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二○○五年八月十日英國布克獎公布初選入圍的十七部小說,這些小說的作者不乏當代英語世界(美國除外)最重要的小說家,像柯慈(J.M. Coetzee)、魯西迪 (Salman Rushdie)、麥伊文(Ian McEwan)、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巴恩斯(Julian Barnes)、班維爾(John Banville)、札蒂史蜜絲(Zadie Smith)、阿莉史蜜絲(Ali Smith)、曼蒂娥(Hilary Mantel)等,都有新作入選。在初選的名單中,至少有三位作者是以第一本小說入選的,其中歐大旭(Tash Aw,原名AwTa-Shii)應該是繼毛翔青(Timothy Mo)之後唯一入選競逐布克獎的華人作家。歐大旭生於台北,襁褓時即隨其馬來西亞籍華人的雙親回到吉隆坡,在馬來西亞念完中學後赴劍橋大學習法,隨後考上律師執照,並在倫敦一家法律事務所服務。他一心嚮往創作,工作餘暇埋頭寫作,後來竟毅然放棄待遇豐厚的律師生涯,進入東英格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著名的創作課程就讀。他的小說《和諧綢莊》(he Harmony Silk Factory) 即是在東英格利亞大學讀書期間完成的。──前言

有人不平與不解

九月十日布克獎委員會公布決選名單,可惜歐大旭的小說並不在決選作品之列;同樣被淘汰出局的還包括了魯西迪、柯慈、麥伊文等的小說,書評家中頗有人大感不平與不解。進入決選的六本小說中,一般的看法是,最後應該是巴恩斯的《阿瑟與喬治》(Arthur and George)和石黑一雄的《別讓我走》(Never LetMe Go)一決高下,不料卻大爆冷門,二○○五年的布克獎頒給了並未被看好的愛爾蘭小說家班維爾的《大海》(The Sea)。投下決定性一票的評審團主席蘇瑟蘭(John Sutherland)不僅招致書評家的譏評,事後還親自撰文為他的選擇辯解。

歐大旭的《和諧綢莊》在八月底也被列入《衛報第一本書獎》(The Guardian First Book Award)初選名單,可惜最後也功敗垂成,沒有進入決選。不過二○○六年一月四日,聲譽頗為崇隆的惠特布列圖書獎(Whitbread Book Awards)終於將其《惠特布列首部小說獎》(Whitbread First Novel Award)頒給了《和諧綢莊》。此外,大英國協基金會(Commonwealth Foundation)也在二○○六年二月一日宣布,《和諧綢莊》獲得了該基金會二○○六年大英國協作家獎(Commonwealth Writers'Prize)轄下的東南亞與南太平洋區第一本書獎。

歐大旭在多次訪談中對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推崇備至。福克納的小說向以其繁複的聲音為批評家所津津樂道:敘事者的聲音、角色的聲音,以及作者的聲音眾聲混雜。讀過福克納的《喧囂與憤怒》(The Sound and the Fury)、《押沙龍啊,押沙龍!》(Absalom,Absalom!)等小說的人,不難看出《和諧綢莊》在結構上師法福克納小說的地方。小說以一九三○、四○年代的馬來亞為背景,時值英國殖民與日本佔領時期,敘事地點主要在霹靂州以產錫聞名的近打河流域(Kinta Valley),小說情節則涉及一位叫林強尼(Johnny Lim)的地方聞人複雜而神秘的一生。

結構彷如福克納的《喧囂與憤怒》

《和諧綢莊》全書分成三大部分,其結構彷如福克納的《喧囂與憤怒》,分由小說角色之一敘述,且每一部分的敘事形式與文體都不相同,因此形成多重聲音與多邊視角。第一部分的敘事者是林強尼的獨子雅斯培(Jasper)。在雅斯培的心目中,林強尼是個壞事做絕的偽善小人,而和諧綢莊只是個萬劫不復的罪惡淵藪。林強尼原名林成真(Lim Seng Chin),據說生於一九二○年。他去世時訃聞上說他享年七十七歲,因此可以推算他死於一九九七年。就像福克納筆下的薩特本(Sutpen),他出身寒微,身世神秘,只知道他是客家人,對機械有相當天賦,少年時在錫礦當苦力,因反抗英國領班的無理羞辱而以扁鑽刺殺對方。林強尼後來流浪到金寶(Kampar)一帶,在陳虎(Tiger Tan)名下的虎記貿易公司當雇員。陳虎表面上是位殷商,另一個身分則是當地馬共的領導人;後來在森林中的一處空地被人槍殺而死,雅斯培在其敘事中強烈暗示這是其父林強尼的傑作。林強尼從此接手虎記貿易公司,同時也接替了陳虎在當地馬共的領導地位,並且娶了金寶仕紳宋狄克(TK Soong)的女兒宋雪兒(Snow Soong)為妻。一九四一年日本佔領馬來亞前夕,林強尼計誘其岳父到虎記貿易公司,並暗地裏引爆公司起火,然後又從烈焰中救出其岳父。宋狄克的健康從此一蹶不振,對林強尼的冒死救命卻心存感激。林強尼則開始尋覓新住所,建立其以和諧綢莊為基地的罪惡王國。

