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人與自然環境、動物接觸的頻率愈增、鄉村快速都市化的衛生條件不足、全球化便捷交通網絡及科技檢測微生物的長足進步,新滋生傳染病的應運而增,已是威脅人類健康的最嚴重公共衛生問題,即一國/地的傳染病流行若未及時控制,可能波及全球;傳染病已不再是社經、教育落後處人民的健康問題,因此有效預防與控制傳染病的專業智能,已成各先進國衛生領導人必備條件。顯然地,未來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領導人的公共衛生理念、往昔的衛生貢獻、傳染病的專業素養與宏觀識見及在壓力下仍能以專業和人文關懷超越政治框架,將是全球公共衛生界所引領期盼的。

一九九七年香港爆發禽流感H5N1六人死亡,研究發現此病毒的血球凝集素基因來自廣東,其他七段基因來自綠頭鴨與鵪鶉,顯示禽流感病毒可以直接感染人,未必需經中間宿主豬的基因重組才傳播至人,自此先進國積極推動禽流感的流行病學研究。迄今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蔓延愈廣,感染人的病例數仍續升,未接觸活/死禽的病例及輕症病例數也趨增,再再顯示傳染病的防治實有必要經由國際組織,以人道關懷與專業協助,進行跨國合作。

誠然,我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曾協助備製天花疫苗與撲滅瘧疾。惜一九七一年之後,已是地球村的防疫孤兒,於二○○三年SARS流行時,政治束縛下防疫效率不彰,尤其沒有海峽兩岸聯合防疫的正式管道,一旦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適應人群的快速傳播出現,勢必有賴疫情國及早告知與世衛組織的坦誠支援。

綜言之,禽流感等新滋生傳染病對全球的未來威脅不容忽視,如何速效控制為世衛組織未來領航人的挑戰與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國雖遭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多年排拒於外,但仍應秉利己利人精神,恪守國際衛生義務,積極培養傳染病防治的領導人才,以促進全球健康福祉。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4+112006082100235,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