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轉載-兩岸三地 (4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兩個月之後,「東亞高峰會議」將在馬來西亞召開。與會國除了中國及印度這兩個亞洲大國之外,還有澳洲、日本、南韓以及「東南亞國家協會」諸國。各國領導人將討論的一個最重大議題是依照歐洲聯盟模式,創造出一個「亞洲聯盟」。

歐洲是在歷經幾世紀血腥衝突及殖民他國經驗後,最後才取得內部及國際上和平共存。這段充滿苦難心酸的歷史,亞洲應極力避免重蹈覆轍。到了二○一五年,亞洲聯盟應已成為事實,而各強權在處理彼此紛爭時也該不至於訴諸武力。

為獲得這種結果,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台灣之間有必要維持良好關係。而雙方如出現緊張情勢-更遑論衝突,必定會嚴重妨礙亞洲前景,甚而可能造成即將來臨「亞洲世紀」胎死腹中。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幾日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和泛紫聯盟代表會面時說十分慚愧,因為國民黨當年靠民生主義起家是中間偏左路線,但後來卻中間偏右去了。

如果要進一步澄清馬主席的話,應該是國民黨除了孫文思想有社會主義色彩外,實際上的政策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右」:大陸時代是親信資本主義的右,威權時代是黨國資本主義的右,九○年代則是金權資本主義的右。而馬英九從政多年從來不能讓人和「左」聯想在一起,就算他如今真的有心要調整路線,也必須面臨黨內及外部盟友的各種箝制。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今年九月四日的「青年國是會議」中,陳水扁總統矢言「只要在任一天,絕不承認大陸學歷」。此言一出,各界議論紛紛。中國時報隨後發表社論指出,學歷認證不是民主國家(政府)的必要職責,更不必勞駕總統來管;工商時報社論更直指此為鎖國心態作祟。

大學學歷認證本是民間,甚至學術界,就可以處理的工作。但在敵視大陸才是政治正確的台灣,這件事兒遂變得格外敏感。早在一九九八年,當時的教育部長吳京已經嘗試推動承認七十三所大陸著名大學的學歷,結果觸怒當道,只能黯然掛冠。此後教育部遂對大陸學歷認證一事避之惟恐不及。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水扁總統日前堅定的說,在他任內絕不承認大陸學籍;如果承認了,台灣青年成群結隊到大陸讀書,台灣的學校還開不開?

阿扁的說詞恐非真正的原因,根據經驗,他心裡想的多半是力行「去中國化」,盡量不與大陸往來。這就叫人想起一句發人深省的話:「文化如果不能越過邊界,飛彈隨後就會跟著過來。」此言原非為兩岸而發,但用在兩岸倒也恰當。

最近默察海峽兩邊情勢,發現大陸從中南海到民間,對台灣的和、戰之間,有雖不明顯但有跡可尋的有利轉變。台灣如何爭取和平,避免戰禍,當前也許是一個契機。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