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書店、圖書館裡,許多兒童依偎在媽媽身邊看書、聽故事,甜蜜的情景總令旁觀者感到溫馨。也因此,閱讀,尤其讀繪本,常被認為是中產幸福家庭所從事的活動。近些年來,許多志工開始關注偏遠地區、原住民社區孩子的閱讀,育幼院、少年觀護所,亦都漸漸有閱讀資源進入。

今年,【開卷】舉辦的「啟蒙假期」閱讀活動,在金車教育基金會的贊助,以及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的居間安排下,特邀台中小大繪本館和雲林故事人兩個故事團體,利用暑假期間,到台中光音育幼院和西螺信義育幼院,帶領院裡的孩子閱讀。看著孩子因故事而接近書本、因故事而臉上洋溢快樂,證明了閱讀絕非特定階層的專屬。

目前台灣各地的育幼院多收容受虐、遭遺棄,或有多重障礙的失依孩童。由於他們多身負創傷,我們在紀錄這次帶讀活動時,也力求謹慎。信義育幼院為保護孩子的隱私,婉拒採訪;光音育幼院同意採訪,但也要求不讓孩子的正面照片曝光。

光音育幼院的歷史十分悠久,民國39年就已開辦。院裡有一般育幼院少有的偌大庭院,幾棵老榕錯落其間,還有籃球場、腳踏車道,各項設備齊全。光音採家庭制,院內一幢幢獨立的水泥屋,每間屋子是一個「家庭」,住著年齡相近的十來個孩子。孩子們禮貌周到,見到大人一定道「老師好」。

帶讀活動在光音堂舉行,共舉行3次。因為是初次嘗試,帶讀對象鎖定國小學童。小大繪本館的故事媽媽設計了3個主題,分別是:從《綠尾巴的老鼠》(道聲)到李歐.李奧尼的繪本;從《紅色的書》(小魯)到各種無字繪本;從《百步蛇的新娘》(信誼)到台灣民間故事。每次活動分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由故事媽媽輪流上台講故事。第二階段由孩子自行從書箱裡挑一本書,年級稍大一點的可以自己閱讀,小一點的則讓故事媽媽一對一、或一對二為他們讀書。此時,依偎在故事媽媽身邊的孩子,幸福、專注,享受極了。

第三階段則是延伸的美勞活動,故事媽媽帶著孩子做小老鼠、做紙編原住民頭飾,孩子多能專注地動手做。而帶讀無字書主題時,故事媽媽則帶著孩子在無字書《挖土機年年做響》(和英)中,大玩尋寶遊戲,孩子們輪流上台,在該書12個月份的圖畫中比賽誰先發現到別人沒看到的細節。孩子們玩得十分盡興,也從日常規矩中適度解放,嘻笑聲不斷,一位聽障的孩子也終於可以參與其中,上台搶著挖寶。

在光音,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藏書,多是外界捐贈的二手書,但孩子們普遍缺乏閱讀的熱情,和專人帶讀的效果差很多。副院長陳彥伯有感而發地說:「真應該把我們的老師送到小大繪本館去訓練。」尤其第二階段一對一的帶讀,更讓他感慨良深,他說育幼院的孩子不像一般孩子有爸媽可依附,但在一對一的共讀中,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對人的信心和親近感。

院童們對閱讀的反應,其實和一般孩子無異。他們被故事吸引,會從書箱中拿出故事媽媽朗讀過的書再讀一遍。他們對圖像特別敏感,一位低年級的孩子指著《喂,下車》(遠流)內頁和封面的火車,很神氣地說兩輛火車一模一樣。他們具有好奇心和想像力,一位3年級孩子借了一本日文繪本請故事媽媽讀,說他想聽聽日文的聲音。他們更懂得自我挑戰,有個孩子一邊用小手指一字一字地觸摸著文字,一邊輕聲細讀,有些吃力,但也以這樣的方式唸完了好幾本書。當故事媽媽問孩子們今天讀了幾本書,他們用力伸出手比劃著,5本算是最少的。當然,也有還不習慣與人分享閱讀的孩子,一位約莫4年級的孩子,讀了幾米的《森林裡的祕密》(大塊)後,靦腆地告訴記者,他並不喜歡聽故事。

這裡的孩子當然比正常家庭的孩子缺少信心,和故事媽媽互動時,聲音鮮少響亮,團體生活的紀律也讓他們不似一般孩子,可以一面聽故事、一面自由擺動身體。當孩子們知道3次的帶讀活動已結束,都流露驚訝、不捨,卻沒有人主動要求故事媽媽再來,直到教保組劉主任帶著大家以「愛的鼓勵」掌聲表達感謝,才道出孩子們的盼望。

一位小女孩要求記者不要在報上登出她的照片,「因為同學會看到。」簡單一句話,道出這裡的孩子所面臨的生命課題多麼艱難,莫怪普遍來講,他們在學校裡學習意願不高。閱讀應是改變他們學習困境的機會,而且越小開始越好。

不習慣閱讀的孩子,慢慢進入書的世界

西螺鎮信義育幼院此次參與「啟蒙假期」活動,由「雲林故事人」的故事媽媽到院裡帶孩子閱讀。

3次帶讀活動共分兩組進行,1﹣3年級組以《綠尾巴的老鼠》為主題,除了故事分享,故事媽媽還帶著10歲不到的孩子演了一齣襪子偶戲。4﹣6年級組則讀了《遇見靈熊》、《百步蛇的新娘》等書,有4位院童寫下了他們的讀書心得,參加開卷舉辦的徵文。

每年暑假,信義育幼院都會邀請附近社區的小朋友到院裡來玩,今年來訪的小朋友便也參加了最後一次的帶讀活動,和信義的孩子一起閱讀、畫畫,一起說自己的故事。

雲林故事人的故事媽媽葉沛涵說,孩子們還不習慣閱讀,活動中顯得專注力稍弱,但她感覺得到:「孩子們是需要我們去的。」未來,他們每周都會再去為孩子講故事,讓他們慢慢進入書的世界。等孩子們「上癮了」,她相信:「明年此時,他們一定很不一樣。」

故事媽媽,在孩子身上看到希望

此次協助育幼院帶讀的小大繪本館及雲林故事人,都是長期引領孩子進入閱讀世界的故事團體。他們犧牲自己的時間,為在地孩子辦讀書會、設置圖書館,到偏遠地區為原住民孩子講故事,也培訓更多故事媽媽為孩子服務。這樣的故事團體在台灣各地越來越多,十餘年來,已形成一股溫柔的社會力,她們默默地奉獻,也在孩子身上看到希望。

奉獻也同時是犧牲,為了抽出時間到光音育幼院,小大成員廖美玲將自己的兩個孩子送到游泳池,讓他們游一上午的泳,等帶讀活動結束才匆匆趕去接回孩子。然而如同雲林故事人的林美慧,感性地對【開卷】說:「我們從來不覺得辛苦,反而要感謝有為這群孩子付出的機會!」

在光音的最後一次帶讀活動中,小大的故事媽媽們打著水藍色領巾,一字排開在孩子面前,她們深深一鞠躬,向孩子們說:「謝謝你們願意聽我們說故事。」在孩子面前彎下身來的故事媽媽,展現的是多麼難能可貴的品格啊。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303+112006082000319,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guHistoryAlumni 的頭像
    FguHistoryAlumni

    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系友會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