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北平松竹樓」留影,前排左起:李行、弦、胡金銓、逯耀東、林芝。林芝/照片提供

在圖書館翻閱舊報紙,赫然驚見逯老師仙逝的噩耗,第一個念頭想到的,是和他老人家鶼鰈情深的師母,她會如何的不捨?接下來的思緒,只有不勝欷噓……

認識逯師近二十年,那是極其難得的機緣。

大約是一九八七年,一次風雲際會的餐敘———當年聯合副刊主編弦先生邀約了多位文壇大老,杯觥交錯間談笑風生。敬陪末座的我,不僅齒頰留香,更大開眼界、大飽耳福,看盡大師風采,聽聞精彩軼事。

印象特別深刻的就是逯老師的美食經,他當時在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任教,這一年回到台大歷史系客座。散席前,弦對我拋出一個有趣的話題:

「你看看,逯老師和李行導演是不是有些神似?」

乍看起來,果然真像!立即讓我靈光一閃,在一九八七年《婦女雜誌》六月號設計了「兩個相像的人」的封面專題,為此特地安排逯老師和李導演見面,他們兩位素昧平生,鑽研史學而酷愛戲劇的逯老師和攻讀教育而投身電影的李導演,興致勃勃的相約日後要成為「可以經常喝一盅」的好朋友。

見了面,兩人同時脫口而出:「 好像是在照鏡子!」令人菀爾。分手時還大呼:「相見恨晚!」

至今依稀記得採訪過程中,挖到了不少珍貴的資料。

仔細端詳,他們有都戴著眼鏡的相似臉形,五官之中,眉、眼、鼻、脣,如出一轍,體型相差不大(李導演高三公分,逯老師胖八公斤),兩人同是江蘇籍,各有兄弟四人,都沒有姊妹。他們的相像,蘊藏著許多詫異和驚歎———外貌、神韻,甚至身世、背景,無一不是興味盎然的話題。

日後,逯老師、李導演和我三人,成了忘年之交。

感情豐沛又細膩的逯老師,事後特意告訴我:

「妳真是個大媒人!在天地之間,能夠面對一位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相像之人,該是什麼樣的緣分和巧合!」

逯老師還透露一段與戲劇頗有淵源的往事:「我曾考取上海劇校,若不是陰錯陽差,早也作了演員。」他曾寫過〈一幕沒有演完的戲〉,文中提及:「小時候喜歡變貓裝狗,換句現代話說,很有表演才能。」當時逃學去看戲是家常便飯,曾想參加劇團卻被父親攔阻,倒是和朋友組織了「蘇州戲劇研究社」一償心願。

「我排演過不少像樣的戲,如《雷雨》、《大馬戲團》之類,演過魯貴與班主,那年才十五歲,還沒有到小生的年齡,竟演起老生來了。」言下之意,頗為自己的經歷感到自得。

雜誌出刊後,我再次邀請他們相聚,彼此呼朋引伴,電影圈內的知名人士, 包括胡金銓、趙琦彬、張永祥、廖祥雄、江述凡等人,皆聞風而來,當然還有始作俑者弦。

此刻憶起逯老師的種種,除了他的飲食觀和美食經,我認為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幾本重要著作。

他在歷史學的專業研究方面,曾以〈從平城到洛陽——拓跋氏文化轉變的歷程〉探討了中國中原文化與邊疆民族文化幾千年的接觸,其中所發生的衝突、激盪、協調、吸收、融合的過程,必有一定的步驟及公式。

同窗好友對他的形容是:「他的文筆和人格氣質,以及他那種廢寢忘餐作學問的精神,足以被大家視為畏友。 」

另一種調侃的說法,出自好友張伯敏口中:

「他那一雙毛茸茸的胖手,既不善洗牌,又不會出牌,那笨拙的樣子,好像一個壯漢在繡花。」

然而,他的手裡始終握有如椽的健筆,他的一生寄跡於市井之中,凡事透過冷靜思察和客觀評斷,寫出一個知識分子的高瞻遠矚和澎湃熱情。

套一句董橋先生的話:「閱歷的飽滿、交往的深摯、學問的博洽、處世的澹泊,興來輕輕白描幾筆,立時見山見壑。」這正是逯老師一生的最佳寫照。

想要親近逯老師的悲歡情愁,豈容錯過他的《那漢子》、《劍梅筆談》、《窗外有棵相思》……

誠然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但是來不及告別,卻是心中永恆的遺憾,那種悵然若失,不時的在胸臆翻攪……近半年來,自馬各先生、沈師謙,到逯師耀東,都在無預警的狀況下倏然辭世,怎能教人不傷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