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是歲,《史記》運用此詞彙時,有無特別意涵?是否象徵重大事件?
※衛青此處自己率領精兵追擊匈奴,將李廣原本做為作戰前鋒的位子換掉,二人與漢武帝時期各將領在軍事行動上,出征成果的差距,參見〈衛將軍驃騎列傳〉後半各將軍的對照。
※從占法來看,漢武帝有卜算李廣命運之事?奇者,凶兆也。故私下命令衛青,此為私心,亦是漢武帝總結過往數次對匈奴戰爭經驗,不信任李廣,而讓衛青擔負全部責任?
※衛青提拔公孫敖,為過去衛青卑微時的救難,報答其恩,亦顯示李廣與衛青的緊張關係。
※「莫府」,即幕府,各將軍帳下,都有自己的幕僚單位,此處指衛青讓下面長史寫公文書,命令李廣依照前面的指示行軍,不得延誤。此方式避免李廣與衛青正面對質的衝突,但也埋下後面李廣感到受屈辱的引子?
※衛青派長史,向李廣及其屬下追問此次行軍未能準時之因,「曲折」有其特殊含意與否?
※李廣性格納口少言,與最後自殺的關係,有無連帶性?而廣的自殺,司馬遷著力費兩次筆墨,形容大家的不捨,司馬遷如何渲染李廣的傳奇,與他自己的情感介入?
※ 如何解釋豈非天哉?表達李廣對於自身命運的無奈?如何分不同的層次,看待李廣的自殺命運,時也、命也?因為李廣的自尊心,無法接受長史的「刀筆吏」心態,後輩苦苦相逼迫?將李廣自尊與長史(或衛青暗示?)的羞辱結合,成為李廣自殺的結果?此次又迷路,代表李廣軍隊的確沒有夠好的嚮導,回推志李廣本身治軍嚴明度的確不足?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