫陣,協調只是給連戰面子,沒有結論,早已是場外雙方共識。

王金平此時出招,除了以議長之尊表達對立委選情的憂心,顯然也對吳伯雄的立場和能力有所質疑。

事實上,王馬之爭過程中,確實摻雜著立委初選的恩怨糾葛,難保不會總統未選,立委已敗。民進黨四大天王競爭不在話下,檯面上的車拚、檯面下的角力,激烈程度不輸王馬相爭。立委們各擁其主,但所有進度仍舊按表操課,毫不馬虎,眼見對手已經厲兵秣馬、好整以暇,國民黨仍陷空轉。

不只立委選舉協調停滯不前,以代理主席身分,吳伯雄對黨產問題了解多少?又有多少能力處理?馬英九宣示六月前完成黨產處理,也確定跳票,且難保黨產爭議不會是下個「地雷」。排黑條款或許頭過身就過,後遺症多大仍待評估,但是眼前的挑戰難道可以視而不見?如果王馬協調不下,黨主席3個月後再改選,或許國民黨會從「催眠」進入「冬眠」,驀然驚醒,只剩古月照今塵。

http://www.udn.com/2007/2/16/NEWS/NATIONAL/NATS1/3732195.shtml



馬,號召十萬青年十萬軍 【聯合報/張系國/小說家(美國匹茲堡)】 2007.02.16 03:13 am

馬英九被修理得火大,終於忍不住發出獅子吼。他這一吼,民意支持度立刻上升。當然少不了有人故意說,馬英九不該改變他的溫柔敦厚,這樣會破壞他的形象,令中間派失望。奉勸馬英九千萬不要再上當。桑品載昨天在民意論壇的文章說得對,「馬英九有多強,支持他的人就有多強」。

報載,馬英九將在高雄設寓所及辦公室,這是好消息。觀察歷史上的中興之主,幾乎都從遷都或練兵開始。遷都,才能夠避免舊官僚的糾纏。練兵,才能夠有子弟兵可用。當年沒有黃埔建軍,國民黨早完了!馬英九既然已經辭黨主席,就不必再受國民黨那些老傢伙的牽制。百萬紅衫軍至少證明了一點;台灣的民主運動不再只依賴政黨動員。國民黨需要馬英九,馬英九卻不一定需要國民黨。

馬英九要做台灣的總統,必須證明他不但願意做北部人的總統,也願意做南部人的總統。台客性格裡有強烈海盜性格的部分,只有強者才被人瞧得起,管你是偷來搶來都一樣。這裡不談對錯,但無疑這是一種文化現象。馬英九敢硬起來站穩立場,卻大膽和深綠交談,說清楚講明白中華民國的真正價值其實是它代表一種非統非獨、族群融合、安居樂業的生活方式,才能贏得總統大位。

所謂的遷都,除了在高雄設寓所及辦公室,馬英九可以在南部訓練一批子弟兵。馬英九還來得及號召十萬青年十萬軍,這口號還是很響亮的。馬英九何必只靠黨工?不如直接訓練一批能幫助他競選的子弟兵,包括南部人中部人北部人,直接到處宣揚中華民國的真正價值是代表一種非統非獨、族群融合、安居樂業生活方式的理念。馬英九能證明他敢做南部人的總統,就一定可以當台灣人的總統!

http://www.udn.com/2007/2/16/NEWS/OPINION/X1/3731924.shtml



豈能要馬「割髮又割首」 【聯合報/黃豐雄/大學生(高雄市)】 2007.02.16 03:13 am

這幾天不少輿論批評國民黨不該為馬英九因人設事,修改排黑條款及黨章,認為這些會讓國民黨的改革破功、喪失黨魂,無異「毀黨救人」,個人不以為然。

從前曹操也為了樹立王者之師的風範,在起兵討伐張繡時,他特別制定一條軍規:「行經農家麥田時,如有踐踏者,立斬」,在這樣高道德標準所約束下的軍隊果然令民眾耳目一新。奈何造化弄人,曹操所騎之馬被從麥田飛竄出來的麻雀嚇到而失蹄踏入麥田,當下全軍無不瞪眼看著曹操要如何面對自己的無心之失,曹操猶豫一下後仍然掣劍準備自刎,但被幕僚急忙制止,並以「春秋有大義,法不加於尊」之論幫曹操解套,但曹操認為此事總不能不了了之,遂「割髮代首」以為懲戒。

今天馬英九在這種大有可議的起訴罪名之下,依然遵從自己所設下的高標排黑條款而請辭黨主席,這已經算是相當負責任的行為了。但如果還因此限制他的參選資格,這無異於要他「割髮又割首」,徒令三軍無所依、民心為之摧折。

如果國民黨面對的是一個正常的競爭對手,這樣設限,或有其必要;但它今天所面對的是一個為了勝選可以不擇手段的民進黨,國民黨難道還要拿出「揖讓而升,下而飲」的心態與這樣的對手行君子之爭嗎!要不要去問問黃俊英的看法呢?

