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鬧劇」談起

上週某日晚上與老友線上打招呼,述及915遊行後對方直截地說:「鬧劇該結束了」。個人從不同層面論述為何上街並非「鬧劇」,對方言:「知道你意思,現在改作文。」對於對方「冷靜」態度陷入無盡沉思,而決定寫下一己看法。

倒扁是「鬧劇」嗎?凱道上轉化為新社會運動的可能性

個人而言,某種程度上,是的。原因在:對於新新聞費若本、黃創夏等人過度樂觀以為屬於公民發聲的「第三部門」重新湧出,我不如此以為。雖然,目前台北活動似乎相對而言是平和的,但除「倒扁」之外,迄今尚未見到過去十三天來的凱道或台北車站前,發展出對台灣社會議題的關切與論述。相對而言,民主行動聯盟於中正廟舉辦「台灣社會季刊論壇」,聲音雖小,反而具有召喚關懷土地、社會議題情懷的反思能力。如果,反貪腐總部能於電視牆上撥放相關台灣社會底層關懷的紀錄片或電視製播節目,藉此活動徹底檢視台灣社會結構性困境,並舉辦論壇,提出解決問題的論述或辯論。如此一來將不致被窄化為「倒扁」的單一政治議題論述,而成為真正重新喚醒台灣公民意識的新社會運動。來到凱道參與靜坐群眾,以各種身分背景藉此舞台,試著敘說、書寫自身周遭所觀察到困境,電視牆播出引發大家對於台灣社會發展的省思跟思考。如此方能貼近人民生活共鳴,而不再只是政治面向的單一論題。

從靜默遊行與「天下圍攻」的「寧靜革命」可能性提出

毫無疑問,參與上週五夜晚遊行。當下心境是激動的,然而回到現實,我們依然要生活。請注意「生活」這兩字。沒錯,經過和平醫院時大家的確安靜下來,沒有聲音。然而除那一段外,915整夜的圍城街道上,盡皆是「阿扁下臺」相關口號呼喊聲。也許,行經街道住戶超過六成支持「倒扁」,然而仍然有三到四成民眾也許並不贊成這活動。更重要的,臺大醫院的病患也是病患,這十多日「靜坐」嚴重影響臺大醫院病患權利了。可能當日遊行經過住家中,也有不少已上年紀老先生太太,圍城之夜直到十二點都未能好眠。因此過度直接表達訴求,必然會招致極端不同意見者的反彈,這幾日南部衝突已經昭示此危機。既然921重返凱道保持全程靜默,那麼,反貪腐總部是否可考慮靜坐的「靜默力量」,除台上論述對未來台灣社會結構討論外,不再以重低音喇叭等「轟炸」總統府,其實轟炸了臺大醫院病患?十月十日「天下圍攻」更該考慮「靜默力量」,人民湧現台北街頭,舉「?」牌子讓全世界媒體見到這無比堅定的「沉默」力量?

對於高檢署查黑中心結案,與媒體報導司法結論的看法

近日對陳瑞仁檢察官何時結案,以及如何呈現「國務機要費」結案報告,市井傳言甚多。暫且不論謠傳「案子封存」等說法,個人以為此案件既已不是單純司法案件,而是政治案件,陳檢察官不論如何處理,報告書應詳盡說明何以如此處理此一敏感案件。更重要的,此報告應全面透明公開化。什麼意思?結案第二日甚至是當日晚報,媒體尤其是報紙應該負起「詳實」責任,一字不漏地以特刊全版,全文刊登陳檢察官的結案報告書。也許因立場不同,各媒體解讀有所不同,例如9月7日對外報告的「潛在性被告」一語。那麼,結案報告應當完整地呈現於國人面前,讓國人有自己完整看到全文機會,再比對媒體見解,才有一己的看法,此應為負責任媒體屆時應做到的工作。

校園民主重新綻放的可能

從「罷工」被提起開始,即有學生響應而進一步提出「罷課」,個人並不贊成。理由在於,目前司法調查程序尚未宣告「國務機要費」實質進入犯罪事實的爭辯。學生在校園中表達對於政治或時局的方法極多,例如網路信件宣傳,與學校影印傳單散發方式。如果,身為學生的妳(你)真要響應「反貪腐」活動,除了茶餘飯後閒聊外,能否拿出一己行動?既然可拿出一百元捐給施明德「反貪腐」,當然也可以拿出五十元,自己寫一篇關於此一事件看法的文章,或者以電子信件寄到認識朋友的電子信箱中(當然最好標題註明文章具有爭議性,提醒收到信件朋友自行決定要不要看下去),或者拿去影印店影印後散發到校園信箱看板,廣為流通,引發討論,而這樣的文章若寫得好,當然更歡迎其他看到的朋友們再拿五十元拿去複印,廣為流傳。甚至,可以將文章論述直接散發到家家戶戶的信箱中。這樣,不也是「遍地開花」?這樣的論述討論,可以不只針對「國務機要費」與「反貪腐」,更可以拉大討論台灣與國際社會的相關公共議題,例如昨日中國時報報導921中寮地區的再生與困境、李家同提醒蘇丹達富地區內戰悲懷等議題。生長於台灣的我們,該好好看看生活週遭發生的一切問題,思索怎樣讓台灣的未來更好了。「學生運動」未必要透過外顯的熱鬧形式,若能在「紙筆」與網路公共論壇重新燃起公共議題的理性論爭可能,也是台灣之福。

為文至此,盼望能激起小小浪花,讓關心此一議題的人們,得有更多思索與討論空間、與方法。

【附註】若您支持本文看法,歡迎立即行動,複印本文或者自己寫相關論述文章之後,流傳到您附近的大學校園之內、或者直接送到居家住戶信箱,這樣,力量才不會侷限在凱道,而真正的「遍地開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