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亞齊在本月十一日選出省長,當選人優素福(Irwandi Yusuf)是自由亞齊運動(GAM)的發言人,其人在○三年被捕入監,○四年底海嘯時逃出,此次參選以卅九%的得票領先其他七組候選人。

在此之前,亞齊歷經廿九年內戰與死難二十多萬人的海嘯。事實上,亞齊的法律位階並不是省,而是類似汶萊的伊斯蘭邦國(Darussalam)。在○五年的和平協定中,規定亞齊擁有民事與教育權,並且當地天然氣的收入百分七十必須歸於地方。這樣的發展,不但是印尼走向聯邦共和的分水嶺,也對紛擾全球的分離運動有所啟發。

歷史上的亞齊,是東南亞回教文明的啟蒙之地,史稱「麥加前廊」,十七世紀時是世界五大蘇丹國。戰後印尼抗荷的獨立戰爭中,亞齊人奮勇爭先,後來卻因建國的理念與雅加達不和,萌生獨立的種子。冷戰時期,獨裁者蘇哈托治下的印尼是典型內部殖民,族群衝突時有所聞.又因亞齊因為盛產天然氣,中央與跨國公司聯手壟斷利益,只有五%的利潤回歸地方。

印尼軍隊在亞齊刑求逼供,反抗軍則回報以綁架官員教師,亞齊局勢越亂,軍方在政治上越是予取予求。海嘯前的亞齊是軍管戒嚴的悲情之鄉,海嘯後則是哀鴻遍野的人間煉獄,到底是什麼力量把一個無望的悲劇轉化成令人樂觀的局面?海嘯固然提供了改變的時勢,但關鍵的動力來自三個要角。

首先是歐盟的調解,尤其是芬蘭、瑞典這種具有道德說服力的國家長期介入,同時取得雙方的新任,在停火與談判中扮發揮公正仲裁的作用。其次是雅加達的明智與果決,軍人出身的總統遏止了好戰的勢力,堅持提供自由亞齊合法參選的權利,讓亞獨的溫和派有路可走。三是分離運動的轉向,GAM領導階層放棄武裝獨立鬥爭,替之以高度自治與非暴力訴求,不但爭取了國際支持,並且在選舉中贏得民心。

亞齊目前的進展,說明了善良的力量必須勇於跨出界線,與對手陣營中的開明派協作。只有不具地緣野心的歐盟取代了美國,求治的民選總統壓服了軍方,理性的路線排除了極端主義,亞齊的和平才能長期確保。

目前橫在這位新領導人面前,還有三個重大的挑戰:

一是在雅加達與國際力量間取得平衡,如何在一國之內,又在跨國的架構中尋求自身最大的利益。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足堪借鏡,但亞齊面對的是尚未穩定國內政治與整合不足的東協,也許應該在歐亞的大架構下尋求重大的協助與投資。

二是大刀闊斧改革前現代的行政體系,優素福說:肅貪是重建的關鍵。誠哉此言,只有清廉與進步才能得到人民長期的支持。魁北克的自由黨人若不是有六○年代以來寧靜革命的勵精圖治,怎會有實力讓渥太華承認它是「國中之國」。

三是既要保有伊斯蘭的社會特質又能與國際接軌,近來波灣的小國在增長與開放上已有亮麗的表現。但亞齊更大的挑戰在於善用內部的多樣性,連接上阿拉伯,印度,中華等超級經濟板塊,讓亞齊重回海疆樞紐的盛世。

對台灣而言,亞齊不只是一個需要救助的對象,也提供了一個在僵局中走出活棋的參考案例。在文化的體驗上,亞齊這個鄭和造訪十一次的海角一方,更像是一個親切的他者,值得華人世界投以更多的關注。過去兩年,我有幸見證這歷史關鍵的片刻,我衷心祝願這用鮮血與眼淚灌注的和平能永駐亞齊。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14+112006121800214,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