當年民進黨為了讓陳水扁順利出馬角逐總統而修改黨章繼而勝選執政,在首次政黨輪替的民主盛況中,陳水扁的民意支持度不也曾達到七八成嗎?人心並不曾因為修改黨章之事而有所遲疑。

歷史殷鑑目的在告訴我們,成大事不拘小節,如果馬英九可以帶領國民黨取代當前腐敗的民進黨,再次政黨輪替,深化台灣的民主內涵、振興經濟以及促進兩岸和平,修改排黑條款又如何!

http://www.udn.com/2007/2/16/NEWS/OPINION/X1/3731923.shtml



中國時報 2007.02.16 核心幕僚指不排除獨立參選 馬未必接受修排黑 也可跳脫黨 蕭旭岑/台北報導

馬王協調風風雨雨,黨中央修改排黑條款也引發相當爭議,對媒體封閉採訪的馬英九始終保持低調。馬英九核心幕僚昨天透露,馬英九至今沒有表態是否接受修排黑條款,也還在觀察相關情勢演變,如果國民黨做得太難看,馬英九還是可以選擇,並不排除獨立參選的可能性。

馬英九遭起訴請辭黨主席後,臨時中常會立刻在代理主席吳伯雄強勢主導下,通過修改「排黑條款」,讓馬能保有參與黨內初選的資格。政壇一致解讀,馬英九「默許」了這個調整,「一個黨員不可能過問黨依機制修正的制度」;馬志在爭取黨內總統提名,如果有參加初選的資格,當然會義不容辭。

外界批評 引起馬關切

但是這幾天黨內多人表態對排黑條款有意見,昨天又傳出黨章可能修改為馬徹底解套,媒體批評國民黨「毀一黨、救一人」,引起馬英九的關切。馬核心幕僚昨天私下問,「如果馬英九獨立參選,覺得怎麼樣?」並不諱言如果國民黨動作太多,明為幫馬解套、實則害馬時,「馬是有選擇的。」

核心幕僚分析,現在的政治現實是「馬英九大於國民黨」,但馬英九如果一直攪在黨內程序裡,不管是參加連王馬協調會,或者是捲進黨內修改內規的爭議裡,就只是「國民黨的馬英九」,而不是「台灣的馬英九」;幕僚直接建議,馬英九其實可以跳脫出來。

核心幕僚指出,馬英九上任五百多天,改革國民黨的企圖心旺盛,「但老實說,馬英九的改革成績,的確沒有很讓他滿意。」既然無法讓國民黨變成「馬英九的國民黨」,反而是馬英九變成「國民黨的馬英九」,整天攪和在黨內權力鬥爭裡,「那還是原汁原味的馬英九嗎?」

王不妥協 初選定輸贏

馬英九核心幕僚強調,馬英九並未做任何決定,也還在多聽、多看、多想,但可以確定的是,目前看來,不會排除獨立參選的可能性。但還是有一派幕僚強烈建議,馬英九一定要代表國民黨參選,如果與王金平協調不成,就照黨內機制進行初選,「公公平平地打一仗」。

這派幕僚強烈主戰,認為國民黨必須向前走,不能再攪和在「大老政治」裡,也不能再鄉愿、和稀泥;馬英九雖有誠意在連戰斡旋下與王金平協調,也不排除任何可能的搭檔選項,但若王金平不願接受「馬選總統」的前提,「那就依黨內機制,以初選定輸贏。」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1+112007021600008,00.html



中國時報 2007.02.16 王撂重話:不能讓人認為黨道德淪喪 何博文/台北報導

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因貪汙罪嫌遭起訴,黨中央卻接二連三急著替馬參選總統運作解套。立法院長王金平昨天撂下重話提醒黨中央,「要考量人民觀感,不能讓人認為道德淪喪,否則黨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當初起草斬斷黑金條款內容的國民黨立委丁守中,也跳出來痛批黨中央。

