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老外何瑞元發表了一篇「無所不到的O東」,讚許台北市這條公車路線,小市民我讀了感念至今,2002年來到湖南長沙,也試著尋尋覓覓,有這麼可愛的O東嗎?

公共汽車在這兒叫「公交車」,票價低廉(人民幣一元),離峰時間搭車,非常方便,只要穿戴簡樸,上車付現或儲值卡,金口別開,就自以為人家「肯定」認不出我是人外鄉人(才怪)。切記!尖峰時,扒手「肯定」常相左右,我可警告在先了。「肯定」是他們的口頭禪。

2003年為了主辦五城運動會,長沙的建設用「一天一個樣,三天一大樣」來形容,?不誇張。上街逛著逛著,看看快到下班時間了,剛巧這輛公車路經老公辦公室,何不和他一齊下班呢?公交車蹦著跳著,一路顛簸不斷,咦!窗外風景怎麼變得那麼陌生?還駛上了一座古老斑駁的長橋!哈!我肯定是「東」出瀏陽河了,整整衣襟,假裝鎮定,馬上下車,黃沙迷漫中,只見我佇立在一大片的老舊矮屋前,打個電話向司機何師傅求救吧,不成!問題大了,我身在何處?自己都不知道!長沙鬧區都找不到門牌,更何況是郊區?再瞧瞧,也找不到公用電話,這才恍然大悟,手機為什麼賣得火熱(失竊率也特高)。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原來遇到修路,公交車的路線,就只能保證起點和終點不變,至於中間會走那兒?誰叫你不看看某些報紙!那兒的報紙分類是滿細的。

「行在長沙」初體驗:「大車讓小車,小車讓機動車(摩托車),機動車讓自行車,自行車讓行人。」穿越馬路時,我總擠在人群中,左躲右閃,頓感身手矯健,體態輕盈,不知老之將至。難怪中方同仁再三告誡:千萬別自個兒開車去大陸尋奇!

長沙的公交車,印象最深的是:被迫吸二手煙,我每次都爬擠到最前面,希望不當「燻肉」,結果,哈哈!師傅大人(司機)自己在抽。再者,是台胞都知曉的:當地老百姓衛生習慣很不文明,車上果皮、葵瓜子殼等等,無所不在。三來就是中巴、小巴的駕駛技術高超,令我自嘆弗如,下得車來,常是頭暈目眩、嘖嘖稱奇。2003年底市府公告,只有大巴可以進城,被甩的滋味就成絕響了。

在異鄉,十分想念台北大都會等等客運,至於前往金瓜石、瑞芳、陽明山等地的公車,更是退休族的最愛。整潔、平穩、親切、無二手煙的公車,是台北市民的驕傲,也是市民的自愛的表徵。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1301+112007021700289,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