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快到和平東路時,我會彎過去多看一眼早期台鐵蓋的舊宿舍。齊邦媛老師最近已不常住在此處,但是我與同學多年前拜訪的情景,總是浮現心頭……

台北麗水街,並不在水邊,不像浙江楠溪江畔的麗水街,是江南名景,著名的夢中水鄉,魯迅曾提過。浙江麗水街有依溪而建的不盡長廊,蜿蜒的青石路,廊邊溪水清澈,庭院古雅,石牆、木屋、水車,構成一幅動人的景致。而台北麗水街只是繁華都市中一條普通街道,從信義路延伸到和平東路,途中點綴一些餐館、咖啡館和藝品店。

我北上過夜,多是夜宿在妻永康街的娘家,有時會從信義路轉麗水街,經過昔日的漁夫家飯、京兆尹,再從淡江大學城區部到師範大學。走這一段路,常有深刻的感受,每次快到和平東路時,我會彎過去多看一眼早期台鐵蓋的舊宿舍。齊邦媛老師最近已不常住在此處,但是我與同學多年前拜訪的情景,總是浮現心頭。

台灣大學中文、歷史兩個研究所碩士班,都將「高級英文」列為必修,齊老師雖是外文系教授,卻因這個課程,同時教導中文與歷史研究所的學生。在這門課裡,她不但教我們英文,更拓展我們的文學視野。齊邦媛老師曾說︰「文學怎麼教得?當你獨白式地討論一篇千古絕唱時,一間教室之內,有幾個二十歲的年輕人會像初讀荷馬史詩的濟慈,感到探險家找到新山峰的驚喜?」年輕人不一定都愛荷馬史詩,但許多人確曾受到她的啟發,她所教授的學生,也成為台灣現代文學研究的重要系譜,在學院中有重要的地位。記得國家台灣文學館開館,齊邦媛老師到台南時說︰「台灣文學館的正、副館長都是我的學生,這是我的驕傲。」這只是她長年辛勤耕耘,開花結果的一小段插曲,事實上,放眼台灣現代文學的研究,處處都有她不可抹滅的影響。

當年我們在修完齊老師的課程後,才較常到麗水街宿舍拜訪她。老師常說︰「我很努力工作,我討厭浪費時間。」齊邦媛老師與林文月老師是至交,她們都是堅毅自持的學者,不論教學、研究、寫作,甚至日常生活,都可看見她們誠謹用心的態度。有一段時間,她們兩位與林海音、殷張蘭熙女士時常聚會,彼此有深厚的情誼,同時也促成許多文學的翻譯與交流,成果豐碩。其中齊老師與殷張蘭熙編輯《中華民國筆會英文季刊》,選譯台灣文學佳作,向全世界引薦台灣的優秀作家,使白先勇、黃春明、王禛和、王文興、李昂……等,成為國外學者開始熟悉的名字。

1985年夏天,齊老師從麗水街出門,在師大人行道上被摩托車撞傷。當我們一群學生謝師宴後到醫院看她,她腿上打著石膏,嘴裡卻說︰「看,我還活著,你們盛裝來看我,?讓人高興。」她還提起背英詩治療疼痛的事,這真是「文學治療」最具體的範例,讓我們走出醫院時,雖為她的意外難過,卻又因為她對文學的虔誠,心中也跟著充滿光采。後來我們又到麗水街的寓所看她,她腿上已藏著鋼條,卻仍興致盎然的跟我們分享一本又一本的好書……。台北麗水街,雖不在秀麗的水邊,卻因為有齊邦媛老師,而有美麗的人文風景。

【2006/12/12 聯合報】

http://www.udn.com/2006/12/12/NEWS/READING/X5/3643090.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