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那個革命的年代,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佔領學校多棟建築,為了反對哥大在哈林區建造學校體育館以及和國防部合作。警察進入學校暴力地逮捕學生,青年安那其們微笑著比起和平的手勢。

將近四十年後,我來到這所大學尋找知識的山路,並挖掘山路兩側埋葬的理想主義。

有人笑說,當年那些反叛早已被沖進馬桶去了。但幸運的是,我無需用力地把頭鑽進馬桶尋找──馬桶中的憤怒與不滿已經再度爬出來、寫滿了牆壁;因為這兩年的布希政權,造成了六○年代以後最巨大的學生抗議行動,各種反戰的、反全球化的活動傳單不斷如打游擊般地在學校角落出現。

不只學生會反叛,哥大也一向聚集了許多著名的激進派教授。我來不及看到五十年前社會學者米爾斯如何用「權力菁英」一書來啟發六○年代學生運動對軍火工業複合體的批判;也來不及目睹薩伊德講學的迷人風采,只能在學校小教堂參加他過世的追悼會。

但我還是可以潛進美國當前最知名的左派歷史學者豐納(Eric Foner)的課堂上,聽他講授美國歷史上的激進主義;或者在書店中聆聽美國左翼雜誌「國家」的發行人、哥大新聞學院教授Navasky談何謂批判性的公共論述。我也曾在大雪中辛苦跋涉到一間小教室聽另一位新聞學院教授、也是六○年代最著名學運領袖之一的季特林(Todd Gitlin)討論當前政治及媒體;在大排長龍的隊伍中等著進入大禮堂聽諾貝爾獎得主史蒂格里茲批判全球化及其不滿。今年剛出版一本書指出美國學院中那些左傾的「危險」教授,哥大「榮幸」地具有最多人名列其中。

不過,這些並非這所大學的全部;那些激進的歷史與知識終究是鑲嵌在大學頂層的權力和資本網絡中:68年時校方讓警察進學校逮捕學生,如今校方每年都阻止研究生組織工會。反叛並不會必然成功。

關於知識與權力的網絡還等著我們一步步去拆解。

(作者部落格名稱「Sounds and Fury」,網址http://blog.roodo.com/SoundsandFur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