宋狄克死於一九四三年,其錫礦和其他財富盡為林強尼所有;之前他的女兒雪兒即因生產雅斯培失血過多而死。在日治期間,林強尼不僅與日本人合作,代為徵稅,並且設下陷阱,讓日軍殺害其抗日同志。一九四四年林強尼第一次被人暗殺,僥倖逃過一劫。一九五七年馬來亞獨立日,時年十六歲的雅斯培在一家海南人的咖啡店目睹其父遭到狙擊。這是林強尼第二次死裏逃生。林強尼一生幾次大難不死,如有神助,因此逐漸被市井傳說神化,成為鄰里街坊敬畏的人物。雅斯培的敘事以林強尼的葬禮結束。在葬禮中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英國老人交給他一份包裹,這位英國老人原來是林強尼在一九四○年代所認識的一位知交溫姆伍德(Peter Wormwood),而包裹裏頭所藏的其實是雅斯培的母親雪兒的日記。

雪兒的日記於是構成了《和諧綢莊》第二部分的敘事。日記始於一九四一年九月二十四日,終於同年十一月十五日。雪兒在日記中回憶她與林強尼認識的經過(與雅斯培的敘述出入很大),並記述她與來訪的日本年輕教授國近守(Mamoru Kunichika)之間的情愫。國近守其實是日本特務頭子,日治時期殺人無數。日記所涉情節不多,主要內容記載的是林強尼與雪兒的七女島(Seven Maidens Islands)蜜月之旅,陪同他們前往七女島的還包括國近守、溫姆伍德及英國礦主漢尼(Frederick Honey)。歐大旭採康拉德式的寫法,讓雪兒日記所記的七女島蜜月變成了一次熱帶森林的黑暗之旅。雪兒的日記以漢尼神秘地浮屍海灘結束。

第三部分的敘事者

第三部分的敘事者是溫姆伍德。小說這一部分主要採過去與現在交錯跳接的結構形式,此時的溫姆伍德已在馬來西亞居留了六十年,屬於流落海外的所謂孤獨的英國人(the English loner)。他生於一九一五年,在某個意義上是東方主義(Orientalism)的受害者,因為他某次看到了壁紙上的東方景象,從此一心一意要到東方尋訪「我的天堂,我的世外桃源,我的完美靈象」。溫姆伍德於一九四一年從倫敦到馬來亞時應在二十五歲左右,因此我們可以估算,當溫姆伍德巍顫顫地把雪兒的日記交還給雅斯培時,他應該已經是位年過八十的老人,而雅斯培也不下五十五、六歲了(雪兒難產而死應該在一九四二年年底前後)。溫姆伍德此時住在教會所辦的安養院裏,全心構思他一生最後的偉大計畫--他的烏托邦花園。

構成溫姆伍德的敘事的另一部分則是他的回憶。他回憶自己如何在新加坡初遇林強尼,又如何長途跋涉到近打河流域,乍到金寶鎮上就巧遇林強尼在火中冒死救人,後來他與林強尼變成莫逆,林強尼甚至向他透露他的馬共黨員身分。回憶相當重要的一部分當然是雪兒日記中所提到的七女島的神秘之旅。溫姆伍德坦承當時自己暗戀雪兒,對雪兒和國近守之間的曖昧感情深感不安。溫姆伍德在回憶中也同時招認,是他在爭吵中因氣忿而將漢尼拖入海中溺斃。

歐大旭在訪談中表示,在寫《和諧綢莊》之前,有兩年時間他把閒暇都耗在大英圖書館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和諧綢莊》敘述近打河流域當時馬共的若干活動的確是有歷史根據的。讀過前馬共總書記陳平(Chin Peng)的回憶錄《我方的歷史》(My Side of History)的人都知道,一九四○年代左右,年輕的陳平就在那一帶參與地下反英與抗日活動。《我方的歷史》中清楚指出,當時霹靂州馬共的「主要勢力是來自南部近打河流域的錫礦工人。全州大約有五百名黨員」。陳平在回憶錄中還提到,當時馬共總書記是一位叫萊特(Lai Te)的越南人,此人為自保而不惜向日本軍方出賣同志,造成馬共死傷慘重。《和諧綢莊》中林強尼的行徑就彷彿萊特的翻版。歐大旭也承認,他筆下的林強尼──至少這一部分──靈感的確來自萊特。

值得期待的年輕「英國作家」

亞洲版《時代》雜誌(Time,2 May 2005)的莫利森(Donald Morrison)在其書評中曾經這樣引述歐大旭的話:「我的意圖在摧毀受毛姆影響的一九三○和四○年代的馬來西亞歷史小說。你知道,就是那種觀念,以為文學中只有兩種版本的馬來西亞,一邊是白人圍坐在一起暢飲粉紅色的琴酒,另一邊則是一堆各色人種忙碌著各種古怪的事。」換句話說,歐大旭顯然刻意要把《和諧綢莊》寫成一部去東方化的書。《和諧綢莊》在某些層面上確實是一本後殖民小說,對英國殖民的經濟剝削和日本帝國的血腥統治不假顏色,對被殖民者心態上的扭曲也頗多著墨。在《和諧綢莊》中,我們不僅看到英國殖民主義與日本帝國主義左右了小說中幾乎每一個人的命運,也支配了整個馬來亞的歷史發展進程。

英國書評家預言,歐大旭毫無疑問是位值得期待的年輕「英國作家」。歐大旭的確還很年輕,年僅三十三歲,住在倫敦,目前正在撰寫他的第二本小說,這次他要處理的是一九六○年代的馬來亞(馬來西亞):英國殖民結束,馬來亞獨立,接著馬來西亞成立,以及隨之而來的馬來西亞與印尼之間的衝突。接連以馬來西亞的歷史為小說背景,歐大旭是否有意經營他的版本的國族寓言(national allegory)?我們不妨對他的新作拭目以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guHistoryAlumni 的頭像
    FguHistoryAlumni

    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系友會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