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明正能不能和施明德劃上等號?我不知道。我也無意美化他們兄弟倆。但是,讀到了部落格上「安安靜靜施明正」一文,不禁讓我想起了許多年以前,第一次讀到施明正小說的震撼與感動。我讀的台灣小說不多,但也不算少了,而施明正確實是非常獨特。至少就他的小說看來,我覺得他具有台灣作家少有的穿透力量,以及解剖自己內心的勇氣。

近來民盟的某些舉動,讓我感到有些不安。我一向很佩服民盟教授們的理念,與仗義執言。但在倒扁事件上,若是大家的理想一致,實在不必區分你我,或是計較誰佔便宜、誰出風頭。現在台灣最欠缺的,是「唱高調」的美好理想,而不是揭瘡疤、爆八卦。「施明德」只是一個名字,不是光環,而光榮是屬於那些不辭辛苦、跑到郵局匯一百元的人民們。他們使我感到,這塊島嶼上還存在著一股善的執著、堅持與追求,不妥協,不世故,而且還願意去相信別人(想想看,把錢匯給別人,需要多大的信任?),而不是像「水果日報」,每天只想看別人的笑話。

而下面則是我寫過的一篇書評,關於施明正「島上愛與死」一書:

在台灣文學史上,施明正一直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

或許是被弟弟施明德的盛名所掩蓋。施明正卻一再在小說中謙稱,和弟弟比起來,自己只不過是一個無用的懦夫罷了,而在一九八八年,他更是為了聲援施明德,絕食至死。如今已經快二十年過去了,台灣的時空環境不僅全盤改變,甚至是大大的逆轉,從過去的戒嚴,到今日的自由民主,以致於混亂失序,若是施明正地下有知,大概也要忍不住發出一陣陣的狂笑吧。

到頭來,真正的浪漫主義者、人道主義者和勇者的冠冕,究竟是要歸諸於誰呢?恐怕,還是得歸於早一步死去的施明正。

施明正寫小說,寫詩,畫畫,音樂,精通醫術,喜好運動和健身,他的長相俊美,戀愛、醇酒、美人,無一不能。他自稱:自己是現代詩盟主紀弦心目中的能詩、能畫、能酒、能戀的美青年,而且對於文學藝術、身材面貌、品德格調,均自視甚高。這樣愛美的形象,在台灣文學中,我們幾乎找不出第二個人來,反而讓我立即聯想到的,卻是同樣自殺而死的、日本小說家三島由紀夫。

美的匱乏,以及因為愛美、追求美,所導致的痛苦,便成為施明正小說(乃至於他生命)中永恆的主題。因此,讀施明正的《島上愛與死》,不應把它視做一本小說而已——《島上愛與死》的文字扭曲變形,結構也十分散漫、隨意,尤其越是到了後期的作品,施明正就越不把小說的規範放在眼裡。就小說而言,它幾乎是不合格的作品,然而,我喜歡《島上愛與死》,乃是它毋寧更像是作者本人的化身,一場自我的投影,文學藝術、人格、個性、日常生活,以及社會實踐,全都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不可區分了。

透過《島上愛與死》的告白與懺悔,我們拼湊出一個在台灣戒嚴年代之下,困頓不安的靈魂,也讀到了台灣社會向來最缺乏的質素——敬畏、並且尊敬人類樸實、純真、正義、人道、公平、公正以及光明磊落等等的德性,以及由這些德性所構成的、人際之間不偏不斜的均衡秩序。而施明正的死,不也正在預言:人類所追求的自由、和平與道德,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艱鉅任務嗎?果不其然,台灣民主的發展,非常反諷地,應驗了施明正先知先覺的目光,甚至再度證明了:孤寂與痛苦之必然。

許多人把施明正歸於現代主義的行列,而我卻以為,他恰好彌補了台灣現代主義論述中最弱的一環,也就是:如何對自由與規範重新檢視,質疑不公不義,對「偽道德」進行批判,並且更進一步,以「敗德」來做為追尋「最高道德」的手段,而從中再次肯定人性美與善、原罪救贖的可能。我以為,這才是現代主義精神最可貴的所在。

施明正以「魔鬼」、「懦夫」自稱,但「魔鬼」又何嘗真是「魔鬼」?「懦夫」又何嘗真是「懦夫」呢?他的小說誕生在一個黯淡且殘酷的年代,卻充滿了悲憫與救贖的宗教精神。深刻的的原罪,使得施明正發出了類似魯迅〈狂人日記〉一般的疑問: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又何嘗不是在無意之中,成了吃人的一份子?

在〈遲來的初戀及其聯想〉這篇小說中,施明正則寫道:「本著大則以人類應俯視人類的可憐渺小,小則以個人良知經驗證之於蒼生之不易形成,多行體恤,則人類幸矣。」

從第一篇小說〈大衣與淚〉開始,施明正的父親施闊嘴,便成為他不斷書寫的重要象徵。施闊嘴是南台灣的傳奇人物,能文,能武,體態優雅,慈愛,注重教養,自律嚴謹,是施明正一心追隨的知識份子典型。他在父親身上見到了台灣人的良善,而父親消頹的暮年,也使他見到了台灣人如何受到所謂「祖國」的欺瞞。他回憶父親死前,曾經帶他上阿里山,對他說道:「我希望你能善用詩畫解剖人類的心靈,是的,解剖和治療人類的劣根性——愚蠢、憎恨、殘殺、猜忌。」因此,施明正從此投身於創作,透過行動、思索、再行動,來完成「我父酷盼我,自我完成的生之旅途(修煉)。」

 然而,和父親生長在不同年代的他,也只能選擇了一條不同的路途——「魔鬼」與「懦夫」之姿,竟是成為抵抗一個偽善暴虐的政權時,最能夠接近「真理」的必要身份。

引用:http://blog.chinatimes.com/haoyh1021/archive/2006/08/18/89505.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