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全國公私立大學一半以上的大一新生,每天念書時間平均不足一個小時。上大一「普通物理」課時,半開玩笑向學生做了一回口頭調查。如果我們把「不足一小時」粗略訂為四十五分鐘,就我的了解,這個數字似乎仍高估了學生花在書本上的時間。

以筆者所任教的私立大學為例,大一新生的課餘生活被上網、交誼、社團活動、打工填滿。多數學生下課之後,書本即束之高閣,唯有考試前,才會拿來翻翻。簡單地說,學生念書,基本上可以「一曝十寒」來形容,所以如何估算每日的「讀書時間」,恐怕連學生自己都難以拿捏。

前陣子在課堂上做了一個實驗:我把一個物理定理以圖畫的方式表達在黑板上,仔細講解了一遍,然後請一位同學把這個定理用自己的話敘述一遍。這位同學的筆記本上畫了與黑板上相同的圖形,可是起身回答時,一臉錯愕茫然。為了鼓勵他,我把定理的大意重述一次。如此連續三遍,他才能以支離破碎的句子拼湊回答。有趣的是,期末考時,我出了一道簡答題,要求同學敘述該定理。我本以為課堂三問之後,所有學生必定刻骨銘心、永誌難忘。出乎意料之外,過半的同學該題交了白卷,包括當天起身回答的同學。

上週普物課剛進行到「高斯定律」,這是一個重要的電學定律,觀念上較難理解。我口沫橫飛,花了整整一節課的時間,透過各種圖形、例子闡釋該定律。本週上課時,我連續問了三位同學,無人回答得出何謂「高斯定律」。我不死心,繼續請第四位、正埋頭吃著便當的學生回答。在得到「不知道」的答案後,我只好將「高斯定律」再講一遍。

由此可見,課堂上,學生普遍有心不在焉的現象。令我感到驚訝的,是當我連續問了三位同學相同的問題,其他同學即使不記得該定律,但稍有求知欲者難道不會心生惶恐,想翻翻書本或筆記找出答案?但是學生所反應的蠻不在乎的態度,著實令人吃驚與憂心。

理工的觀念或問題,常常要用心思考才能理解,用力演算才能致用。以往我的考試命題方式是以習題為藍本,但是略加變化與演申,所以用功的學生,理應不會覺得太困難。拿這樣普通的方法測試學生,所得到的成績令人震驚,學生平均分數之低落與不在乎的態度,足以令最熱心的教師扼腕消沉。

在不得已的狀況下,歷年習題的指定份量一減再減,而考試的方式,也從習題變化演申逐漸變成習題原封不動。請想像一次期中測驗,十餘道習題題庫的範圍,在題目事前完全告知、考試時間充足的情況下,一個大一班級的平均得分為何?三十分不到!

筆者在大學任教七年,稱不上資深,但是卻有感情形每下愈況!分析可能的原因有二:第一是我們的教改使學生素質下降、學習動機愈形低落;第二則是大學數量增加之後,學生的平均素質下降。後者是許多中後段學校目前所面臨的窘境:招收不到資質、程度合格的學生。如果單純素質欠佳,但學生學習意願高,教學尚有可為。但是現在常覺得自己簡直不像在大學裡任教,除了必須扮演「循循善誘」的褓姆角色之外,還要配合學校多方策略,做糖衣包裝與嚴格督察的工作。

經常勉勵學生,應該多接觸不同領域,如果發現所念科系與自己志趣不合,不妨考慮轉換跑道,尋找最合適發展方向。詢問學生對於物理觀感,所得到的通常是不痛不癢的回答,既無追求學問的熱忱,也沒有確切的方向。對於大部分的學生來說,上大學彷彿像數饅頭般的義務,只等著畢業拿張文憑。而這種現象更有向研究所發展的趨勢。

和三、四年級的同學聊天,詢問他們大學畢業之後要做什麼,所得到的答案清一色是要考研究所。再問他們為什麼要考研究所,就答不出個所以然來。

在大四「材料物理」的課堂上,向同學介紹奈米碳管等尖端的材料。我對著同學說:如果你是第一位發現碳六十的人,當你看見世間竟存在如此神奇的結構時,心裡難道不會充滿驚喜與成就?一位學生很坦白地告訴我,他不會有什麼感覺。這位同學打算念研究所,但我懷疑他對「研究」二字的意義究竟有幾許認知!(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物理系副教授)





