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越來越多的政治學者、歷史學家和政論家,已認定布希政府入侵伊拉克是美國歷史上最愚蠢的總統所製造的一場最大的災難。但這場災禍的另一面卻是美國媒體的大失敗。

從二○○一年九一一事件至二○○三年三月布希下令侵伊,美國媒體的表現極為窩囊,一點骨氣也沒有,只有泛濫的愛國主義和報復主義。包括大批自由派媒體和政論家在內一致支持侵伊,民主黨自由派的希拉蕊及二○○四年正副總統候選人凱瑞與愛德華茲也都在參院投下贊成票。等到布希侵伊藉口被揭穿、伊拉克局勢慘不忍睹後,主戰的自由派媒體、政論家和參議員才開始後悔,有勇氣的人公開懺悔道歉,像凱瑞和愛德華茲,沒勇氣又嘴硬的則不願認錯,像希拉蕊。希拉蕊的擇惡固執,必然會對二○○八年總統夢造成很大傷害。

九一一後,美國輿論界沒人膽敢出來指責布希政府「以恐怖手段對付恐怖分子」的策略,任由布希政府蹂躝人權與民權,踐踏公民自由。只有麻省理工學院退休語言學大師、當代最偉大的異議者喬姆斯基(Noam Chomsky,有些人稱他杭士基)孤獨地向布希團隊嗆聲。

在美國媒體軟弱無力的時代,令人想到十七年前(一九八九)去世的美國現代新聞史上最特立獨行的怪傑史東(I.F. Stone)。

史東從事新聞工作六十五年,一輩子唱反調,專與政府作對,終生不渝。他認為政府是撒謊大王:「所有的政府都在撒謊」(All Governments lie!)唯一的嗜好是揭發政府弊病、掀開政治黑幕。他是一個真正「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異議者。他反對權勢、反對五角大廈擴軍、反對韓戰、反對越戰、反對任何壓制言論自由的舉措。他批評詹森總統誤導美國人民以升高越戰,他批評以色列欺壓巴勒斯坦人,他批評白人歧視黑人,他批評戈巴契夫是個偽君子,他也批評中共打壓民主自由與人權。他在一九八九年五月做心臟手術後醒來的第一句話是:「中國大陸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一次大戰後,史東始終站在新聞工作第一線面對時代的變遷,以左派的立場,激進的態度,銳利的目光審視政府的腳步。史東曾為幾家自由派和左翼報刊寫稿,但最主要的論壇是他於五十年代初創辦的《史東周刊》。這份每期僅四頁的刊物,從一九五三年出至一九七一年。十八年歷史中,它是美國政府的暮鼓晨鐘,史東「不黨、不私、不盲、不賣」的個性和辦報方針,在十八寒暑中發揮得淋漓盡致。除了編採寫一腳踢,史東周刊的特色是專門在政府公報、文件、檔案和報紙中,揭發政府的錯誤、謊言、矛盾和騙局,予以嚴厲的抨擊。許多政府機構不讓他參加新聞簡報,他則不屑地說:「簡報往往是洗腦」。

史東雖然視力很差,但他靠特殊眼鏡和放大鏡看書報,閱讀和寫作速度極快,每天看十份報紙。從對抗麥卡錫主義、種族主義、核子試爆到反雷根政府,只要他認為是玷汙民主政治的作法,就毫不留情加以批判。史東不僅要扒糞(muckraking),而且要重建理想世界。然而,他的「理想世界」並非一蹴可幾,也不是光憑鼓吹吶喊就可一夜間坐享美麗成果。在追求理想世界的過程中,史東自然而然變成了激進派,但他的激進主義卻是奠基於理念、知識、良心和憤世嫉俗之上。

史東鍥而不捨挖掘政府不法行為和當道黑幕的作法,鼓舞了幾個世代的專業記者從事調查新聞工作。有人說他是現代調查新聞的鼻祖,此說允稱至當。史東是個非常好學的報人,為了進一步鑽研民主政治的起源與真諦,七十歲開始學古希臘文,以便直接閱讀原典。一九八八年出版了最後一部(第十二本)著作:《蘇格拉底的審判》(已有中譯本面世)。

史東是個極富爭議性的人。討厭他的人罵他頑固、彆扭、乖僻和過度反權勢;但每個認識他的人都承認他的正直、廉潔、認真、勇氣、洞察力以及對新聞的執著,乃是無懈可擊的。史東在新聞圈裡真是一名獨行俠,但有無數新聞工作者以他為楷模,專門師法他秉筆直書與守正不阿的浩然之氣。史東生前最愛說的話是:「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我也許是一個左派的猶太雜種,但我卻讓傑佛遜生生不息。」傑佛遜總統擁護新聞自由的名言光照千古。

每次讀到美國近現代媒體人物列傳,深覺史東這樣的一流人物,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盞明燈。美國媒體和新聞學界一直有不少人研究史東,已退休的《華盛頓郵報》女記者麥拉.麥克菲爾生(Myra Mac Pherson)最近出版了史東傳,書名就叫《所有的政府都在撒謊》。明年又將有一本史東傳面世。

史東一生發揮了西方新聞史上最珍貴的一項傳統,那就是向權勢說真話。史東辭世以後,美國媒體已找不到像他這樣的人;九一一以後,美國媒體更是失去了靈魂。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04+112006122600080,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guHistoryAlumni 的頭像
    FguHistoryAlumni

    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系友會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