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知名作家琦君的作品細膩溫暖,多年來一直是中學教科書的必選內容,曾有人形容她「是18歲到80歲讀者的琦君」。琦君研究中心主任李瑞騰認為,儘管琦君故去了,但琦君研究才要剛開始!

曾在文化大學、中興大學以及中央大學授課的琦君,60多歲時,曾隨夫婿旅居美國多年,民國93年又與夫婿返台定居,中央大學中文系策畫成立「琦君研究中心」,是國內第一所大學為本土女作家成立研究中心。

琦君研究中心在94年底舉辦「琦君及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當時學者齊聚一堂,年近高齡九旬的琦君也出席開幕茶會。儘管地位備受尊敬,但琦君透露,她的心願是希望有機會再回學校作旁聽生,跟年輕人一起寫作。

作為台灣文壇的重要女作家,李瑞騰表示,琦君寫給親友的書信,字裡行間也透露出她對昔日念舊懷往的回憶,可與她創作的散文或小說相互應對,甚至也勾勒出琦君往來的人際關係網絡,正在籌劃中的「琦君書信集」將揭開琦君私下鮮為人知的一面。

李瑞騰說,琦君的文學作品多半從人與人情出發,在她散見四處的信件中,也能發現她溫柔單純的個性。例如琦君曾和一位小她四、五十歲的年輕編輯長期通信,除了公事溝通外,琦君也不忘關心對方生活,琦君總說自己年紀大了,睡不好也沒關係,但年輕人工作量大,不僅提醒這位編輯作息要正常,還掛念著對方母親身體不適,問候關懷的細膩心思隨處可見。

琦君在中央大學任教十多年,當年的大學生已經回到母校當上中文系教授。李瑞騰說,琦君親切的個性讓學生容易親近,首次舉行琦君研討會時,還有幾位闊別數十年的學生特地回校敘舊,只為了和琦君老師見一面。

李瑞騰表示,國內目前研究本土作家者不乏其人,但少有研究單一作家的研究中心,中大設置琦君研究中心後,希望推動台灣現代文學的閱讀與寫作,也期望成為全球華人社會獨一無二的琦君研究重鎮。

http://www.udn.com/2007/2/21/NEWS/READING/REA8/3734740.shtml



閱讀琦君 500封信寫下雋永真情

【聯合晚報/記者韓青秀/台北報導】 2007.02.21 04:47 pm


你曾經被琦君的文字深深感動嗎?琦君曾經寫信給你嗎?文壇著名作家琦君去年辭世,中央大學「琦君研究中心」發起徵集琦君書信活動,蒐集了近500封琦君與親友、讀者的通信,預計今年6月出版「琦君書信集」,讓廣大讀者再次回味琦君的細膩情感與雋永文筆。

創設「琦君研究中心」的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李瑞騰表示,琦君愛寫信,回信也勤,原因可以回溯自琦君的生長背景,由於琦君從小就是家中長輩的「代書」,經常代替不識字的母親讀信或寫信。「代書」不僅是琦君成長過程的一部分,也藉此參與了上一代家族的人生經歷與相處關係。

李瑞騰說,琦君個性溫和善良,處世謙虛有禮,常唯恐自己會對不起別人,因此只要是讀者寫信給她,琦君必定回信。例如,曾有位高雄讀者在報紙上看到琦君身體不適的新聞,熱心地寫信給她,希望提供治療藥方,兩人因此也往返通信了數十封。

李瑞騰表示,在國家文學館協助下,陸續蒐集了近500封的琦君書信,許多是來自琦君在文壇相交的文友提供,也有來自台灣、美國、新加坡等地的讀者提供,有人一拿就是八、九十封信,信中多半是琦君創作歷程的心情分享,或和文友討論交流古典文學的心得,更不時流露出對朋友近況的關懷。

不過李瑞騰也不諱言,徵求書信的過程遭遇不少的困難及遺憾,由於目前信件多半集中在琦君晚年的書信,當時客居美國的琦君,在信中透露了自己長年的寂寞,豐富情感洋溢於文字中,令許多提供者擔心公開私人信件內容是否妥當。據悉有位琦君的好友,至少保留了二、三百封的通信內容,但考量到信中提及個人隱私,至今仍不願意提供。

李瑞騰指出,琦君在去年6月過世,目前已規劃將出版「琦君書信集」 (暫名),以紀念琦君逝世一周年,希望讓琦君透過自己的文字,把她最真實的心境,完整呈現給支持她的讀者。他也呼籲有意提供琦君信件的讀者,可將書信原件或影本,擲寄到中大琦君研究中心。

http://www.udn.com/2007/2/21/NEWS/READING/REA8/3734741.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