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去一位台商的飯局,走進了北京東四十條附近的一個大院,飯館就在這個大院裡頭。一進大院往左、右兩旁一看,就看到了一個個和一般中國古式建築物不太一樣的房子,打聽之下,這是明清時期的皇家糧倉,據說改革開放之前還是北京人憑糧票、油票領取生活必需品的所在;之後,皇家糧倉好像就在人間蒸發,沒再聽人提起過。現在把糧倉整理出來,部分還原糧倉原貌,部分則開起了各國不同情調的餐廳。既拚文化,也拚經濟。

歷經幾十年的反右運動、文化大革命,大陸許多古蹟已消失在歷史視線中,就光是以北京最為著名的城門、牌樓來說,一九四九之後,朝陽門、建國門、地安門、廣渠門等一個接著一個的遭到拆除。西單地名來源的「西單牌樓」也早已不見;同樣的,現在在東單也看不到「東單牌樓」了。那段時間拆除古蹟可真是「如火如荼」。中國傳統文化就在打倒孔家店、破四舊、城市建設行動中式微,硬體破壞了許多,軟體遭到毀損的程度也令人浩嘆。

皇家糧倉 起死回生

幾年前一位五十多歲的北京朋友到台灣停留了一段時間,之後在北京重逢時他告訴我,「台灣比北京還中國!」我納悶的問他,「就算拆了很多,可是北京的古蹟還是不少,元朝城牆、長城、前門、雍和宮、天壇、世界最早天文台之一的明代古觀象台,保存得也還算不錯,這些具有中國特色的古蹟,台灣可都沒有呢!」

「台灣是比較沒有這些古蹟,但台灣人搭捷運、公車都自動排隊,對人說話都客客氣氣,請、謝謝、對不起、不好意思老掛在嘴邊,公共場所講電話不會大聲嚷嚷,甚至還會摀著嘴講,這些可都比北京人好多了!」儘管這些說法未必會受到部分台灣人的認同,理由是這是台灣文化,不是中國文化,但我的這位朋友說出了對文化保存深一層的意思。

前兩天跟這位朋友再度聚會,他還是覺得台灣比北京中國得多,但一聊起皇家糧倉,他倒也稱許這些讓古蹟重新面對世人的做法。

早幾年北京市為了城區建設大片大片的拆除老胡同,但拆到曹雪芹故居就碰到了保留好還是拆除好的爭論,這是在過去不可能出現的情況,拆就拆了唄!再放眼望去,故宮太和殿及金鑾寶殿、天壇祈年殿、頤和園等,都在逐一整建修復,陸續都將以嶄新原貌站在千百年來堅守的土地上。

古蹟重整 彌補過錯

不光只是北京,在贛南、閩西、粵東,我們還看到代表客家文化的圍樓完整保存著,且還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在大陸,孔子研究重新成為顯學,並且在全球贈送孔子塑像,光是山東送到全世界各地的孔子像就多到難以數計,而這項活動的目的則是喚回儒家文化。稀有的水書、東巴文,都在準備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工程」。

不管是為了拚文化,還是拚經濟,甚至還是為了拚統戰,至少,他們正在彌補過去的錯誤,追回過去所失去的。回頭看看台灣,連「罄竹難書」、音容「苑」在等錯誤都還可以硬拗,明顯的缺乏面對真實的勇氣。

在台灣政治氛圍之下,不只是政治人物談政治,市井小民聊起政治也能侃侃而談。這些或許都未必是壞事,只是當政治的口水淹沒了所有的其他,那就是一種停滯了。余秋雨感嘆,「台灣社會的視線開始轉移,和文化人在一起談的都是政治話題,文化顯得不重要了,甚至成了政治的工具。」令他眼睛為之一亮的台灣文化「正漸漸消失」。只是,余秋雨的感嘆,在台灣感動了幾個人呢?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5+112006082100070,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