他說,兩千年總統大選,台灣人民冒著台海風暴危機,硬是將選票投給陳水扁,就是因民進黨打著「斬斷黑金、民進黨沒有包袱」的訴求感動民心。

丁守中指出,當時國民黨敗選後,立即成立改造委員會修改黨章,他就是斬斷黑金條款的起草人。如今,卻為了馬英九一人要恢復舊條文,「那是開反黑金倒車,也完全與馬一貫強調的清廉政治背道而馳。」

王金平指出,國民黨「應維持適度的道德標準」,注意人民的感受,「你不能讓別人認為這是道德淪喪的事,國民黨一旦被認為也是道德淪喪的話,那這個黨將來何去何從呢?」

他質疑,「這樣做人民怎麼會受你感動,怎麼會再繼續支持你?」

對黨內「馬王」、「王馬」配等傳言,王金平指出,「我都還沒說要參選,什麼配現在都言之過早。」所有人都該為黨、為國家著想,思考利國利民,方向抓對,坦誠以對並真誠相待,就能團結合作。

王金平認為,參選總統與否,要非常審慎評估,不能倉卒、情緒性決定,過年前不可能有任何決定。

王金平說,沒有人來跟他講王馬或馬王配,怎麼會有這個議題?他強調,與馬英九無所不談,也幾乎每周固定會面,談國家政策、立院運作與黨內事務,「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但用戀愛比喻不太對。」

他也再次呼籲,黨內應該多關心立委選舉,不要只提總統大選,民進黨立委基層已經開始跑透透,國民黨有一點不夠盡力,大家應該關切這部分。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1+112007021600011,00.html



中國時報 2007.02.16 吳敦義:不修排黑條款 民進黨會一路砍 蕭旭岑/台北報導

國民黨六月召開全國黨代表大會,黨代表擬提案修改黨章,為前主席馬英九解套;消息傳出引發議論,黨中央立即澄清。國民黨秘書長吳敦義強調,到目前為止,黨中央並沒有任何進一步修改黨章的規畫;但他認為,國民黨要「為勝利創造條件,不是為失敗找台階」,這是順理成章的事。

國民黨發言人蘇俊賓表示,黨中央的立場是不鼓勵、不介入,如果有黨代表提案,再依程序處理。吳敦義強調,他身為秘書長,不會規畫、也不能過問黨代表的意見,「我們一切照規矩來做。」但指這些意見只是部分中常委或基層黨員的想法,黨中央到目前為止並沒有規畫。

儘管澄清未規畫,吳敦義還是分析,民進黨當年可以為了要讓陳明文選嘉義縣長,硬是把前立委何嘉榮抓去關,民進黨絕對幹得出這種事;當年為了讓最具勝算的陳水扁選總統,民進黨大老林義雄、張俊雄硬是運作修改內規,讓台北市長落選的陳水扁還是可以選總統。

吳敦義表示,如果都兵臨城下了,國民黨還有一大堆框框,要怎麼打仗?為了勝利創造條件,是「順理成章」的事。

他舉排黑條款修改為例,指不修正排黑條款,民進黨會「一路砍」,不只當過首長的人會有事,很多人會中箭落馬;黨內一定打得更凶,因為每一個黨員不是站在公平的基礎上。

吳敦義強調,排黑款修掉後,會讓黨內有公平競爭的環境,特別是總統初選之爭,「如果不拿掉排黑條款,造成一人獨玩,就是逼另一個人走,這樣黨就分裂了。」他說,為了避免某甲獨玩、某乙被迫走自己的路,「修掉排黑條款是避免分裂的第一步。」

吳敦義強調,「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如果黨要設下路障,阻止一個有勝選希望的人參選,對黨會有傷害。他表示,不是為誰量身訂做,也不是一黨為一人,而是創造一個公平的跑道,讓大家來競爭。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1+112007021600012,00.html



中國時報 2007.02.16 民國七十年函示 法部:特別費是首長特別酬庸 劉鳳琴/台北報導

機關首長的特別費案,到底是公款或私款,法律雖無明文,但法務部早在民國七十年的一道函示,即明白指出特別費是「國家機關首長的特別酬庸,並不過問其用途」,根據這號函示,即有一樁司法首長被檢舉案,對被告做了不起訴處分。

