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二百多年歷史的阿美族「太巴塱祖屋」,去年重建完成,祖屋柱子訴說部落祖先的故事,夫婦生下了全身發光的「太陽之女」,海神之子愛上她,發動洪水強娶。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員胡台麗即將完成的台灣原住民民族誌影片《靈魂圖像》,記錄阿美族近兩百年歷史的「太巴塱祖屋」重建經過。太巴塱祖屋去年年底重建完成,已向花蓮縣政府登記為文化景觀,剛獲審查同意,即將報文建會完成審查程序。

台灣日治時代的文獻提到,太巴塱祖屋是阿美族房屋裡唯一有雕像的房子。阿美族祖先從山上遷移到太巴塱沙克沙堡,再遷移到現在的花蓮縣光復鄉富田村太巴塱部落,已傳到五十幾代,古屋歷史近兩百年。

歷經長年風吹雨打,太巴塱祖屋頹圮。胡台麗表示,一九六七年間,她進行田野調查時獲得部落同意,把八根樑柱運回中研院重建古屋,後來風災把原有的祖屋吹垮了,柱子變成民族所民族博物館的典藏品。

三年前,阿美族人希望重建古屋,向中研院交涉要回樑柱,經協商後,同意只召回祖靈。阿美族人到中研院民族所門前,殺豬唱歌迎請祖靈回鄉,民族所協助古屋重建經費,重建一年多後在去年年底完成。

民族所保留的阿美族古屋樑柱,述說著原住民古老神話傳。例如,一根柱子上雕刻有女孩與洪水的故事。胡台麗說,很久以前,一對夫婦生了一個全身發光的女孩,人稱「太陽之女」,海神之子驚為天人,欲迎娶回家。女孩父母不同意,把女兒裝箱埋在土裡,仍被海神之子找到,並以洪水把女孩沖到海裡,再娶回家。

女孩的父母傷心不已,父親化成海草,母親化成山邊的樹,眺望著海邊的女兒。女孩的一對兄妹被洪水漂到貓公山上,為繁衍後代,兄妹成婚,生的後代遺傳不正常。天神後派遣使者下凡,協助兄妹生出正常的後代,繁衍出後太巴塱部落原住民的祖先。胡台麗預計明年完成這部紀錄太巴塱祖屋重建過程的《靈魂圖像》。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3+112007021500045,00.html



中國時報 2007.02.15  學者:部落神話才是原住民歷史 朱立群/台北報導

高中歷史教科書爭議未歇,各界爭議「國父」與「南京大屠殺」哪裡去。但學者表示,對原住民而言,部落神話和英雄祖先才是他們的歷史,「台灣認同」或「中國認同」對他們毫無意義。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昨日舉行「田野、典藏與民族誌影片」記者會,報告該所五十年來的研究成果。民族所所長黃樹民會後接受訪問時表示,原住民被迫學習教科書傳達的史觀,但對他們而言,統派或獨派史觀毫無意義;在他們的文化裡,沒有「國族」或「民族」(nationality)的概念。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統計,台灣目前有阿美、泰雅等十三族。但黃樹民認為,「族」也是主流漢人社會對原住民的分類,「部落」才是原住民生活的基本單位。且原住民社會是部落社會,凝聚性較弱,未來一定會再分出更多單位。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3+112007021500046,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