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雅虎拍賣公布對賣家的收費策略,不禁讓人反省過去網路大夢編織的美麗境界:人民點對點的傳送資訊與溝通,讓政治行動有集結的可能性,可以藉由不同的網路平台集結與動員;得以顛覆資本主義市場的運作模式……,但是這些樂觀的想像是可預期的嗎?

雅虎拍賣的收費,透露了很多網路社會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其一,過去我們認為C2C的模式是一個顛覆資本主義運作的模式;但目前看來不然。雅虎拍賣的每一個賣家像是夜市的攤販或小吃店,自己找貨批,與買家討價還價,不用開統一發票;但是夜市本身也是有租金,小吃店營業狀況良好一樣會被國稅局盯上,所以網路平台除了扮演房東、中間商、大地主的角色外,國稅局照樣課稅增加國家財源,這也是台灣雅虎較日本雅虎隱蔽的原因。日本雖然收費五%,但是政府不另外課稅,於是,市場越大,使用者愈是被扒了多層皮。

第二,由於雅虎拍賣可能涉嫌違反公平交易法形成壟斷獨佔,如果目前公司行為「不當定價」,依據台灣公平交易法的規定,獨佔事業若有濫用市場地位的行為,最高可處行為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並科新台幣一億元以下罰金。但是,台灣雅虎洪經理對外公開表示,該公司不會有違法的疑慮,所以促成調漲價格之前這一事實,該公司顯然已經對可能觸法有過瞭解,日後如果公平交易委員會認定違法,台灣雅虎在動機上則是意圖或蓄意,所以應予以嚴懲。此外,由美國雅虎目前選擇不收費的的經營方式可以明瞭,對賣家收費並不是唯一的公司策略。

第三,網路雖然具有分散性的架構與力量,藉以產生驚人的社會溝通、商業交易、政治行動方式等,然而也由於是分散式的,網友的力量也面臨是分散、不容易集結的問題,最後出現網絡個人主義的溝通型態。如果這是一個未來社會可能的溝通模式,個人「不主動」進行參與和維持時,個人是不是會被排除在網路社會之外呢?因此,勢必會捲起另一波對於網路社群工會的反省。「反Yahoo!雅虎拍賣協會」是一個目前正在成形的串連,不過之後的組織能力與爆發力猶待觀察。

第四,台灣雅虎拍賣面臨的是即將與eBay成立拍賣網站的PChome的虎視眈眈,由於該網站不收刊登費以及手續費,的確會吸引一些賣家上網登錄,但也由於過去網友對其平台多所抱怨,除了增強平台的服務功能外,PChome更研擬相關的名譽制度轉換方式,試圖將雅虎拍賣的計算方式,納入新的移民政策中,如此,應該可以吸引某些不舒服的網友。基本上,個人在網路上的身份建構主要有兩個來源,認同物與認同風格,認同物指的是一些網路上可供辨認的個人基本資料、暱稱等等,認同風格指的是網友在網路上行動的這個事實所建構出來的個人風格,名譽制度的轉換機制正好可以將這些抽象的概念具體化。

當個人的網路身份認定可以由不同名譽制度轉換,背後彰顯的意義是,網路社會中的個人身份建立,可以由不同的社群機制來確認,譬如網友在社會運動社群的評價、電腦技術社群的評價、旅遊休閒社群的評價等等,如果這些不同社群皆有自己名譽制度,相同的社群之間有一個名譽制度轉換的過程,藉由這些系統所建構出來的個人身份,將進一步改變現有的溝通型態與交易形式,深化與豐富網路社會的內容。

台灣雅虎的事件可以窺見網路社會已經與真實社會緊密結合,網路社會無法也不能避免的入侵我們的生活,這個演化仍在持續進行中,我們應持續觀察與掌握,看清楚其發展面貌並且監督與反省,期待藉由不同事件發生,讓個人以至於社會擁有反省網路社會能力的機會。

(作者為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4+112006080800334,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