一位資深法界人士指出,民國七十四年新竹地檢處偵辦一位司法首長被檢舉的貪瀆案,這位司法首長任職台中,並在東海大學兼課,上課時搭乘首長的公務車前往,後遭所屬法官檢舉,指控其公車私用涉及貪瀆,因所屬轄區不便偵辦,而移轉至新竹地檢。

雖然該首長所涉與特別費無關,但是承辦檢察官認為,法務部的函示都指出,特別費是國家對於機關首長的特別酬庸,得自由使用,首長坐車既是是機關配予,首長當然有權支配,此與特別費相似,這位首長因其務獲聘在大學任教,使用公務車上課,不構成貪污罪,因此引用該函示將案處分不起訴。

值得重視的是法務部的此號函示,並非法律事務司所出具,而是會計單位的意見,如果連會計單位都認為特別費是首長的特別酬庸,得由首長自由支用,不過問用途,資深法界人士反問,檢察官何能認為依規定領取特別費的馬英九,具有不法意圖?

法務部是在民國七十年八月五日出具法(七十)會字九七八○號函,函文中具體指出「首長特別費的半數,得由首長自由支用,並不過問其用途,無非國家對於機關首長之特別酬庸。」此外,去年十一月廿九日,法務部提出的法律諮詢意見時亦指出,「特別費數十年來慣例由政府編列預算給予,具有實質補貼性質之業務費用外」。

資深法界人士認為,馬英九的特別費案,已不是談法律理論的問題,而且馬英九的特別費是依行政院的規定匯入帳戶,又非馬英九主動要求,何來實施詐術?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2+112007021600035,00.html



中國時報 2007.02.16 馬的悲情適合本土? 劉新圓/北市(研究人員)

拜讀楊泰順教授〈悲情可使馬更本土〉一文,發現此論出現一個盲點,那就是把馬英九的悲情與本土的悲情混淆了。

該文舉了很多例子,如美麗島家屬在講台上啜泣、阿扁推輪椅上的阿珍、牽手護台灣等等,都是以被欺負的弱勢,來博取選民的同情,換取選票。

然而,筆者懷疑,即使胡市長真的像阿扁那樣做了,頂多只能凝聚藍營選民,卻很難如法炮製地以悲情打動綠營的選民。道理很簡單:所謂「本土的悲情」,都有一個共通性,那就是所謂的「外省人欺負本省人」,其論述就是,唯有本省民眾團結起來,才能打倒那個「欺負本土」的「外來政權」。這就是為什麼民進黨不厭其煩地要在每年二二八都大肆炒作一番,因為,這樣才能喚起本土民眾的悲情意識,激發對外來政權的仇恨。

邵曉鈴車禍固然令人同情,但與本土悲情無關。馬英九遭起訴,儘管在司法上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但並不在「外來政權欺負本土」的範圍內。殘酷的事實告訴我們,綠營選民不但同情者少,幸災樂禍者甚至不乏其人。所以,小馬哥的遭起訴,其憤憤不平之情,並不會讓他更本土。相反地,藍營也許因同仇敵愾、團結起來,綠營恐怕還會激起更大的反撲力量。可以預想的是,未來一年多,台灣必會更加的對立。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112007021600271,00.html



中國時報 2007.02.16 看待馬扁標準應一致 人民/花蓮市(中文系副教授)

不管犯罪程度如何,在檢察體系的標準下,馬英九與陳水扁都涉嫌貪瀆,其清白都有待驗證。想當初陳水扁家族的弊案陸續傳出之際,島內掀起一陣「倒扁」紅潮,因為許多人認為涉貪的人不應續任總統,即使司法尚未將之定罪,陳水扁也應暫辭總統職務,以昭公德。

那麼,吾人是否當以相同的標準來要求馬英九?但馬終究還是決定要參選總統,理由是為了自己清白,也為了台灣總體發展設想。選總統到底能不能證明自己清白?

再者,馬若選上總統,依紅衫軍對待陳水扁的標準,倘屆時特別費案仍未終結,該不該也來場「倒馬」活動?因為,台灣的總統,實在不應該由一個犯罪嫌疑人來當呀!  奇特的是,馬英九被起訴,民調反而節節高升,顯然台灣百姓並不太信任檢察官對馬案的調查,但卻又十分相信陳水扁案的結果,等於是「選擇性」相信呀!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112007021600272,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guHistoryAlumni 的頭像
    FguHistoryAlumni

    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系友會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