2006.03.19中國時報 別急,再拉學生一把! 趙坤茂/北市(教授)

昨日時論廣場江文中老師〈還在讀書的,請舉手〉一文指出,當今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意願及效果低落,筆者雖能理解江老師的無力感,但也要鼓勵像江老師這樣熱情的老師,一定要挺住,我們的下一代才有希望。

筆者曾在私立大學任教五年、公立大學任教近七年。我認為雖然公私立大學的學生在學習基礎的培養上有所差異,但只要導之以方,無論是哪類型的學生,我們總可以找出共振的頻率。在教學上,我一直覺得靈活的教材準備、互動的課堂氛圍、高度的學習樂趣以及精準的考核方式等都非常關鍵。有時候我們雖然準備了很多知識想傳授給學生,但若大部分學生連最基礎的知識都不懂,那我們就得適度地在教材上做調整,寧可學生到頭來只會一些基本的,而不是死記了一些專有名詞。

在授課過程中,學生的表情是最佳的視窗,如果大家一臉茫然,除非是三板先生(只看天花板、黑板、地板),要不然只要是有同理心的老師,能不緩緩腳步,再拉學生一把嗎?而避免走入這個死胡同的最佳方式,就是常常請學生回答問題,並鼓勵他們在課堂上思考提問。

適度地考核學習成果,也是很重要依據。如果考試成績分佈出現「雙峰」現象,那就要鼓勵不唸書的那一群不要放棄;最慘的情況是考試成績分佈呈現偏向低分的「偏鋒」現象,這表示我們的授課內容學生消化不良,應該再試試其他的良方加以改善。

我常想,課程進行中,一方面老師給學生考試,另一方面學生也給老師無形的考試,願師生們,都能珍惜這份共修的機緣。





2006.03.20中國時報 還在讀書的老師,請舉手 品田/北縣中和(高中教師)

十八日貴版江先生〈還在讀書的,請舉手〉一文,閱後感觸良多。大學生每天讀書不到一小時,很驚人吧!試試調查「老師」一天讀書幾小時?答案也許會更驚人。

以筆者工作的高中社會科為例,情況就很糟糕。在通過學測及指考為目的的教育制度下,我的同事們平均一星期有廿二到廿五堂的課要上,平均教導三百個學生。授課、考試、改考卷、改作業…幾乎就是所有的時間。在這種情況下,引導學生去讀書(非教科書)、思索、以及對知識的追求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更糟糕的是,這些教師同仁們竟然也不認為這些事情是重要的。老師除了任教範圍外,自己也很少廣泛地閱讀。原因其實不難理解,老師也是以考試為目的功利主義下的產物。在這種制度下,校園裡校長追問的只是各班模擬考的成績,老師斤斤計較的只是考試的題目和分數。這些都把學生追求知識的胃口搞壞了。學生們成為考試的機器,老師們成為訓練考試的機器。

問題是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愈來愈複雜的世界,全球化瞬息萬變,資訊、媒體、文化、經濟的快速流通以及觀念的衝撞甚至衝突都不同以往。例如丹麥的言論自由重要?還是阿拉伯的宗教傳統重要?這些問題都需要獨立的思考能力和人文涵養來判斷。不讀書就無法加深思考和思維的深度,如果老師不以培養學生這種能力為教學目的,我們教育出來的學生會是像綜藝主持人,說出某位宗教先知是喝豬奶長大的這些話。我們的學生會是像電視台記者,對發生命案喪命者的家屬問:「你現在感覺如何?」這樣的話。我們的文化慶典只能淪為夜市、我們的政治只能淪為口水戰…。沒有思考能力,我們不但無法判斷現在也無法定位自己。

有朋友說,台灣今日的亂象很大的原因是由於對人文學科的不重視。老師們,我們一起來加油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guHistoryAlumni 的頭像
    FguHistoryAlumni

    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系友會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