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九八六年菲律賓「黃色革命」非暴力的推倒馬可仕之後,從二○○三年開始,又有喬治亞的玫瑰色革命、烏克蘭的橙色革命、吉爾吉斯的黃色革命等等。倒扁總部無疑是想在台灣複製一場紅色的「顏色革命」,但幾可斷定,這場運動絕對不會成功。

「顏色革命」有三個共同特點:

第一,它們全都發生在雖然表面上有民主選舉,卻實質處於某一黨派或個人長期威權統治的國家。菲律賓的馬可士不用說,中亞三小國的領導人都是前蘇聯官員,他們都在民主的制度下實行「反自由主義」(illiberalism)。

第二,它們都是被一場不公平的選舉引爆。菲律賓是因為馬可仕在總統大選中做票,喬治亞是因為總統謝瓦納澤的政黨在國會選舉時舞弊,烏克蘭是因為反對派總統候選人尤先科堅持不認同選舉結果,吉爾吉斯也是因為國會選舉舞弊。

第三,在大規模社會失序後,例如民眾衝擊政府機關、搶佔電台、扣押獨裁政府的領導成員,軍方有重要人士積極地倒戈投向反對派,或消極地拒絕接受政府當局維持秩序的指令。前者如菲律賓當時的參謀總長羅慕斯,後者則如喬治亞的國防部長,以及烏克蘭的國家安全部。我們或許可以說,「顏色革命」必須是「街頭」與「軍營」的裡應外合才有可能成功。

第一個特點決定了民眾需不需要用群眾運動的方式讓領導人下台。在這些國家,這似乎是唯一的選擇,因為雖然有選舉,統治者卻可以系統性的用控制媒體和打壓反對派的方法操弄選舉制度,永遠執政。

第二個特點決定「顏色革命」得以成功的時機。這些國家的統治者在表面上都是透過競爭而取得職務。如果當時的競爭被認為是公平的,反對派就很難在選舉失敗之後,再發動一場競爭迫使他下台。不管反對派持的是什麼理由,也不管反對派宣稱自己是如何超越黨派,都很容易被認為是輸不起的一方在破壞選舉結果。這就是為什麼「顏色革命」都是在不公平的大選之後立刻發生。

第三個特點決定了「顏色革命」是和平收場,還是以軍事鎮壓作結束。這些國家軍隊的效忠對象是統治者個人而不是制度。唯有軍隊放棄了統治者,「街頭」與「軍營」裏應外合,「顏色革命」才能保有非暴力的特質。

讓我們回頭看看「顏色革命」是否適用於台灣。

首先要問的當然是,台灣到底是不是一個民主國家,台灣人是否除了發動群眾運動之外,無法讓阿扁下台?這當然不是事實。根據美國「自由之家」最近評比,台灣的民主程度與美國同列第一等級,比日本和韓國還高一等。阿扁的上台是出於公平的選舉,他可以被罷免、彈劾,他也不可能像菲律賓的馬可仕那樣,想方設法讓自己無限連任。所有台灣人也都相信,不管阿扁的貪腐是真是假,一年半以後他都得走路。所以儘管倒扁人士聲嘶力竭,新聞台報導得好似峰火連天,台北市的街頭卻依然車水馬龍和歌舞昇平,而這是在所有發生「顏色革命」的國家都不會有的現象。

倒扁陣營唯一成功的機會,當是在三二○大選之後,以選舉不公為由立刻逼阿扁下台。但儘管當時幾場大遊行人數都不輸現在,結果也是由法院說了算。如果能對阿扁提出根本挑戰的機會都不能成事,現在回頭再搞又能如何?

倒扁陣營或可考慮用暴力手法製造大規模的社會失序,來促成「街頭」與「軍營」的裡應外合,但他們既不打算這麼做,也沒有這個能力。三二○大選之後,藍營曾號召軍人上街頭或將領辭職,但沒有任何一個軍人接受號召。當時的暴力也只集中在示威現場,警方控制得相當輕易。事實證明,台灣民主已有一定的強固性來抵擋體制外的挑戰,如果陳總統堅持不下台,倒扁運動完全無計可施。

果真如此,那麼倒扁運動的領導人就應該思考怎麼收場,而不是不負責任的宣稱「絕對沒有退場機制」。反過來看,民進黨的領導人們也不必急著誓死保皇或攻擊對手,徒然傷害黨的形象。因為各種民調都指出,雖然願意參與倒扁運動的民眾只有百分之五左右,希望阿扁下台的民眾卻都超過百分之五十。

面對一場不可能成事但確實有廣大群眾基礎的運動,沈默、反省、謙卑才是正確的道路。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4+112006091200314,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guHistoryAlumni 的頭像
    FguHistoryAlumni

    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系友會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