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協助服務業發展,經濟部原本規劃成立「商業研究院」,但遭前經濟部長黃營杉否定;不過,在企業界力促成立的聲浪下,似乎再現生機。事實上,商業研究院之所以會有如此峰迴路轉的過程,與大家對其定位、期待,甚至認知存在相當程度差異有關。

最早,商業司長杜紫軍去年應邀在商業總會會員大會進行專題演講時指出:2006年開始成立、運作的商研院,各年營運費用將由經濟部來編列,2006年第一季將編列5,000萬元,後年增至1億元,將以工研院成功模式為範例,為商業界從事商業行為、營運模式的研究,爾後再「技轉」民間。因此,當時商業司的想法是將商業研究院定位為商業的「工研院」。

但商總理事長王令麟在闡述服務業產值與就業關係失衡問題時指出,服務業是外強內虛,政府的優惠和獎勵措施偏重高科技產業,如今年經濟部工業局預算單是科專計畫就有54億元,而商業司不含人事費的全部預算才15.6億元;目前積極籌設商業研究院,希望可以加速這個重要的產業升級。因此,商總的想法是寄望透過商業研究院的成立,提升服務業的產業發展。而前任經濟部黃部長所認知的商業研究院,卻是與學校的商學院或在職經營管理碩士班(EMBA)功能相當,因而認定商業研究院之籌設乃是疊床架屋。

目前據了解,商業研究院雛形已出爐;初步規劃五個研究所,包括消費與生活型態所、商業政策與社會影響所、商業國際發展所、經營模式創新所、商業科技應用所,以及研究單位還包含商業培訓中心與育成中心。

雖然商業研究院雛形已出,但仍無法釐清上述有關商業研究院定位的認知差異。以目前所規劃的商業研究院營運規模,實無法與工研院相類比;況且工研院也是特殊時代與背景下的產物,是否值得大力複製都仍有爭議。以其他國家的情形來看,絕大部分均由學校來扮演產業知識或技術創造者的角色,但由於台灣的大學既不允許衍生公司設立,教授實做技術對升等幫助也不大;因此,即便教育部或國科會、經濟部門大力鼓勵教授從事產學合作,真正有意願從事產學合作的名校教授仍屈指可數。

因此,過去廠商所需要的技術供給,工研院的確扮演著相當吃重的角色。但如今,隨著技術層次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前瞻,學校終究才是國家知識創造的根源。但目前別說產、學存在落差,就連學、研間的鴻溝亦不小。國外最常用來類比工研院的德國研究機構弗朗厚福(Fraunhofer),則由於其研究機構本身的主管及大部分研究人員便是由學校教授兼任,因此並無學、研落差的情形。

另外,以目前商業研究院所規劃的研究範疇來看,主要還是集中在經濟部主管的商業服務領域內;說實話,相對於其他服務業,經濟部所主管的批發零售等產業近年來的表現,不僅成長率、就業吸納、出口表現均遠勝於其他服務業,連鎖加盟甚至早已複製至其他國家。最該檢討的服務業恐怕不是商業服務,反而是那些仍有過多管制的服務業;當然其中也包括仍有大量財團法人存在的技術服務業,因而商業服務業成立是否會引起與民爭利,反而是新的疑慮。因此,若欲以商業研究院來解決台灣服務業的發展問題,有牛頭不對馬嘴的感覺。

還有,一個研究機構的成效,人才是最重要的關鍵。前一陣子,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柯承恩發生學校與中經院業務兩頭燒的現象,最後乃不得不放棄中經院院長職務;因此未來若商業研究院組成若由學校教授主導或兼任,是否真能全心,值得進一步思索。但若以商業公協會主導,又難以避免利益色彩,其所思考的層面將可能過於狹窄,是否能與整體政策相符?這同樣也是規劃時應考量到的問題。

http://mag.udn.com/mag/column/storypage.jsp?f_ART_ID=4743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